第62章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作品:《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蓝田大营。


    屠睢将北境一线的信息统合在了一起,打算今日回归咸阳。


    北境就要下雪了。


    今年战事就此结束了。


    辽东战报刚刚已经抵达。


    东北诸郡的抗胡热潮超出了他的预料。


    屠睢面色涨红,他知道,胜负已定。


    十万士卒要是守不住,那辽西郡尉的人头就别要了。


    长年征战,敏锐的直觉告诉他,李信应该已经驰援北境。


    现在就等六天后的确切战报。


    “将军,东工工坊又出了个新玩意!”


    屠睢挑了挑眉,问道:“与战阵有关?”


    “您一看便知。”


    屠睢御马来到东工工坊,这里已经在扩建了。


    并且开始修筑一道内城墙。


    日夜有人防守,为的就是严守其中的秘密。


    入口处加了多道岗哨,连屠睢这位太尉,都要核验身份。


    “老墨匠,听说你又搞了个新玩意?”


    老墨匠看着屠睢一身深红常服,有些纳闷,“战事结束了?”


    屠睢点了点头,“对老夫来说战事已经结束了。”


    老墨匠笑了笑,依旧把玩着手中那如同棒槌一样的东西。


    “来!你来看看!”


    他将那东西递给了屠睢。


    “如何用?”


    “小孔放眼睛上!”


    屠睢将那小孔对准眼睛,然后便看到了一个大脑袋,吓得差点没将那东西扔了。


    “莫不是戏耍老夫!”


    说完,他便将那东西往桌子上一扔,打算离开。


    听说后院那处田里建起了水晶温室,他倒是想去长长见识。


    “哎呀!谁让你对着老夫看了!看远处!”


    屠睢瞥了老墨匠一眼,然后看向那东西,打算再相信他一次。


    ……


    咸阳大殿中。


    始皇帝坐在主位上,看着堂下群臣的议论。


    他们在争论各项新技术的归属问题。


    谁都想独占。


    新的农具、玻璃、还有造纸、印刷,随着收到越来越多的日常技术,秦始皇也开始头疼。


    这些东西他想要尽快推广开来,改变大秦的财政状况。


    “陛下,臣觉得,技艺仍要归少府所有!不可轻易外泄!”


    “这些技艺都是改变大秦的东西,归了少府,让大秦如何改变!要说老夫说得归治粟内史管理!”


    ……


    众人争论不休,看样子是争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斯卿,你是何意思?”


    这些日子李斯的心情似乎很不错,精神头比刚回咸阳要时焕发不少。


    “臣以为议论这些事物归属,不如先订律法。”


    秦始皇点了点头,后世带来的东西繁多,每一件又无比重要,这对于大秦来说是一种从未见到过的情况,没有律令可以照搬。


    “廷尉府人手可还够用?”


    李斯面露为难,够不够用您还不知道吗?


    “臣会分出些心力来。”


    秦始皇点了点头,假装没有看到他那为难的表情。


    廷尉府在依照后世之律,制定适合当前大秦的新律,人手紧缺。


    这几天李斯已经请见好几次了,旁敲侧击的要人,始皇帝无奈,将蒙毅派了过去。


    看这样子,依旧忙不过来。


    “陛下,太尉归咸阳了!”


    大殿外,一白首老人穿着朝服手捧托盘拾阶而上。


    上面有几本小册子,和一个棒槌一样的东西。


    “陛下!臣有奏!”


    秦始皇站了起来,看着屠睢那激动的表情,快速走下台阶。


    “睢卿!快快起来,可是东北战事已止!”


    屠睢点了点头,然后便看到秦始皇已经拿起了那根神奇的望远镜,放到了眼上。


    “果然如那后生所说,这东西能将远物拉到面前。


    没想到老墨匠这么快就将无色玻璃造了出来!”


    屠睢嘴角抽了抽,“陛下,这是用水晶打磨而成,老墨匠言无色玻璃仍需时日。”


    “哦?不是无色玻璃。”


    秦始皇兴致有些缺缺,水晶的成本太高,这玩意无法批量装备了。


    他便又拿起了那本小册子。


    上面记录了前方战事的情报,大多他已知晓。


    一直翻到最后一页,他才看到最新的加急战报。


    “东北诸郡黔首!竟然如此行事!”


    秦始皇面色凝重。


    “陛下,此战人心已定。”


    秦始皇漠然,他拿起那本捐纳记录的小册子,一页页仔细观看。


    良久,他才看到最后一眼,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哈哈哈!诸位,传阅此册!”


    秦始皇让屠睢先落座。


    然后命人将那张地图桌抬上来。


    人心向背,此时已经显露。


    东北诸郡经此一战,民心可尽归于秦!


    相比于战争的胜败,秦始皇更在意的是人心的归属。


    “北境!北境为什么离咸阳如此遥远!”


    他有些激动,神情出现了难以自持的状态。


    双手扶着那桌子,身体不住颤抖。


    看过那捐纳册子的大臣顿时泪洒当场。


    “大秦!大秦必将兴盛!”


    在场的人神情都很激动。


    屠睢则看到位于中央的始皇帝似乎有些不对劲。


    他连忙起身,来到近前。


    “陛下!东北战事,胜败尚未有定论,还需耐心等待!”


    李斯看过那册子,心神激荡。


    他抬头,看见秦始皇神态异常,也急忙走上前来。


    “陛下,你怎么了!”


    王绾抹了抹眼角泪水,看到场中的李斯和屠睢都围着秦始皇,也离开了坐席。


    “陛下,不可过激!”


    王绾近前,轻声呼喝,似乎让秦始皇激动的神情有了些好转。


    秦始皇脸色涨红,良久才吐出一口浊气。


    他看了看周围三位重臣,眼圈发红。


    几人都有些担忧,神色尽是关切。


    “陛下,可要传太医?”


    秦始皇摇了摇头,声音嘶哑,“朕身体不适,诸位大臣,可先行散去!”


    众臣纷纷告退,只有三公九卿,仍未散去。


    良久,秦始皇才终于平复了激动的心情。


    自从泰山封禅,接连的事情压在心头,从未有过一丝畅快。


    这些日子,他的压力太大了,猛然松弛了一些,心情便有些难以控制。


    “诸位,这几日商议东北诸郡的赏赐事宜,以及长春新郡设立之事。”


    那后世小子一直所提的人民的力量,他终于算是体会到了。


    民心,民意。


    李斯拿着那本小册子,神色有些怅然,“老师曾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不曾想今日才算真正理解此句。”


    周围人皆都不知该如何言语。


    这次的事情,似乎让他们找到了大秦的方向。


    “荀卿,当为帝师!”


    秦始皇感慨一句,然后看向东北大片的土地。


    “奉常!今年祭祀之物多准备一些。”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