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人生需要承载

作品:《大汉永存

    在充满庄重和敬畏的氛围中,西汉的太子刘据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必然是西汉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是对刘氏家族统治的进一步确认,更是历史不曾存在的一幕,算是开天辟地,因为历史上,这一年,刘据死了,更不曾当皇帝。


    他的上位更意味着刘瀚这个穿越者已经扭转乾坤,改变历史了,其实他一直在改变,比如两战河西的杀敌数,比如漠北之战的收获,又比如霍去病去世的时间,还有南越的灭亡,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他的存在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只是这一次改变是最大的,因为巫蛊之祸影响太大了。


    在历史上,巫蛊之祸对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严重打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阶段,甚至动摇了西汉王朝的执政基础,成为了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代表事件。


    巫蛊之乱发生之后,前后将近四十万人收到牵连,一时人人自危,汉武帝的权威和信任大大受到挑战。


    戾太子刘据的自杀让汉武帝多年培养的接班人计划落空,刘氏接班人大量受牵连,朝中大臣也多受诛连,导致后来的霍光专权。


    巫蛊之祸后不久,汉武帝被迫下达轮台罪己诏,开始反思挑战其执政策略,减少军事行动而将注意力更多转向“富民”……


    可这一切,如今都改变了,大汉只会更加强大。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十月初三,大吉。


    彭祖,癸不词讼,理弱敌强,卯不穿井,水泉不香。胎神,房床门房内南。


    星宿,南方井木扦,是吉,五行,金箔金执执位。冲煞兔日冲鸡(丁酉)煞西……


    宜动土、升迁、婚假、采纳、出行、祭祀……


    未央宫前的石阶上,群臣肃立,气氛庄重。


    微风穿过冕旒的珠玉之声,刘据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他身穿黑紫色的冕服,腰间束着金丝玉带,头戴通天冕冠,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卫子夫在万众瞩目中,将手中的玉玺郑重的递给了这位新的皇帝。


    卫子夫看着接过玉玺的刘据,几度流泪,五味杂陈,是开心,是欣慰,也是心疼,还有痛苦,也有一丝彷徨……


    这一步太难太难了,弄不好就是人头滚滚,现在他们算是成功了,她终于将代表皇权的玉玺递给了刘据。


    本来应该是汉武帝亲自给的,但他怎么可能愿意这么做?刘据也没有胆子把他从甘泉宫放出来。


    这要是放出来,汉武帝在这大殿上说一些话,估计群臣有一半得倒戈,只因为他是汉武帝,统领大汉5年,是大汉在位最长,最有影响力的帝王。


    故而只能由卫子夫代劳了,从今天开始,她就是大汉皇太后了。


    下面的百官或许有觉得奇怪的,但也不敢跳出去了,毕竟汉武帝今年都66岁了,比起历代帝王,他都是非常长寿的了,活不多久了。


    太子,不应该说新皇帝的说法是父皇病重,已经下不了床了,所以这登基大典只能让卫子夫代劳了。


    刘瀚不止一次看过玉玺,那看似只是一块普通的玉,它却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传国玉玺为华夏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被视为王朝正统的象征。


    秦王统一天下,称始皇帝,命李斯用篆文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双边(内边线较细、外边线较粗)。


    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这一玉玺,是华夏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秦王子婴元年(前2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归汉。


    只是几番辗转,彻底遗失掉了,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


    继而北伐,蒙元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


    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刘据接过玉玺,紧紧地握住,仿佛在感受这份重任的重量。


    “呜呜呜!”嘹亮的号角,“咚咚咚!”幽远的鼓声,似乎能传遍整个长安城。


    随后,一队身着华丽礼服的导引官引导刘据走向未央宫的大殿。


    他们的步伐缓慢而坚定,犹如一首庄严的赞歌。


    大殿内,百官齐声山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动云霄,似乎传达了汉朝臣民对刘据的敬仰与忠诚。


    刘据在龙椅上坐下,接受百官的朝贺,他虽然年轻,但已具备了明智与果决的品质。


    他知道,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一份重大的责任,这个责任,他将以智慧和勇气去承担,以造福天下。


    最重要的是,他有太傅呀!


    他看向左下方的刘瀚,目光透露坚定,他们会像是姜子牙和姬昌一般,君臣相和谐,成为千古典范……


    此时,天边云卷云舒,霞光万道,仿佛是上天对刘据登基的最好祝福。


    新的一页已经翻开,一个全新的汉朝时代即将开始,而刘瀚,就是那个开启新纪元的人……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长安不远处,骊山北麓,一个地宫的小殿中,一盏盏灯,不大不小,一共14盏,火焰不高不低,不紧不慢的燃烧着。


    中间是一个也两人高,直径大概是4米的丹炉,用青铜器做成的,外壁有些地方泛着红色。


    有四个人,来到这地宫中了,赵兰、阿依妹、‘光头强’,还有被捆绑帮着,嘴中塞入布条的舒雨竹。


    赵兰今年四十多岁了,没有那么显老,但还是有皱纹了,她早就不是初代了,没有那么久的寿命,他慢慢拿出舒雨竹口中的布。


    “这一路上,真是辛苦你了,刘瀚追得够紧的,差点被他的人追上,他倒是真在乎你,把你安排到密室中了,可惜呀,你心软了。”


    “你要干什么,练长生药?”似乎猜测什么,舒雨竹眼中微微闪过恐惧,随即镇定了下来,“你都近乎永生了,要来干啥?”


    “我不想眼睛一闭一睁开,百年,甚至几百年就过去了,没有意思,谁不想在这世间多玩会儿?”


    赵兰说着,用手指一点点的撕下舒雨竹的那些装扮,露出里面娇嫩的肌肤,即使有暗中看过的阿依妹也是眼神充满羡慕和吃惊。


    “你看看,你都四十多了吧,比我还大,过些年估计5了,可这肌肤,就跟18岁小姑娘一般,怪不得你的老情人这么喜欢你,一个女子,谁不想要这样的肌肤?”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摸舒雨竹的肌肤,仿佛抚摸着稀世珍宝。


    “所以,这是你背叛侯爷的理由?”舒雨竹眼神越过她,看向了一旁的阿依妹。


    “我只是想和他更长久的在一起,相信他会原谅我的,他不是说爱我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永远在一起?”舒雨竹笑了,那是嘲笑,“你是为了和他永远在一起吗?你只是为了自己自私的欲望,你想长生吧,就别打着爱的口号了,恶心,你懂得他要做什么吗?你又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吗?”


    舒雨竹说着,指着赵兰,怒骂道:“你们明明已经早就穿越过来了,可以加快历史进程,可以改变很多,偏偏不做,反而维护所谓的历史,都想当易小川,可笑,穿越本身就改变了历史,我们走过的路就是历史,为了虚无缥缈的长生,便打着维护历史的旗号,看着别人受苦……”


    这个时候,‘光头强’开口了,“你太理想主义了,所以只能成为丹药,理想可以存在十年,百年,但千年之后,万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理想主义的花不会开在浪漫主义的土壤。”


    看着舒雨竹疑惑,赵兰笑着解释起来,“他叫黑玉麒麟,不是后世秦时明月中那个,但他穿越到战国时候,人家可是特工,那边留学过的,加入过他们的,擅长伪装,这样子,跟光头强像吧?对了,忘记给你说了,他穿越那年是91年的年末喔,你懂的……


    我其实跟他说过后面十几年的事情,他是万万不相信呀,怎么可能发展这么快,是吧?”


    舒雨竹也回忆起来,“是呀,若不是亲眼见证,谁会相信?那是世界经济历史上的奇迹。”


    “那些发达国家看着很美好,但他们在剥削和压榨其他落后国家,他们为此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然后加工,以许多倍的价格又卖给那些他们剥削的国家,然后自己国家富有,人不用那么努力,可以躺平……


    当然,他们不会表现那些赤裸裸,会披上许多美丽的外衣,标榜自己公平正义,乃至自由。


    同样的道理……”


    大概是说到那些最深刻,最原始的记忆,赵兰说了许多,阿依妹只能在一旁看着,她听不懂。


    “都被现实裹挟了,所以,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将来,长生不好吗?人都会死的?你和刘瀚想要的世界存在吗?后世那么多人,比你们更有能力,更伟大,不都失败了?”


    不得不说,自那事件之后,对黑玉麒麟的打击很大。


    舒雨竹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有些东西,还是要去做的,就像是明明人都要死的,为什么还活着?


    看得到,看不到,存在与否,不重要,相信就好,毕竟一生短暂,却又无比漫长。


    我以前常常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年年都回答这个问题,我还发现自己年年都回答的不一样,每一年的经历,使得我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想法。


    直到我读到一本书……”


    舒雨竹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叫《华夏文化要义》,其中有一小段,我读完之后豁然开朗,给了我很大启发。


    他说,古往今来所有的人,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帝王……


    又或者微不足道的贩夫走卒,乞丐流氓,三教九流,古往今来所有人关于人生意义,这个问题都给出过很多不同的答案,所有这些答案大体上就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在人生的奉献当中去寻找意义,在人生的责任当中去寻找意义,在人生背负的义务中去寻找人生的意义……


    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他们很多很多,我们也都熟悉,司马迁,岳飞,范仲淹,陆游,文天祥,顾炎武,戚继光,鲁迅,谭嗣同……


    太多太多了,多得我都快记不清了,还有周公的为中华之崛起读书,每次想到他,我热泪盈眶。


    至于第二类,就是从感官的享受上面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从人生的体验上去寻找意义,从人的自由和权利方面去寻找意义。


    我想怎么样?我愿怎么样?我想要做什么?它追求更多是感官男女、饮食享受。


    这两类谁对谁错,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他没有告诉我这里面谁对谁错的问题。他反而说的是哪个更有效。


    追根溯源,一个人为什么要思考人生的意义?


    因为人生有时候看似很漫长,我们不是动物,我们有深厚的思想,有精神世界,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依托,给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承载,就像是大楼的地基,不然精神容易空虚,匮乏,甚至倒塌,想不开,自杀啥的。


    精神的痛苦,有时候比肉体更强烈,当然,它承载能力和坚强也远远超越肉体。


    所以,在人漫长又短暂的一生中,它需要一个承载点,需要有一个依托,所以我们才找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依托,精神世界的地基。


    我们想找出一种意义来作为整个人生的基底来承载着它,享受和奉献这两种人生意义,谁对谁错呢?这个不关键,但关键的问题是谁承得得住,这才最重要。


    你可以在奉献中寻找,也可以在享乐中寻找,你的人生属于自己,你随意支配。


    你可以振振有词的说,你就是这么看的,你就是这么想的,你想享受,没有任何问题。


    但问题是当一段时间后,谁能够承载得住?这才是关键,不然怎么这么多人抑郁自杀,其中不乏明星富豪,他们不缺钱,可以随便享受。


    因为感官享受、饮食男女这些东西,它往往比较浅薄,把它作为整个人生的承载它撑不住,精神世界的地基不稳,大楼越修越高,最后只能轰然倒塌。


    所以但凡把享受这些东西当做人生意义的人,他大可以表面风光,甚至大放厥词。


    可等享受完之后,他在人生的很多时候,总是会陷入一种虚荣,陷入一种缥缈,他感觉自己在天上飘着,又追求新的享受和刺激,甚至走上某些违法犯罪的道路,但当这些都过的时候,他往往感觉人生没什么意思。


    相反,在奉献,在责任,在义务当中寻找的人生意义的这种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往往会比较厚重,比较乐观,比较向上。


    所以,我只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给我的精神世界找一个支撑点,无论那样的世界看得到,看不到?无论存在与否,我相信他存在,并且为此奉献,不就够了?”


    她说完,对面的赵兰和黑玉麒麟都沉默了,无法反驳,可无可辩驳,几百年仿佛白活了。


    大概是吃饱了撑的,总喜欢东想西想,可能这一章对有的人来说很水很水,但我写小说更多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把我认为对的好的,表达出来,也有可能是不好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今日听到历史大神七月去世的消息,很是心痛,他才比我大几岁吧,吓得我立刻准备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人生漫长而短暂,好多事情往往猝不及防,所以做自己认为对而有意义的事吧,和自己想要的人在一起吧,拼命努力,别轻易放弃,有时候也许你比其他任何人都努力,但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为命运这个东西很操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也许会痛苦,也许会很难过,也许会有很多挫折,放弃其实是很简单,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坚持往往是最难,但还是请千万不要放弃,继续坚持你认为对的吧,一而再再而三的拯救自己于水火中,也许某一天你突然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