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计策

作品:《以财养官:我靠炒股升官发财

    常委会的情况,很快传到了曹云的耳中。


    他也感到,这些人真的是无耻。


    这也让他学到了。


    当官就得无耻。


    讲究面子的人,都走不长的。


    就在他考虑着后面该如何走的时候,胡杰进来了。


    胡杰闩上了门,说:“县委的人好快啊,这么快消息就传了过去,并且上了常委会。”


    曹云递给胡杰一支烟:“是我们这泄露的?我们没有开党委会。他们是如何知道的?”


    胡杰说:“所有的党委委员都赶到了村里,要每家每户秤柿干数量,再加上你我闩着门商量事,有心人一猜,就知道是什么回事了。”


    曹云用手敲着头,说,“要是他们知道了价格,那就麻烦更大了。”


    “给我交个底,价格多少。”


    曹云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又看向门外。


    胡杰轻轻地走到了门后,猛地拉开了门。


    门外的人一下子愣住了。


    这人就是乡里的宣传委员何大富。


    “老何,你有事?”


    何大富马上恢复了正常,“书记,我想请示曹乡长,这回要不要宣传一下。”


    曹云马上回答,“当然需要,就请何委员费心做一个计划,交给书记就行了。”


    何大富看到胡杰点头了,便马上离开了。


    胡杰没有再闩门,回到了办公桌边,说:“何大富是县委书记的人。安插在凤凰乡的眼线。”


    曹云:“什么弄成了谍战剧了?”


    胡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谍战存在。对了,你告诉我,是不是两块一斤。那价格就有些低了。”


    “书记,我会那么傻?两块一斤,我肯定不卖?”


    突然,胡杰瞪大了眼,“是二……十吗?”


    “二十块一公斤,十块一斤。怎么样?”


    “当然可以!你知道,我们这的柿子,新鲜的卖五角一斤,柿干,卖三元一斤,你就是翻了三倍,还有一段路了。不过,这价钱有些高,县里与其他的乡,肯定眼红的。”


    曹云说,“我也是头痛这事。县里不会插手吧。”


    “他敢!这些东西,都是群众在屋前屋后栽种的柿子树产出的。与公田公地没有一点关系。他们要是敢来,我就去告他们。”


    曹云又递过去一支烟,“书记,我们乡太破旧了,影响了我们的形象。”


    胡杰接过烟,说:“是太破了,不是没有钱吗?”


    曹云打着打火机,替胡杰点上烟。


    “书记,为了减少别人红眼,我们可以弄一下,”


    “怎么弄?”


    “这一回,我们直接对群众,收他们的柿子,卖多少钱,就给他们多少钱。但是,我们要提交易费。”


    不说拿钱,却说交易费。


    “我们为群众牵了线,我们花了金钱与精力,还有乡干部村干部忙来忙去,拿交易费不算过份。”


    胡杰说动了心,“那你认为,交易费多少钱?”


    “百分之十。村里,给百分之二,作为村子建设的费用,乡里给百分之四,作为乡政府建设还有还清之前的欠款,还有乡学校的建设。”


    胡杰马上拿出计算器,按了下来。


    “如果按五百万公斤计算,就是一个亿的收入。提……是交易费百分之四,那么就有了四百万。建乡政府,只要三十万就行了,学校,二十万,还剩下三百五十万,欠款一共有十万。那还多出了三百四十万。”


    曹云说,“建一栋乡政府的宿舍楼,大概在三十万。”


    “应该的!这十年来,大家住的地方太差了,都是分散到各个单位去借住,该有自己的宿舍了,”


    曹云又说,“买四辆212吉普,你一辆,我一辆,剩下的两辆,归其他的党委委员共用。”


    胡杰一阵按后,说,“还有三百万,”


    曹云:“投资一百万,建一个柿子加工厂,深圳的客人说了,我们的柿干,制作的技术不好,影响质量。”


    胡杰连连点头,“应该建一个加工厂。这事不能马虎,将来,还得细水长流。”


    两个人坐在桌子边,曹云说:“剩下的两百万,就留作建一个家具厂。我们这边的木工技术很好。山上有很多的红木,我们可以制出红木家具,拿到深圳去卖。”


    “能卖吗?”


    “我去跑!就是跑断了腿,我也要找到合适的买家。”


    “好!”


    胡杰一拍桌子,“老曹,就按你说的去办。感谢县委,将你排挤到了我这里来,送来了财运。”


    曹运愣住了。


    我才二十五岁不到,怎么成了老曹。


    我老曹了,我老爸是什么曹?


    第二天,曹云来到了县城,去了方县长与年县长的办公室。


    当他将凤凰乡的打算说出后,两位县长齐声说好。


    方县长问,“不是百分之十的交易费吗?你只用了百分之四。”


    曹云扭捏地说:“县长,你明知道那百分之四是什么回事,却来损我。”


    小年说,“什么损?你就直接说,那四百万,上缴县里就行了。”


    曹云点头:“是上缴!是上缴!”


    方县长很满意,四百万啊,够发教师的工资,还有其他人的工资了。


    小年问,“那个红木家具能成吗?”


    方县长也看了过来。


    曹云说:“当然不是高档的红木家具,但是,这是红木,就就一个借口,就可以进入深圳人的办公室与家庭中。可能的话,就能进入香港的市场。这不马上要回归了吗,一回归,进出就方便了。”


    方县长问,“我们这里的红木,是广东人需要的吗?”


    “县长,中国红木的产地在云南,四川,贵州和海南。我们这的红木,有一定的前途的。”


    方县长高兴地说:“给我说说红木。”


    “是!中国最好的红木家具生产地有四处:1,福建仙游:家具特点,档次较高工艺较好,是“仙作”的代表。


    “2,广东中山:以缅甸花梨为主,款式较新,与红木家具配套的铜件,可以说是中国一绝。”


    “3,浙江东阳:有横占,东阳,南山等几个专业市场。”


    “4,河北大成:是北方最大的红木生产基地,以生产仿古家具为主,是“京作”的代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