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硕果仅存的兵部尚书【……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

    从京城开始, 曾大白天都张灯结彩的青.楼此时一片清冷,老.鸨和龟.公们发愁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朝廷并没有取缔青.楼的存在,可是没有客人的青.楼, 那还算是青.楼吗。


    尤其他们这里是京城,寸土寸金,这才几天, 就有些支撑不下去。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青.楼能在京城立足的根基已经消失, 靠山们被朝廷以嫖.娼罪抓走, 不是服了兵役就是劳役, 自身难保。


    所以老.鸨和龟.公们就计划先撤, “听说江南那边松一点,咱们把钱收拾收拾去江南看看, 至于那些女子, 赶紧换成钱。”


    青.楼女子不再是他们手中的摇钱树, 临走之前,他们还想把她们最后一丝价值榨干。


    谢蝉衣的凤卫就是这时候到的, “朝廷太医院征调,把楼里的女子全都带走。”


    “还有你们, 也劳烦留步,户部的一些大人想再和你们算算账, 查查偷税漏税的问题。”凤卫的人看向准备溜走的老.鸨和龟.公们神色冷道。


    青.楼身为销金窟, 其中罪恶无数,说他们奉公守法, 不偷税漏税,也得有人信啊。


    之前是因为他们有保.护伞,没有人查, 现在他们的靠山都倒了,没道理他们能逃得过。


    刑部和户部的人配合,等到户部查出京城各大青.楼的账务问题,就把那些老板和龟.公们带回刑部用刑。


    那些青.楼女子满心恐惧,以为她们也会不得安生,谁知她们还真被带到太医院,皇后娘娘让太医们为她们治病。


    谢蝉衣提前跟她们说清楚,“治疗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也不能保证你们的性命,不过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让太医们尽最大努力医治你们,不会再让你们受到以往的伤害。”


    听到这,青.楼女子们安定下来,甚至恍惚,皇后娘娘居然从云端走下来亲手救她们,她们居然也有和皇后娘娘见面的一天。


    等到太医们检查完,她们的身体情况很不容乐观,年纪轻轻她们的身体就已经彻底亏空,寿命几乎不可能超过三十。


    一想到被加诸于那些女子女子身上的伤害,谢蝉衣就满心冰冷,“刑部的老.鸨和龟.公们不用留了,还有工部和兵部那边,不用对那些瓢虫手下留情。”


    青.楼女子们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但还活着的加害者们一定得付出代价。


    瓢虫们为工部造桥修路,给他们吃饱饭是最基本的,毕竟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


    可是除此之外,良好的休息就别想了,他们被人用鞭子抽着,不停的干啊干啊,身上的汗水混合着血水,让他们痛苦不堪。


    事情到如今这步,他们也没再奢望能逃掉,毕竟就朝廷给出来的条件,他们就是回去,也得被家人再送过来。


    其他事情可以算了,可是和他们同处境,日子却过得比他们好的兵部瓢虫,就让他们意难平了。


    “如今朝堂好多年都没有战事了,他们去那边顶多就是做做杂活,比咱们这边轻快多了。”被修路造桥累的腰都直不起来的众人对去服兵役的同类充满羡慕嫉妒恨道。


    他们开始死人,检查后,发现是肾虚导致。


    这个结果传回他们老家,他家里人都无颜见人。


    尤其是瓢虫们被抓走,让民间风气一清的同时,也加强了世人对嫖.娼一事的唾弃。


    要是只从道德层次上约束,哪怕全民开智,也不可能提高人类整体的素养,只有一件事需要人付出足够沉重的代价,才会引起重视。


    就像以前的人嫖.娼,他们的家人很少阻拦,更甚至还有长辈带晚辈入行嫖.娼的,现在禁止嫖.娼的代价一出,都不需要官府耳提面命,他们的家人就会主动把危险灭杀于萌芽里。


    民间慢慢的也就形成唾弃嫖.娼的风气。


    至于青.楼,则在大家的眼中隐形,越来越多的青.楼女子失业,没有人注意到,朝中开办的纺织厂越来越多,青.楼陆续倒闭,里面的青.楼女子消失,纺织厂内却多出了一大批纺织女工。


    她们很多依旧疾病缠身,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求生欲。


    因为她们现在挣到的钱都是自己的,再也没有人能剥削走,而且全厂都是姐妹,再没有曾让她们惊恐为之梦魔的男人们,就算这是她们人生的最后关头,能让她们以一个人的身份死去,她们也死而无憾了。


    新律的推行,极大增加池云亭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朝臣们的话语权再次变小,他们倒是不服的想反抗,可是只要他们一冒头,就会被户部和刑部的官员盯上。


    因为专抓贪污、违法乱纪的事,户部和刑部的官员们最近没少升职,他们冒头就是给人送功绩。


    现在他们自身越发难保,哪还能继续为天下男同胞们出头。


    就在这时,刑部尚书向帝王乞骸骨,告老还乡。


    这一出让朝堂官员们措手不及,哪怕以往和刑部尚书关系平平,他们也忍不住借口登门,希望刑部尚书不要致仕。


    “尚书大人,您要是再一走,兵部尚书他老人家就更独木难支了啊!”官员们劝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是先帝时期到至今唯二的元老,一旦刑部尚书离开朝堂,那距离兵部尚书还会远吗。


    “咳咳,诸位同僚对不住,老夫已经年迈,是真的不能再为陛下分担了。”刑部尚书不停的咳嗽道,拒绝意味十分明显。


    他一个快颐养天年的老头子,还关心那么多朝中大事干什么,他做了先帝一辈子的刀,好不容易能善终,他应该给新帝磕头烧高香,而不是继续眷念那个位置。


    再多点野心,他可能就走不了了。


    “既然老尚书大人去意已决,那不知下任刑部尚书您可有人选?老尚书您可千万别说下任刑部尚书是平王爷。”众人脸色不好道。


    真当他们待见刑部尚书这个糟老头子啊,刑部尚书年纪毕竟大了,最关键的还是下一任刑部尚书。


    要真是平王,那帝王在朝堂只会更加唯我独尊。


    “这老夫就不知道了,好了,老夫有些困乏,就不亲自送各位了。”刑部尚书委婉的送客道。


    那些官员从刑部尚书家里出来,对视一眼,“我们该怎么办?”


    有官员深呼吸,道:“没什么,我们只是一时落入低谷,陛下到底已经大了,现在我们不管说什么陛下也不会听。”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行差踏错,不能再被户部和刑部抓到把柄,要是我们也出事,那才是真的完了。”


    这话一出,不少官员脸色犯苦,不能贪污不能享受荣华富贵和肆意动用特权,那为官还有什么意义?


    可是他们的确不能再出事了,要不然以后朝堂只会成为陛下的一言堂,这于他们,于天下,都很不利。


    “最重要的是陛下已经大婚,那距离皇子出生还会远吗。”这才是他们能继续撑下去的目标,不至于让他们看不到一丝希望。


    “听说皇后娘娘最近一直在调养身体,希望陛下赶快膝下有子。”群臣们拿池云亭越来越没办法,只能祈祷下一代。


    刑部尚书再三祈求,池云亭不停挽留,最终,刑部尚书还是离开了朝堂。


    临走前池云亭给刑部尚书赐下不少赏赐,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刑部尚书能够安心归乡。


    不久之后,池云亭就以平王有功,把平王提拔成新的刑部尚书。


    这下,全朝堂的目光都集中在硕果仅存的兵部尚书身上,兵部尚书却隐晦的看向虎子。


    纵观整个朝堂,白承耀等人之所以能被任命尚书,那都是因为池云亭撑腰。


    白承耀是前任吏部尚书被抓到把柄和池云亭打下的基础;陆泉是负责海关税收,哪怕不是正统科举出身,也靠巨大功绩升上来。


    礼部余川负责的邸报,目前积累的政绩,目标直指礼部尚书;工部的沈淳,最近风头也挺盛。


    还有平王,这个先帝时期从未得过宠的皇子,现在得到了帝王的支持,从而一展才华。


    而他们能上来的前提,都是因为他们手中有拿的出的政绩,那虎子呢?


    兵部尚书可不认为帝王会落下和自己最近的虎子。


    想自己当初拉虎子来兵部的目的,谁能想到虎子有可能把自己的位置都挤下去,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而他也不是一个会轻易后悔的人。


    他现在最担心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怕虎子太过偏向帝王,从而不把兵部当成自己的责任。


    想到这,兵部尚书下朝后专门等虎子,等虎子过来后问道:“你对咱们兵部是什么看法?”


    “虎子,我知道你和陛下感情深厚,而下任兵部尚书,除了你,也不会有旁人,说真的,我很担心,担心你会为了和陛下之间的情分,而损害我们兵部的利益,就像之前我们兵部在朝堂处境尴尬,我明明是六部尚书之一,却那么孤立无援。”


    他是武举出身,其他五个尚书都是科举出身,他和他们一起并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还有陛下,我真怕陛下是诓我的,怕他现在对兵部的好,全都是为了得到兵部,等真的得到手了,就不再珍惜。”兵部尚书担忧道。


    别觉得他是杞人忧天,以兵部在朝堂的处境,他如何乐观的起来。


    “不会的,多的我不能说,只能说前段时间去兵部的那些人,不是真让他们享福去的。”前段时间去服兵役的瓢虫们,都被分配到虎子手中,就连兵部尚书也不知道他们能干什么。


    就那群肾虚的玩意,身体跟纸糊似的,上了战场也只有给人送菜拖后腿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