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给盐商指一条明路

作品:《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云逍

    云逍接着说道:“贫道今天叫你们前来,一是代表朝廷和百姓,向诸位表示感谢。这二嘛,就是想跟大家伙儿交交心。”


    交心可以,可千万别再交银子了……盐商们纷纷挤出笑容,心里却是越发紧张。


    害怕云真人的雷霆之怒,可更怕云真人口蜜腹剑啊!


    “诸位靠着两淮盐业,赚到了金山银山,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富贵万年,又加上银子来的太容易,因此穷奢极侈,挥霍无度!”


    “然而你们不知道,大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时代的大潮已经掀起,跟不上潮流,很快就会被潮流吞没!”


    云逍语重心长,言辞恳请。


    盐商们个个都竖起耳朵聆听,心中却在不住冷笑。


    你要是安安分分地在道观里修道,任他时代怎么变,也不管什么狂风大浪,咱们照样赚得钵盆盈。


    “今上乃圣明天子,励精图治,除尽沉疴。”


    “大明盐政弊端重重,盐制革新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你们不要再报任何幻想。”


    云逍的话,让盐商们的心沉入到了谷底。


    本以为挨了一刀,被割了肉,从此就可以继续躺在盐山上赚银子。


    没想到还是不肯罢休。


    被断了财路,以后该如何是好?


    “如今漕运改海,扬州将失去运河优势。”


    “海禁已开,大明商业贸易的重心,势必会转移到东南、苏杭一带。”


    “到时候,扬州这富甲天下的繁华之地,会一落千丈。而诸位也必定会坐吃山空,富不过三代,最终子孙穷困潦倒。”


    云逍说的都是真心话。


    扬州的繁荣,全都是建立在盐业的基础上。


    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扬州的畸形繁荣立即会崩塌。


    加上开海、改漕等原因,扬州没有了地理优势,很快就会沦为二线。


    而扬州的盐商,因为穷奢极侈,又鼠目寸光,即使是盐制不改,也没有一家是能富过三代的。


    等到盐政革新之后,就更没有他们的日子过了。


    “诸位都是精明的商贾,应该知道,贫道绝非危言耸听。都好生想一想吧!”


    说完,云逍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喝了起来,留给盐商们思考的时间。


    这些盐商,个个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如今大明局势的变化,他们自然很清楚。


    也都明白,云逍刚才所讲的这些句句是真。


    盐商们有的惶恐失措,有的则是陷入沉思,有人则是面露冷笑。


    许久。


    一名徽商站起来说道:“请云真人为扬州盐商,指一条明路!”


    很多盐商也都纷纷起身。


    李标等人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扬州的盐商们,被云真人一打一吓,终于开窍了。


    “扬州盐商,也是大明的百姓,况且扬州兴衰,关系近百万百姓的福祉,贫道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云逍放下茶盏,缓缓说道。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靠着盐业坐地生财的事情,以后绝对不会再有了,这是国家大政,不要有任何侥幸。”


    “贫道知道,你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妄想着借助你们身后的那些人,来阻止盐政革新。呵呵,你们不妨试试!”


    “一帮盐耗子罢了,难道还能比得过之前的东林党?”


    云逍风轻云淡地一笑。


    试试,保证让你们逝世!


    一些心存侥幸的盐商,瞬时幻想破灭。


    连魏忠贤都斗不过东林党,拜云逍子所赐,如今已经成了历史,甚至东林书院都被关闭。


    怎么跟云逍子斗?


    打消了盐商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云逍这才开始为他们规划未来。


    “即使没有了盐业,扬州依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商贾也大有可为,照样赚取金山银山。”


    “扬州为江南之首、之先,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南方的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产自扬州的陶瓷、纺织、造船、铁器等等,享誉海内。”


    云逍侃侃而谈。


    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没什么新意。


    “扬州的商贾,同样也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做买卖,靠的无非是人和银子,扬州的商贾都占全了。”


    “扬州商贾富甲天下,资金雄厚,无与伦比。”


    这也是实话。


    跟扬州盐商比银子多少,放眼整个大明,不,全世界,就没有一个能打的。


    手头上没有个百十来万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扬州的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