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李隆基以后说得不算了!

作品:《我在大唐躺平摆烂画凌烟

    “安禄山不是河东节度使吗?”


    李倓说道:“虽然他是河东节度使,但他无法调动河东兵马。”


    众人再一次沉默。


    李倓继续说道:“我们派兵去汴州,守汴州,拖住安禄山的兵马,不求主动出击,只求拖延时间,朝廷会调集河东、陇右的主力,我们需要为朝廷争取时间。”


    众人这才听明白。


    李倓最后又强调道:“张巡在清河,若是我们派人去汴州驻守,可分叛军两次兵,叛军若再敢来扬州,则是分三次兵,安禄山敢这样打吗?”


    王忠嗣说道:“安禄山垂涎扬州富裕,很可能会派兵过来,但若是清河、汴州的防御都很坚固,他不敢派重兵到扬州来了。”


    “是的,若是我们不派兵去汴州,汴州一旦快速沦陷,安禄山可以立刻分一支精锐到扬州。”


    这下说得几位家主都害怕起来。


    “大王英明,确实应该派兵去汴州!”萧值立刻跳出来大呼道。


    李倓看了一眼其他人。


    顾新州说道:“我们绝不能见死不救!”


    其他家主也纷纷表态了,继位刺史也表示赞同。


    李倓说道:“既然诸位都认为应该这样,那我们就行动,需要粮食支持的,请诸位支持粮食,需要钱的支持的,还请诸位支持钱。”


    这打仗可不是打游戏,点了点鼠标啥都有了。


    人每天都要吃饭,人一顿不吃就饿得不行,别说打仗,走路都难受。


    士兵每个月还有月俸,例如一个士兵一个月500文,三万士兵一个月一万五千贯。


    一年就是十五万贯。


    假设战死三万人,一人抚恤金50贯,总抚恤金就是150万贯。


    这笔钱给出去后,不是说战争就结束了。


    后续还有不断的兵源补充,粮食补充。


    更不是说有钱解决这些就完事了。


    得储蓄一笔军费做意外情况的应对吧?


    得在必要的时刻,拉通生产线,开始制造兵器吧?


    总之,只要一开战,那绝对是往火堆里撒钱。


    而且战争把消费市场急速压缩,李倓的产业收入也随之会被压缩。


    战争时候,需要依靠的反而就是这些地方势力了。


    要拉拢他们,控制他们,打压他们的同时,还要给他们甜头。


    “等战争结束,好处自然少不了诸位。”李倓补充了一句。


    然后用一种“你最好聪明一点”的眼神看着萧值。


    你们别把本王逼急了,逼急后,本王可是要安罪名抄家的!


    虽然那是杀鸡取卵,但非常时刻,本王也顾不得那些了。


    萧值立刻说道:“大王太见外了,现在应该是同仇敌忾的时候!”


    “是啊!现在国难当头,吾等都是真心实意想要为大王尽绵薄之力。”顾新州义正辞严地说道,“至于好处,我们想都没有想过。”


    “是的。”朱宴用力点头。


    “既然如此,就有劳诸位了,也有劳士安来统筹物资了。”


    刘晏说道:“大王放心,下官一切都会安排妥当。”


    “派谁去汴州呢?”


    又是一阵沉默,汴州是中原腹地,必然是安禄山重点打击的地方,去那里面临的局面一定非常可怕。


    “我去!”杜甫站了出来。


    李倓说道:“扬州书院还需要子美。”


    不是打击杜甫,杜甫打仗那是真的不行。


    术业有专攻,没必要非以己之短比人之所长。


    “国难当头,岂可退缩!”杜甫严肃地说道,“让我去,我一定会守好汴州。”


    “还是让我去吧。”


    这个时候颜真卿说话了。


    “我的兄长颜杲卿在河北,在安禄山麾下,但他为人刚正不阿,不会与安禄山一同谋反,到汴州后,我会派人去联络他,并且我会说服其他各州,一同对抗安禄山。”


    李倓心头一动。


    这不就回归历史正规了吗!


    只不过这一次颜真卿在河南,张巡在河北。


    清河是北库,是河北最富裕的郡。


    汴州是中原第一大郡,都是运河上的重镇。


    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都是安禄山重点要争夺的地盘。


    “好,我给你一万兵马,其中有五千精锐,你带着本王的手谕,即刻启程去汴州,在汴州招募人手。”


    “是!”


    “汴州并非大王管辖之地,那里的刺史……”


    “眼下已经的备战状态,能有援军,对汴州已经是万幸,谁还会在意这些呢!”李倓豪言道,“诸位记住,现在是非常时刻。”


    众人道:“是!”


    众人尚未议论之时,张旸突然进来了。


    “郎君,有急事。”


    “什么急事稍后再说。”


    “长安派人来了。”


    “哦?”李倓微微讶然。


    “派谁来了?”


    “是侍御史,叫吉温。”


    吉温?


    众人也面面相觑,吉温恶名在外。


    李林甫时代,这家伙就以酷吏著称。


    他在这个时候来扬州作甚?


    元载立刻就猜到了,他在李倓耳边低声说道:“圣人等不急要拿回大王手中的权力了。”


    李倓听后淡淡一笑,李隆基还有那个机会吗?


    “都退下吧,按照本王之前说的去做。”


    众人道:“是!”


    颜真卿行动得很快,其中五千精锐是王忠嗣特意为他挑选的,又挑选了五千新兵。


    也不算新兵,至少王忠嗣练过数月,军纪严明。


    更重要的是,江东的军饷是给到位的。


    其实李倓想过拍王忠嗣去,但是他还是定了颜真卿。


    接下来的战局很可能有变数,那时候更需要王忠嗣。


    等众人都散去,李倓让元载留下。


    “吉温现在就在外面?”李倓问元载。


    元载被问得一脸懵逼,大王,张旸不是说了吗,人在等着您呢!


    “在外面。”


    “那是假的。”


    “假的?”元载忍不住问了一句。


    “是的,假的,有人假冒朝廷御史,是安禄山的奸细,是挑拨本王与朝廷的关系,是想要本王去长安之后,想对江东下手。”


    元载立刻明白过来,说道:“大王,万一是真的,到时候朝廷追究……”


    “朝廷不会追究的,朝廷现在最想追究的是安禄山!”


    “可是……”


    “当今圣人很快就做不了主了!”


    元载吓了一跳,但也立刻猜出李倓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了。


    现在安禄山造反,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圣人威信受到打击,必然有人趁机拥立太子。


    这天可能真的要变了。


    “去吧,把这个假的朝廷御史杀了扔到野外去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