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铜版活字印刷

作品:《我在大唐躺平摆烂画凌烟

    “我赞成郎君的说法!”颜真卿用一种坚定的语气说道,“我们要做一件使天下人受益的事,树敌在所难免,我们不刻意去树敌,但也绝不害怕树敌!”


    颜真卿的话颇有感染力,杜甫说道:“扬州书院就是要教他们,大丈夫立于天地间,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既然如此,那就降价!”刘晏也被这股热情感染了,他说道,“降价利国利民,此乃人心所向!”


    “还远不止于此,”李倓的目光突然落到刘志身上,“扬州书局进展如何?”


    “我正准备说这件事。”老实巴交的刘志站起来,整个人变得激动起来,“我先出去一下,诸公请稍等我片刻。”


    杜甫看着元载,元载表示我不知道,随后看着刘晏,刘晏表示我也不知道,随即看着颜真卿。


    颜真卿说道:“铜制活字印刷。”


    刘志不多时便命人抬进来一样物品。


    这物品颇有几分笨重,需要十几个人抬。


    随后又取出了许多独立的铜制方块字。


    刘志取来了杜甫的一首叫《望岳》的诗,这是杜甫二十四岁的时候游泰山所作。


    刘志开始做排版,他将那些铜制的方块字排版之后,将面团糊住间隙,在方块字上开始涂墨。


    随后将一张澄心堂的纸放在上面,用尺子在上面轻柔而快速地顺滑了一遍。


    最后,刘志拿起那张纸,上面出现清晰、整齐的文字,正是杜甫的《望岳》全文。


    这个操作,在21世纪的人看来很正常,甚至很麻烦。


    但是在唐人眼里,就和21世纪的人看到一支火箭在十秒钟内跨越太平洋出现在加州一样震惊。


    唐朝使用的雕版印刷,极其麻烦。


    每一次使用印刷,都需要人在一块木板上慢慢雕刻,如果其中一个雕刻失误,就要重新雕刻,而且每一版雕刻完之后使用也有限。


    这就导致在唐代,许多书还是以手工抄录为主。


    可是唐代读书写字的本就不多,纸张又十分昂贵,知识自然无法推广。


    但眼前这个活字印刷,就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