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真就亿点点

作品:《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粮食当然不能白借。


    他们东南的粮食储备虽然还有,可谁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至于要在这件事中,讨个什么好处?


    苏誉也在思考。


    最近他的织布厂已经出了几批货了。


    这批布因为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程序的精进,成本压缩到非常低。


    一旦投入到市场,东南的布庄估计都会受到冲击。


    这种生活必需品降价是必须的,不过不能一下子把市场冲垮。


    所以苏誉想着,一部分投入市场,慢慢把价格打下来,给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


    随后一部分布料,以高于大周的价格卖到海外生产力比他们更低的国家去。


    这时候的外汇,不赚白不赚。


    可他们东南不靠海,虽可以在平阳县城走水路直通运河再出海,但中间有不少的手续。


    先前庆元帝在时,虽说要发展海外贸易。


    可他还没来得及大干,人就没了。


    接替他上位的元和帝一直在忙着收拾烂摊子,对这方面兴趣不大。


    所以这也就导致,大周现在虽然有不少的船队已经开始正规的出海贸易了,可却没有正规的部门去管理。


    所以这一路过去的货物,少不了各种麻烦。


    不过很快,运河的一部分就会掌握在苏誉手里。


    因为汪远峰那边已经在行动了。


    如果再把这些沿途的官府都联合起来,那以后苏誉要通过运河往海外做什么生意都行。


    “这陈县令是个能干的。”


    “既然能把周围的县城都解救下来,那让他再联合做几个县,把这些地盘都变成我的后备营,应当也不难。”


    打算好后,苏誉亲自提笔,给陈县令写下回信。


    写完后,他又查了查东南的存粮。


    这一查,苏誉自己都傻眼了。


    “没有存粮?”


    苏誉千算万算,没算到他们东南居然没有余粮。


    再一看开支。


    基本所有的粮食都放到军队去了。


    庆元帝在时,大肆炼丹,把国库的钱各种私吞。


    东南这边,早就没领过足额的军饷了。


    而且后来庆元帝又想着削藩,所以很多时候是拖上一两年才给发一次军饷。


    就是想着削弱顾老头的势力,同时又不至于把他逼到绝路。


    所以这么多年来,顾老头一直用自己的私己来补贴军队。


    好在整个东南都是他的封地,每年都有一部分税收会到他的手。


    靠着这些,倒也还能支撑下去。


    可要一次过借这么一大笔粮食出去,就实在是没有这么多余粮了。


    “没粮借......那也没办法了。”


    就剩这么一点粮食,军队那边不够用不说,在征收秋税之前,若是东南也发生什么天灾,也得预留一部分。


    “爷爷养这么一大支军队,确实是不小的消耗。”


    去年开始,苏誉才开始为东南大肆挣钱。


    在这之前,顾老头靠的都是封地的俸禄和手中的一些产业。


    信都写好了,苏誉干脆先放在一边,看看有没有别的地方能搞到粮食。


    西南对他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那一大片地方,苏誉其实也馋了许久了。


    但因为朝廷在上面,他不好直接下手。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就在面前,说不定粮食借出去后,半个西南就会落入自己的手中。


    “实在是不想就这么放过......”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平阳还有东南最大的商贾沈家。


    沈玉林带人去西南找他父亲已经去了好一阵子了,说不定也快找到回来了。


    若是实在没有,找沈家借点粮食也不是不行。


    陈县令这么聪明的人,肯定会提前写信过来求救,所以应当还能再支撑一小段时间。


    其实苏誉的盐山现在已经开始正式运作了,再过一段时间,他就有大把的银钱去买粮了。


    可陈县令估计等不到那时候。


    把账本放到一旁,苏誉站起来看了看天色。


    大伯他们明天就要回去了,苏誉决定等明天再想想粮食的事情,再陪陪大伯他们说话。


    ......


    不过重新回到大家聚集的花厅里后,苏誉发现大伯和小叔他们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


    没有一开始那么拘谨,说话声音都大了一些。


    苏誉想他们估计是习惯了一些,所以也放开了不少。


    陪着大伯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吃了午饭后,苏誉这才回到后院。


    结果发现他们房屋外的院子里,堆了不少的贵重礼品。


    红缨正带着人,一边检查一边记录。


    “这是?”


    见到苏誉,红缨等人行了个礼,这才解释说:“这是公主要送给府君大伯他们带回去的礼物。”


    “奴婢正在核对,把单子列出来。”


    苏家的人明天就要走了,所以这礼单今天就要列出来。


    但这未免也太多了一些......


    “这么多?”苏誉有些惊讶。


    这不得塞满两三辆马车啊?


    想想方才看到的说东南没有余粮的账本,尽管这是给自家人的,但苏誉觉得顾长乐其实出手也不用这般阔绰的。


    “公主呢?”


    “在房间里看账本。”


    苏誉点点头,往房间走去。


    小包子被这么多人照顾着,顾长乐自然不用多操心。


    正好抽出时间把王府的账本都看了。


    苏誉进去的时候,看到房间的窗户正开着,顾长乐便坐在房间的榻上翻着账本。


    榻上的小桌子还放着好几本厚厚的账本,也不知道看没看过。


    “外面这么多东西,都是给大伯他们带回去的?”


    苏誉走过去,坐在她的对面。


    顾长乐一手的手背撑着下巴,闻言抬眼看向他。


    “嗯,这几天我让人从库房拿出来的,都是不错的东西。”


    “听闻大伯和小叔他们现在也在建新房子了,他们拿回去也可以用上。”


    苏誉有些哭笑不得。


    “咱们村里的房子,哪里用得上你那些宝贝?”


    别的不说,他们王府里摆设都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村里的房子摆这么贵重的东西,别人不小心磕碰到了,赔都赔不起。


    顾长乐倒是无所谓。


    “横竖是送了他们的,他们要摆便摆着,不摆的话收进库房也可以。”


    “而且他们可是夫君你亲人,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嘛。”


    顾长乐说完,却看到苏誉的脸色有些奇怪。


    “怎么了?是不喜欢那些东西吗?”


    “库房里还有不少,要不夫君你与我一同去挑?”


    倒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


    苏誉想了想,都是顾长乐的一番心意,自己便不要扫兴了。


    横竖现在手头没粮,也只是暂时的。


    苏誉笑了笑,说道:“没有,这些就很好了。”


    “你让人挑出来的,大伯他们肯定会喜欢的。”


    顾长乐撑在手背上的头歪了一下,也对着苏誉弯了一下眼睛。


    苏誉拿起一本账本,说道:“我今日没什么事,帮着你一起处理账本吧。”


    顾长乐说好,又低头翻着自己方才没看完那本。


    屋内安静了下来,偶尔响起一些纸张被翻阅的声音。


    突然。


    苏誉翻阅的手顿住,脸上带了点不可思议。


    “王府里还有这么多粮食?”


    顾长乐探头看了一眼:“这不是王府的账本,是我个人的账本。”


    所以......


    苏誉有些压抑道:“这些粮食,是你自己的?”


    顾长乐理所当然道:“自然是。”


    “怎么,夫君你要用粮食么?”


    “这里还有,你看看够不够。”


    顾长乐细长的手指伸过来,往后翻了几页,示意苏誉这里还有。


    因为王府都是顾长乐在管,所以账本虽然是分开记录的,但却一直都是放在一起的。


    从出生开始,她就是有封地的。


    虽然封地远远不如他的爷爷。


    这些都是顾长乐个人名下的东西,顾老头就算穷到砸锅卖铁,也是不可能动自己孙女的东西。


    顾老头还有个军队要养,但顾长乐可没什么需要动用到自己小金库的地方。


    日常开销都是从王府里出,这么多年来,顾长乐名下的财产估计比顾老头这个藩王还多。


    苏誉也没想到。


    自己方才还想着要去哪里借粮,先帮着陈县令解决目前的危机,顺便能把西南大部分地区先初步吃下来。


    结果这能借粮的人,可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么?


    就顾长乐手下这些东西,存了快二十年,可不是够够的么?


    苏誉把陈县令要借粮的事情,同时准备把西南发展成为自己地盘的事情简单说了出来。


    “方才看到咱们东南没有余粮,我还想着要不要暂时去找人借粮做这件事。”


    顾长乐笑眯眯地说:“夫君可以直接找我借呀。”


    “不止借粮,你看看我这些财产,若是有用得上的,你尽管拿去用便是。”


    她伸手,推了几本账本到苏誉那边,示意他可以看。


    “刚成亲那会,我不就说过了嘛?”


    “我可是有亿点私房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