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满腔锦绣,吐出剑气三千里!

作品:《杜预

    他忍不住蹭热点,自我加戏,站在大明宫金銮殿,向夜空摇头晃脑吟诵“好一个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没想到,显眼包不止他一个。


    蹭热度的更有奇人。


    只听得太后王姪一声带着颤音、夹子音的怒赞。


    “好一个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皇帝被人抢了台词,一脸无语。


    刚才灰头土脸、躲入后宫、以躲避责任的太后王姪,在玉真公主搀扶下,从屏风后走出,满脸欣慰、欣喜看着杜预,眼中竟然有感动的泪光闪烁。


    “哀家,从未听过如此慷慨激昂、战意冲天、才气纵横的讨伐檄文!”


    “过去,只听说杜预才气高、作诗好,被誉为诗仙,哀家还不以为然,今日大战将起,才知道杜预的诗才、文采,竟然如此犀利、足以镇国。”


    “我朝太宗皇帝诗云国危思良将,板荡识诚臣。”


    “哀家···庆幸我大唐,有你这样的人才啊。”


    范相、田洪凤、玉真公主、武媚娘等人,面面相觑。


    太后,这可是破天荒第一回,当众夸奖杜预,还是如此不顾体统、失态怒赞。


    可见,叛军来势汹汹、唐军屡战屡败,太后也失去了方寸,阵脚大乱,唯恐自己成为大唐灭亡的罪人。


    如今,杜预【讨逆檄文】文成镇国,足以震慑、伤害到安史叛军,沉重打击叛贼嚣张气焰,连太后都忙不迭跑出来怒赞杜预?


    讽刺,莫大的讽刺。


    皇帝直翻白眼,逆子背刺“太后,朕记得您之前不久,还骂杜预是什么——书生空谈误国,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这逆子,关键时刻又黑本宫?


    她龙头拐棍戳地怒道“陈年老账,还提那些干什么?眼下最重要的,是让镇国秀才杜预安心写好【讨逆檄文】。”


    皇帝呵呵冷笑,百官暗暗鄙夷。


    用得着人家的时候,叫杜预“镇国秀才”。


    用不着杜预的时候,就叫杜预“误国书生”。


    每天一个丝滑小连招是吧?


    但朝廷众人没想到,杜预这一句写完后,整个大唐,都在猛烈颤抖、剧震!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战火遍地,处处战场。


    山东,青州。


    一只正在与叛军激战的唐军,已经筋疲力尽,落入下风,被逼入绝境,人人带伤,满脸绝望,眼看就要被强大的妖蛮斩杀殆尽。


    “不行,敌人太强大了。”


    “这些妖蛮,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力气这么大?我们三条人命上去都换不了一个。”


    “力气大也就算了,偏偏他们还穿重甲,武装到牙齿,弓箭刀剑根本打不动。”


    “且他们常年征战、精于战术,配合军阵之熟练高明,丝毫不亚于我人族。”


    “哪怕有随军秀才,我们也大不过这么强的叛军。”


    “青州,要完了,也要失守了。”


    领头的将军,留下痛苦无奈的泪水。


    这场失败,敌人太强,非战之罪也。


    突然,空中响起了杜预讨伐檄文的声音。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他说的每一个字,仿佛醍醐灌顶,天女散花,散落入每一个疲惫至极的将领士兵体内。


    重伤的将领,骤然高高抬起了桀骜的头!


    疲敝的士兵,猛然攥紧了手中的刀剑!


    无力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战意嘶鸣!


    风乍起!


    剑气冲!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文曲星!


    文曲星,光芒大作,降下了道道柔和的星光,洒落在浴血奋战的大唐将士身上。


    “是,是镇国诗!”


    将领虎目炯炯,声嘶力竭吼道“是杜解元的镇国诗啊!”


    “杀!杀!杀!”


    大唐将士们,高呼着“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鼓起余勇,向叛军发动了最猛烈的冲锋。


    山崩地裂。


    猛虎下山。


    叛军却在轰然雷动的文气之中,根本站不稳脚跟,踉踉跄跄,犹如喝醉了的醉汉。


    前一秒还在被他们血虐、暴打的大唐将士,突然如同换了一只军队,完全不同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