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作品:《杜预

    但杜预却以举世震惊的毅力和才气,竟能坚持到现在。


    可以说,此战是杜预以一己之力,托举着乌合之众的秦军,负重前行,抵挡恐怖的蒙元大军。


    但无论再怎么高估杜预,都认为杜预应该油干盏尽、无力回天了。


    连秦帝、蒙恬都如此认为。


    “终究,棋差一招吗?”


    秦帝仰头看天,凝视着杜预“人力有时而穷,一人对抗蒙元,终究难以回天吧?”


    蒙恬沉声道“杜驸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大大出乎所有人预料。哪怕我秦国战败,此战终要铭记史册。”


    秦帝点点头。


    可惜,再铭记史册,也终究是败亡、灭国。


    终究意难平。


    弄玉泪水,珠帘般跌落。


    杜预···


    “哈哈哈!”


    吐谷王子志得意满道“杀!一个不留!”


    蒙元帝国,三十万铁骑山崩地裂、冲杀而来。


    秦国/军民,早已纷纷中毒,瘫软一片无力回天。


    最后时刻。


    杜预仰天喝道“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好!”


    秦帝拔剑而起,壮怀激烈道“好一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好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当马革裹尸,视死如归。”


    蒙恬闭上眼,只感到一股浩塞天地的浩然正气,充斥在胸臆之间,壮怀激烈,简直要爆炸开来。


    整个秦国,地面震动。


    不,不仅是秦国,连圣元十国都微微颤抖。


    传天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诗成传天下。


    听到这句诗,鬼谷子脸色陡变!


    “不好!”


    他作为一代亚圣,自然能分辨出这句诗分量何等之重?


    鬼谷子拥有鬼宿鬼眼,能敏锐察觉到天地间才气的变化。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鬼谷子已然判断出,光是这句,就足以让秦军爆发出全民皆兵、恐怖无比的力量,甚至能力压实力更强的蒙元帝国。


    鬼谷子叹道“兵者,势也。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杜预能调动势,赢!”


    “蒙元帝国,败了。”


    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激励下,秦国/军民一个个双目血红,舍生忘死!


    “马革裹尸!”


    “今天,跟这些蛮夷拼了。”


    “娘,今天不回去吃饭了。”


    “不要怂,就是干!”


    人头雨、腐尸毒的恐惧,早已被抛诸脑后。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什么恐惧战术,面对这些不要命的亡命徒,都毫无办法。


    秦国/军民,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声。


    “上,上啊!”


    “抄家伙,干/他们!”


    “打死一个够本,弄死俩赚一个!”


    “今日,有死无生。”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秦国百姓齐刷刷怒吼着杜预的名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向蒙元帝国的军阵冲杀而去。


    弄玉泪流满面,一跃而起,拿出玉笙,吹奏起杜预这首【白马诗】。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悠扬美妙的笙,配合上弄玉美妙婉转的歌声,竟然引来了一阵阵凤鸣!


    天降异象!


    祥瑞凤凰,降临战场!


    凤舞九天,站在秦军一边!


    秦国/军民百姓,更是热血沸腾。


    “凤凰,是凤凰来了。”


    “弄玉公主,玉笙请来了凤凰?”


    “哈哈,祥瑞都站在我们这边,残暴的蒙元哪能赢?”


    “干/死他们,一个都不留。”


    从咸阳城中,再次涌出大批秦国百姓。这次不是退伍老兵,而是普通百姓,一辈子老实巴交,连战场都没上过的百姓。


    他们也坐不住了,拎着锄头、菜刀,怒吼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狂奔向战场。


    秦国/军民,足有百万之众。


    不光是咸阳,连周围各大郡县、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纷纷拎着锄头,赶来参战。


    他们的人数不等,多的几千上万人,少的几十个人也有,这些百姓也敢上战场,完全是送死,但他们眼神无所畏惧,甚至隐隐有为国捐躯的渴望!


    视死如归。


    人生一逆旅,死亡不过回家而已。


    能为挽救国家而死,重于泰山,机会难得。


    咸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到处都有大批士兵民众,奋不顾身向咸阳原战场涌来。


    哪怕只有一两个,他们也敢冲上来。


    整个秦国,都在怒吼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秦国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沟壑,都在发出这最后的怒吼。


    能征惯战的蒙元铁骑,颤抖、战栗、恐惧。


    他们茫然四顾,彷徨看着四面八方围攻上来的秦人,面色如土。


    他们确实杀人厉害,手法娴熟,他们确实实力强大,足有三十万铁骑,但在秦国亿万百姓的汪洋大海中,他们只是沧海一粟。


    一旦淹没在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这三十万铁骑甚至连一个水花都激不起来,就会泥牛入海一样飞快融化。


    “你们在干什么?还不射箭?快射箭啊!”


    吐谷王子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


    蒙元铁骑如梦方醒,向冲击而来的秦国/军民,激烈狂射出无数箭雨。


    “噗噗噗”


    箭雨入肉,秦军民如麦子般倒下。


    但他们的脸上,却无怨无悔,甚至带着一丝释然和解脱。


    后面的秦军,却面无惧色、迈过前排的尸体,前赴后继,继续向前冲锋。


    他们有杜预白马诗加持,速度飞快,两腿奔驰快于奔马。


    蒙元铁骑只射出三五轮箭雨,杀死上万秦人,就被怒涛般汹涌而来的秦军,冲到了面前!


    接下来···


    场面就失控了。


    秦人们疯狂怪叫着,悍不畏死,一跃而起,从四面八方扑向蒙元铁骑。


    他们用铁锹、锄头,将蒙元人打下马来,一拥而上,用牙咬,用手掐,用拳头砸,任凭蒙元人用锋锐的陌刀劈砍,也不为所动,只求与敌同归于尽。


    蒙元铁骑被一面倒的人潮,纷纷扑倒,甚至无法发挥自己骑射特技,就惨遭团灭。


    惨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这不是战争,而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


    秦军犹数以万计、无穷无尽恶鬼,奋不顾身,狂扑恶战,只求与敌偕亡,不顾惜性命。


    这不是秦军与蒙元军的战争,而是整个秦国与蒙元军的血战到底。


    谋圣凝视战场片刻,转身就走。


    李斯大惊“恩师,您这是去哪?”


    谋圣淡淡道“胜负已分,还有什么可看的?”


    李斯愕然回眸,依旧喊杀震天,血肉横飞的战场“虽然秦人人多,还有杜预诗词加持,但蒙元铁骑征服无数、心狠手辣,胜负尚未可知啊?”


    鬼谷子仰天,凝视虚空,怅然若失“在杜预吟诵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时候,不,比那个更靠前,在蒙元王子没有第一时间杀死杜预,允许杜预吟诗之际,胜负早已注定。不会有任何不同结果。”


    李斯、甘茂心神剧震。


    他们想不到,恩师竟然会对一举子,评价如此之高?


    鬼谷子淡淡瞟杜预一眼,消失在虚空中。


    杜预敏锐感到,空中那股似有似无的庞大压迫力,骤然消失,也松了口气。


    “这老家伙,终于走了啊?”


    “我真担心他还有什么后招。”


    “再来一波,我就吃不住了。”


    杜预能喊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还能诗成传天下,全靠站在文脉汇聚点上,源源不断汲取大秦举国文脉,滋养自身,否则早被吸成人干。


    但他终究成了秦国与蒙元大战,全场定盘的星!


    杜预在,蒙元败,大秦胜!


    在秦国举国之力、爆发洪荒之力下,蒙元铁骑终于扛不住了。


    大批秦人,高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不要命般跳入混乱一片的战团中,用血肉之躯将蒙元骑士扑下马来。


    只要蒙元人掉落下马,等待他的就是无数锄头、铁锹和菜刀。根本不给任何拉弓搭箭、挥舞马刀的机会。


    一个蒙元骑士,哪怕强悍的百夫长、千夫长、射雕亲卫,一旦被扑下马来,也很难活过短短十个呼吸。


    十息之内,必死无疑。


    杜预吟诵完【白马诗】后,亲自与蒙恬和四千左右虎狼骑,在关键时刻如同一把黑色尖刀,深深刺穿了蒙元骑兵的防御线,直奔吐谷王子。


    看到杜预亲自杀来,吐谷王子吓得惊慌失措,转身就跑,带动中军大帐龙旗,也随着移动。


    杜预“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一马当先,马踏联营,冲入蒙元阵中,大砍大杀。


    蒙恬刀剑如霜,紧随其后。


    曾经昔日死敌的虎狼骑,如今变成血战同袍,并肩战斗,跟随杜预大喝冲杀,斩杀蒙元。


    吐谷王子更加惊慌失措,一边破口大骂中行乐情报有误,一边打马狂奔,试图逃离杜预的“魔爪”。


    蒙元帝国,三十万大军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