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品:《杜预

    纳兰珠目光骤然紧缩!


    他如坠冰窖。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纳兰珠的狂傲防线,让他彻底暴露在杜预惊人的才气之下!


    无可抗拒。


    试问,天下谁人敌手?


    面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此千古名句,纵然半圣,又能如何应对?


    “怎么?怎么会?”


    刚刚变成一丈多高的纳兰珠,眼睁睁看着洪水咆哮,冲入船舱,将他的腰吞没。


    船,要沉了!


    哪怕他再怎么作弊,再怎么变大文像,也无济于事。


    他文宫,崩溃。


    积水咆哮着冲入文宫,将他的文像淹没。


    他文宫中各大宫殿,都在洪水中瑟瑟发抖。


    半圣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落得如此田地?


    杜预红颜知己,却各个感动美眸通红。


    林星河无力依靠在朱阁柱上,惟有泪千行,反复吟诵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薛涛紧紧咬着下唇,要将嘴唇咬出血来。


    花/蕊夫人苦笑道“我终于明白,你为何气势汹汹而去,铩羽而归,却一反常态没有半点怨怼。原来,破掉你千古名对的对手,竟然是他?此人才情,简直高地可怕。”


    她雍容华贵、嫣然一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仅凭此句,足以让他名传千古、青史留名。只恨此人不能入仕我蜀国,否则以我蜀国天府之国、物阜民丰,再加上此人/大才,岂会被各国觊觎?”


    薛涛眼睛一亮“您的意思?”


    花/蕊夫人抿嘴笑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此人既然才气冲天,我来说服蜀主,你可去做红/粉说客,将他招揽至我蜀国。至于条件,随便他开!”


    薛涛暗暗咋舌。


    她深知花/蕊夫人在蜀主面前,是何等得宠。蜀主是个爱玩乐的,最宠幸的就是花/蕊夫人,言听计从。


    在蜀国,蜀主说的未必算数,花/蕊夫人金口玉言一开,必然算数。


    薛涛美眸一亮。


    对啊,若能将杜预拉拢到蜀国,则蜀国强盛,自己也有机会。


    “据我所知,杜预在大唐并不受重视。”


    薛涛女校书,才思机敏道“他诗成镇国,也未能获朝廷破格征召,仅仅赐予一个金牌,而未婚妻也被荣国公贾府抢走,可谓郁郁不得志。他多首诗歌,也言为心声,吐露不得志。却有可能将他拉拢到蜀国来。”


    “此事,速办,交给你!”


    花/蕊夫人踌躇满志“你拉拢不来,我亲自去。”


    杜预的诗,犹如这一轮满月,洒满人间,照耀在十国受苦受难的亿兆百姓头上,也照进了他们的心田。


    苦寒边关,大漠瀚海,百万征人,将校士兵,仰头望月。


    长城脚下,运河工地,帝王陵墓,千万民夫,涕泪横流。


    皇家深宫,侯门似海,上万宫女,美丽丫鬟,咬牙吞声。


    后方城镇,年迈父母、年轻离妇、幼儿垂髫,失声痛哭。


    他们都因十国征战、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穷奢极欲,而导致骨肉分离,无法团聚,甚至生死两不知,杳无音讯。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阿妈,阿爸服劳役何时回?”


    “悔教夫婿觅封侯!”


    “杜案首这诗,简直写到我们心坎上啊。”


    十国读书人,都陷入了沉默。


    杜预这首词,究竟是镇国还是传天下,已经没人关心。


    只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人必将青史留名,被千秋万代铭记。


    十国读书人纷纷感慨。


    “杜预此诗,我服了!”


    “杜预能成镇国秀才,名副其实。”


    “此诗,我此生难以企及。”


    “高山仰止,不能望其项背。”


    文渊阁中,司马半圣悠悠赶快“此句,境界不亚于纳兰半圣《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在我看来,又有过之。”


    那个更苍老的声音,徐徐响起,似远似近“此句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我愿推之古今月之绝唱。”


    司马半圣,暗暗咋舌。


    要知道,月乃是人夜晚能看到最大最亮天/体。


    古往今来,月亮都是诗人吟诵的重中之重。


    圣元诗集收录一万多首诗,其中至少有千首,重点或者提到月、月色。


    而这位大人,竟然推杜预这首还没吟诵完的词,为古今月之绝唱!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


    这位老人,在文渊阁中也是德高望重、一言九鼎。杜预能赢得他如此高的评价,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若这评价传到圣元大陆,又该引起如何轰动?


    “此子有圣环,乃是圣前童生、秀才,有封圣潜质。”


    那更苍老的声音颇为不悦,徐徐道“为何会迟迟不得入茹古涵今殿?为何纳兰珠要亲自去刁难他?”


    司马半圣低头道“圣人洞烛万里,此事疑点甚多。我也疑惑的紧。”


    “查一查。”


    那苍老声音之吐出三个字,便不再言语,侧耳倾听。


    司马半圣点点头,转头看向纳兰珠的眼神,充满惋惜。


    亚圣一言,纳兰珠的命运就此决定。


    光凭今晚两首传天下诗,纳兰珠之才,不下于自己。


    可惜,可惜。


    虽有大才,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杜预站在一轮圆月之中,犹如谪仙临世,悠然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国百姓,泣不成声,又纷纷抬起头,仰望一轮明月···


    还有明月中的杜预。


    杜预的言语,对天下所有骨肉分离、劳燕分飞之人,又是莫大的宽慰。因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让大家不要太过悲观,颇有哲理意味。


    十国百姓,擦干眼泪,转悲为喜,纷纷点头。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父母妻儿啊,你们一定要保重啊。”


    “儿啊,你远游在外,也一定要保重。一定要安全回来啊。”


    “夫君,妾身再不求什么荣华富贵,只要你能平安回到我身边,我心愿已足。”


    但杜预却仿佛不满足于嘴上说说,而是送给了天下人一份大礼!


    他站在月亮之中,才气纵横,挥洒笔墨,划出一道大大的圆。


    笔墨如画,在月光中犹如勾勒出一道仙宫!


    十国百姓,读书人,魂魄飘飘渺渺,都被带入了仙宫之中。


    在月宫中,不仅有嫦娥,更有他们分离已久的亲人骨肉!


    杜预挥洒自如,高屋建瓴,却峰回路转,吐露兰芳。推陈出新,又递嬗发展,仙气十足,错综回环,摇曳多姿。词句凌空而起,入处似虚;笔墨波澜层叠,返虚转实。虚实交错,纡徐作结,仿佛一位游仙“归去”,又直舞“人间”、旷达自适,断喝道“千里共婵娟!”


    十国百姓眼中,骤然出现了一副美丽的幻想画卷!


    这画卷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关键是···


    他们期盼已久,杳无音讯,魂牵梦绕的爱人、亲人、骨肉,都在月宫幻境中,满脸微笑、幸福,向他们奔来!


    谁人无父母、妻儿、老小、兄弟、姐妹、儿女、朋友?


    十国,家家户户,心满意足,哭喊震天。


    “爹,娘!”


    “儿啊!”


    “夫君!”


    “娘子!”


    “我的娇儿啊。娘眼睛都哭瞎了,才见你一面。”


    “娘,孩儿不孝。”


    天下人的泪水,犹如月华,星星点点,串串而下,汇聚成无尽才气,骤然上升。


    他们的才气,统统汇聚在杜预身上,又将诗词境界无限升华!


    这不再是一首吟风弄月、卖弄才情、离愁别恨的诗词,而是一首祝福天下每一个离别之人,分离家庭,平安喜乐、幸福安康、国泰民安的千古、万古诗。


    林星河潸然泪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预哥哥,我多么期盼你能如同这月光般,陪伴在我身边,我不要你金榜题名,也不要封妻荫子,封圣成神,只要你这人就够了。”


    一向大大咧咧的红娘,早已耳根红透,转头过去,暗暗骂道“这渣男,真是太可恶了!明明自己常年不在,却总会吟风弄月,写出这种哄人诗文来哄小姐。可恶,偏偏他太会了,这诗句···让女孩便是被他骗,都是心甘情愿。”


    蔡文姬仰天望月,美眸凄迷。


    “听说他有未婚妻,还大闹金陵贾府。”


    “我本意打算忘了他,他却为何要做这首词?”


    “我··忘不掉啊。”


    “罢了,一定是我前世孽缘,欠他的吧。”


    公孙大娘一剑斩去!


    挥剑斩情丝。


    竹海倾倒。


    可惜,抽刀断水水更流。


    竹海易断,情丝缠人。


    “什么狗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公孙大娘气哼哼,连洒在身上的皎洁月光,也仿佛是杜预的手,在爱抚着自己,却无力抵抗···


    哐当。


    剑落地。


    美人垂泣。


    杜预的诗词,剑圣美人根本无力抵抗,唯有沉/沦、沉溺、被俘。


    薛涛和花/蕊夫人,早已并排而坐,相互依靠,娇躯痉挛,香肩一抽一抽,说不出话来。


    她们犹如被人抽了骨头,酥/软成一滩美肉泥,只剩下美眸越来越娇艳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