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作品:《杜预

    大唐,长安。


    人人抓狂、欢呼,奔走相告。


    “什么?大唐秀才,都能跟半圣联诗了?”


    “不愧是杜镇国!”


    “秀才,与半圣····这差了多少文位?”


    “文斗嘛,只讲体面,不分生死的。”


    “半圣见猎心喜,提点后辈,也是有的。”


    “对杜预来说,这是天大机缘啊。”


    一时间,杜预与纳兰珠,文坛半圣与后起之秀在书山学海中联诗,传为佳话、美谈。


    没有人知道,纳兰珠才没有心思去“见猎心喜”,更不会“提点后辈”,他只想去杀人灭口,杀了杜预。


    之所以不用才气神通,因茹古涵今殿不让用。


    古今多少风/流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都是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真相却往往残酷、不堪、丑陋。


    同在明月下,同逢盛唐时;同样的世界,同样的梦想。


    只可惜,两个人的心情,很不美好。


    一个,是远在文渊阁中留守的兰芳大学士。


    他瞠目结舌,身体微微颤/抖。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老师纳兰珠的强大、恐怖。


    身为半圣,当年纳兰珠在下界也是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独霸一方的霸主级存在!


    飞升文渊阁封圣后,他文宫各方面属性只能用扶摇直上、堪称恐怖来形容。


    如此强的逆天的半圣,却在茹古涵今殿中,追杀一个杜预,却如此艰难?


    看大江之上,才气之水已然淹没到恩师的腰间。


    而杜预整好以暇,脚下片水皆无。


    一轮联诗下来,至少从场面上,杜预占优。


    “此子,此子···”


    “这【春江花月夜】,他竟然能抢答下半联?抢夺掉恩师晋亚圣机缘?”


    “他反手就甩出一首【把酒问月】,更与半圣平分秋色?”


    “恩师,竟然落入下风?”


    理想与现实,冲击实在太大。


    半圣入茹古涵今殿,追杀秀才杜预,谁都以为杜预必死无疑。可如今···


    事态却发展到如今尴尬模样?


    比兰芳更难受的,自然是纳兰珠。


    纳兰珠目光死死盯着杜预,如临大敌,神色大变。


    他的文宫,开始进水了!


    虽然只是暂时不利,落入下风,但对心比天高、眼高于顶、不食人间烟火的文渊阁半圣,这已经是奇耻大辱、莫大羞辱!


    江月已经摇落,海上的月亮又冉冉升起。


    只是,前面曾经联诗的两人,如今已然进入白热化。


    “哈哈,哈哈哈~”


    半圣纳兰珠仰天大笑。


    杜预吟风弄月,并没有笑。


    “好,你很好。”纳兰珠停歇笑声,面色严肃,一字一句道“若非你如此优秀,给我极大压力,我也做不出这等传世佳作。”


    杜预突然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仿佛自己被一头庞大的野兽盯上了。


    纳兰珠,半圣,不容轻辱!


    他立在积水中,悠然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预如遭雷噬。


    只是这一句,杜预便感受到铺天盖地的压力,轰然而来。


    “此句?他竟然又作出了这首诗?”


    “难道,他也是穿越的挂逼?文抄公?晋升半圣的?”


    杜预哭笑不得。


    因这首诗,是杜预非常喜欢的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也是写月。


    在这圣元大陆平行时空,并没有张九龄,自然也没有诞生望月怀远。


    但!


    神使鬼差、机缘牵动、天设地造之下,终究诞生了《望月怀远》!


    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千里之外,风、花、雪皆不同,唯有仰望同一轮月亮,以托相思之情。


    光是第一句,文渊阁上就迫不及待的响起了洪钟大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句,传天下!”


    当然,这首诗肯定有资格传天下。


    因无数年后,哪怕流传到现在,这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依旧成为了cctv春晚的主题,可见它打动人心、直击灵魂的力量。


    可这首诗才开头,根本没收尾,就被定为传天下,不能不说,兰芳当值大学士在背后推波助澜、起到何等作用。


    天下,十国,处处流传着半圣这句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好诗,真是绝妙之句。”


    “呜呜呜,我忍不住哭了。”


    “双亲,你二老安好啊?”


    “官人,你好吗?”


    “远方的儿啊,你今安在?”


    杜预被狠狠重击,才气之水倒灌入船,瞬间灌满了杜预这边。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千古绝句。


    它读起来平淡无奇,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万千气象。


    “天涯共此时”,更是浑成自然,有圣人气象!


    圣人出手,便直击要害、置于死地。


    杜预饱受重创,而文渊阁上,兰芳却狠狠一攥拳头,兴奋大叫“这还不弄死你?”


    他身为大学士,什么没见过?


    但眼前的此情此景,却让兰芳血脉贲张。


    他也没想到,要杀一个杜预,这么困难?


    【春江花月夜】,诗成传天下。


    这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头一句就传天下!


    如此强大、传唱千古的诗词,难道还杀不了杜预?


    “恩师,好久没有如此诗兴大发,有如神助!”


    “半圣出手,看你死不死?”


    兰芳志得意满,咬牙狞笑。


    十国之中,盼望杜预败北之人,比比皆是。


    毕竟,谁愿意看到一个秀才能联诗,击败半圣呢?


    半圣再厉害,也是文渊阁的半圣,已然成圣封神,再厉害也不关自己事,反而人人愿意吹捧。


    但杜预区区秀才,却事关自己的尊严体面。


    “哈哈,听到了吧?”


    “好一首气魄宏大、吞吐天地的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是圣人,断不能作出如此诗句。”


    “某秀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有两分薄才,侥幸出名,就不知天高地厚,妄想挑战半圣尊严?”


    “天渊之别,判若云泥。”


    “杜预,走不出来才好。”


    半圣纳兰珠得势不饶人,步步紧逼“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到梦乡觅取佳期。


    月因诗更有诗意,诗因月亦更诗意。


    这首跨越时空、出自纳兰珠之口的【望月怀远】,悠然脱口而出,却飘荡在十国上空。


    十国,无数人为之倾倒。


    “纳兰珠,无愧半圣之名!”


    “这首诗,传天下绰绰有余,只怕留青史也有望。”


    “就凭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认为纳兰之才,在天下半圣中首屈一指!”


    “司马相如,其他半圣,望尘莫及。”


    在兰芳操纵的文渊阁加持下,这首诗自然被奉为圭臬、定为“传天下”之作。


    纳兰珠自己也颇为惋惜,开头第一句,就是封神之气象,可惜高开低走,若非后面三句不给力,自己大有希望凭着这首诗封亚圣。


    即使如此,他也不虚此行,收获巨大。


    因传天下的诗作做多了,同样能封圣。


    只是需要数量多些,要至少十首,才能匹敌一首留青史之作。


    “哈哈哈···”


    纳兰珠极其畅快,胸臆中才气充盈,亚圣之感,油然而生。


    他预感,自己距离突破壁障、晋身亚圣,越来越近,甚至保持这种才气状态,最多半年就能梦想成真。


    当然,要等击败、杀死杜预之后。


    杜预再次被逼到悬崖,命悬一线。


    才气洪水已然将他胸/口吞噬,几乎没顶。


    半圣做传天下千古佳作,威力非同凡响,常人几乎无法想象那排山倒海、铺天盖地、令人窒息的才气,根本无法抵御。


    换成普通秀才,早已道心崩溃、文心崩塌、战意尽失,跪在地上流泪求饶。


    而近在咫尺、当面应对的杜预,再次遭遇灭顶之灾,却依旧安之若素、稳如泰山。


    纳兰珠看地心中带气,满腹怒火。


    自己都占尽优势,石破天惊两首传天下佳作横空出世,杜预还有什么办法能应对?


    “呵呵,你莫非还有什么后招,能扳回局面?”


    纳兰珠恢复了往日的半圣气度,气定神闲,微微笑道。


    他脚下,没有一滴水。


    杜预,再次洪水没顶,文宫岌岌可危。


    杜预突然幽幽叹了口气。


    “逼我。”


    “你为什么要逼我?”


    纳兰珠愕然“···”


    兰芳愕然“···”


    他们一时半刻,弄不清杜预为何要说这个?


    “哈哈哈··”


    兰芳捧腹大笑“此人无计可施,走投无路,失心疯了。”


    纳兰珠也捋须微笑“胡言乱语?我为半圣,自然有权在这茹古涵今殿考验你。”


    “茹古涵今殿拥有古今中外所有知识,森罗万象,无所不包。”


    “你才情越高,考验越难。”


    “相应的,你若能通过终极考验,便可得到读书人最高奖赏。”


    “而我也不能使用任何才气神通,以大欺小,只能以诗词品级、联诗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