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岳阳楼,赛诗!

作品:《杜预

    一帮人是岳麓书院的高才,另一帮人是大唐翰林院的既得利益者,天之骄子,谁能服谁?


    杜预哑然失笑。


    这就谈崩了。


    眼看双方要不欢而散,欧阳正焕淡淡道“此地,乃是岳阳楼吧?”


    玉真公主“自然。”


    欧阳正焕笑了笑“既然大家争执不下,不如用老办法一决,如何?”


    “作诗?”


    玉真公主黛眉一皱。


    欧阳正焕傲然道“这是自然。既然贵国翰林们,不服我岳麓书院读书人,那就双方以岳阳楼或者洞庭湖作诗,谁赢了,谁就有理。也免去口舌之争,伤了和气。”


    玉真公主不答话,似乎别有顾虑。


    “不会吧?”


    宋佳霖怪叫道“跟随公主来的,好歹也是我大唐翰林,都是考上进士前两甲的人,还会怕岳麓书院的毕业生?他们顶多是秀才吧?”


    “你不懂别瞎说。”


    王异摇头“五大书院体系,与普通读书人不同。他们学制很长,视天资而定,直到毕业下山才开始考功名。有人毕生都无法毕业下山,外人很难弄清楚他们的实力究竟如何?”


    “历史上最有名的大三元,一年之内连中举人、进士、翰林的奇人,就是五大书院的弟子。”


    “也就是说,这些看起来只有秀才的读书人,有可能是进士实力?”


    杜预咋舌。


    这情报,太重要了。


    因他即将在书山、学海中碰到这五大书院的高材生。


    若将他们错误认为是秀才,那才是天坑。


    秀才们纷纷不淡定了。


    “这种在书山、学海中岂不是很占便宜?”


    “还有科举考试,这样公平吗?”


    王异冷笑道“人家有举人进士实力,就是不去考,等于平白耽误了时间,有什么不可以?乡下隐居的野叟,也可能是名躁天下的大学士。”


    说话间,上面岳麓书院的人,已经阴阳怪气激将“大唐文采风/流,但不知道如此胆小,堂堂翰林连我等没有功名都不敢应战?”


    “唉,这等翰林院,不去也罢。”


    大唐翰林们,恼羞成怒。


    “大胆!”


    “谁说的?”


    “公主殿下,我等愿意一战。”


    最后,欧阳正焕微笑道“这样吧。玉真公主,若我岳麓书院在这次比试中,输给了大唐士子,说明大唐实力强悍,我可做主将20名士子,送入大唐参加书山之比。”


    “他们在书山成绩,算作大唐的。”


    “但若是我岳麓书院赢了,依旧送20名士子,大唐要在下次科举时开放20名翰林院之位,给我岳麓书院如何?我也不要翰林院修撰了,修编也可,庶吉士也可。”


    杜预心中暗叹。


    岳麓书院真是强势,将大唐稳稳拿捏了。


    他先是迟到,占据心理上的优势,继而狮子大开口,让大唐感受到窒息压力,再退让一步——我只要20个翰林院之位,还不要最敏/感的修撰,只要庶吉士就满意了。你大唐还不答应?


    这比一上来就提出条件,玉真公主答应的可能要大得多。


    问题是,这20个翰林院之位,也是够肉疼啊。


    大唐三年一次科举,一共才产生300个进士。


    一甲3人,二甲97人,三甲200人。


    有资格进翰林院的,就是一甲和二甲。


    这就相当于大唐下次科举,五分之一的二甲以上位置,被岳麓书院提前占了。


    20个岳麓书院弟子,能不用科举,直接获得这些前途远大关键职位。


    大唐进退维谷。


    如是不答应,岳麓书院去帮助东吴,也是大成问题。


    若是答应,又损害了大唐国威,还打击了大唐读书人。


    “哼,欺人太甚!”


    宋佳霖愤怒站起来“大唐学子够苦了,他凭什么再占我名额?”


    “就是,凭什么胁迫我大唐?”牛贺怒道“难道我大唐只凭自己学子,不能在书山学海夺得好成绩?”


    王异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别想了,不能。”


    “为什么?”几个秀才怒道。


    “因为人家五大书院,海内闻名,实力就是强。”


    王异丢出一份数据资料“过去十年,书山学海大比,五大书院遥遥领先,优势比十国学子大得多。走到最前面的百人中,五大书院垄断六成。没有他们的加入,大唐绝对远远落后各国。”


    杜预目光一闪,想起路旁中累累白骨。


    大唐,够苦了。


    在一番争吵中,玉真公主的声音终于传来。


    “本宫,答应了。”


    “公主殿下?”


    连卫琬都震惊了。


    玉真公主,竟然答应了如此离谱的交涉条件?


    要知道,大唐读书人如果输了,那可是要割舍下次科举五分之一的前两甲名额啊。


    玉真公主清脆的声音,也带着一丝疲惫“临来之前,皇兄反复交代,一定要争取岳麓书院的支持。我大唐,这次考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好!”


    欧阳正焕一拍桌子“玉真公主痛快。既然达成一致,那就开始赛诗。”


    他哈哈大笑“今夜,大唐学子与岳麓书院,在这千古名楼岳阳楼一较高下,乃是文坛盛事。何必还要遮遮掩掩?索性放开禁制,让大家都咸与盛会。”


    这岳麓书院山长发话,大唐方面自然照办。


    于是,三楼放开。


    众人可以移步上去,观看这文坛盛会。


    几人急不可耐,一个健步冲了上去。


    作为读书人,事关大唐国体和颜面,事关下次科举的名额,由不得他们不关心。


    王异瞥了一眼杜预。


    杜预却翘起二郎腿,磕着瓜子,凝视着远处的洞庭湖,根本没有动弹的意思。


    “你不上去?”


    王异皱眉。


    杜预摇摇头“关我何事?”


    岳阳楼本就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地,平素也人满为患,今夜很多读书人和百姓都被挡在外面,正在不爽,突然听到楼上通报,说大唐翰林要与岳麓书院比拼赛诗,甚至押注了下次科举大唐20个翰林之位,顿时群情激奋。


    不少人,冲上了三楼,争先恐后要目睹这次赛诗盛况,给大唐助威。


    这把,高端局。


    其中,不乏进士、举人、秀才等大唐读书人。


    人人都懂得,输了的恶果何等严重。


    大唐少了五分之一新科翰林之位,千军万马独木桥会更窄,读书人会更卷,科举会更残酷。


    这更是羞辱。


    堂堂大唐,培养不出足够优秀的人才,需要割让翰林位置,让给岳麓书院弟子。


    王异都忍不住了,走上三楼。


    她首先看到的,是泾渭分明的阵营。


    三楼东侧,是玉真公主,环绕着几十个翰林和官员。


    西侧,是欧阳正焕,带着几十个岳麓书院的教授和学生。


    而双方中间,却是诗板!


    王异还是第一次来到岳阳楼最高层。


    她这才发现,岳阳楼最高层挑高极高,竟有几十丈之高。


    此地兴建时,必然使用文气神通,进行内部改造,才别有洞天。


    而这几十丈高的顶层,大大小小、密密麻麻,都是题诗板!


    岳阳楼乃是天下名楼,南来北往的迁客骚人,都要在这里题诗作赋,而此地最多的自然是题诗板。


    每一块题诗板,都高高吊起来。


    但令人诧异的,是题诗板之上,却没有吊绳,而是···


    悬浮在空中。


    这就是才气!


    才气,足以支撑诗板,凭空吊起,岿然屹立。


    才气越高,诗板越高。


    李白曾叹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意思就是崔颢的诗,比自己高明,所以自动占据了上位。


    而岳阳楼上,也是如此。


    才情越高,写的越好,诗板越高越大。


    此地文气规则,乃是文渊阁所定,众目睽睽之下无人能造假。


    而此时,大唐与岳麓书院,就要以岳阳楼的诗板,作为一决胜负的标准。


    “公主,那就开始吧。”


    欧阳正焕微笑。


    玉真公主颔首“远来是客,书院先请。”


    欧阳正焕一瞥。


    岳麓书院阵中,走出一位眼睛很大、贼拉亮的士子,盎然道“惭愧。拙作【登岳阳楼】。”


    他踱一步,仰头对公主微笑“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才气动。


    诗板形成,快速提升。


    一指外面“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诗词出乡,诗板升到高处。


    再走一步“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诗成达县,诗板加速飞升。


    最后一气呵成“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诗成,诗板停在了接近鸣州高度!


    光是这一首开场诗句,已经超过了历代9成多岳阳楼诗句!


    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诗板,比他高大。


    众人,勃然色变。


    因这人的诗句,真的做的极好。


    玉真公主情不自禁,微微颔首赞许道“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这两句真是妙绝,本宫也非常喜欢。”


    “多谢公主殿下赏识。”


    那大眼睛青年眼睛更亮“在下隋强,铜陵人。”


    隋强得意挑衅了一眼大唐学子,退了下去。


    杜预闭目养神,嘴角微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