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着名景区

作品:《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你那点儿出息!”李世民继续恨铁不成钢。


    不过,李复这个样子,他也快习惯了。


    有这位泾阳王在意的事情的时候,他能比谁都勤快。


    但是其余他不在意的东西,懒的脖子上挂个饼都能饿死的主。


    “那咋啦?”李复双手一摊:“我是我们家独苗,守着下一个独苗顺利降生,这不就是我的任务吗?而且,太上皇也说了,这是最重要的任务。”


    “什么下一个独苗,你要是有心思想要光耀门楣,那你们两口子多生两个,你纳妾,也行。”


    李复一听这个,瞪大了双眼。


    “少来,别说我媳妇儿现在怀着孕,就算是平常,我也不会考虑纳妾的。”李复认真说道:“我就算是要养孩子,我媳妇儿能给我生,她乐意生几个生几个。”


    “反正我又不是等不到将来儿女成亲,有俩儿子,将来儿子成亲以后,各自再生俩,不就完事儿了吗。”


    虽然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可是,他们老李家,是真的皇族。


    “再说了,百年之内,我能管得着,能为家里谋算的了,百年之后,我都黄土一堆了,身后事,管不了这么久,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反正一千几百年以后,大家的坟圈子都是着名景区。


    “你这人真是.......”李世民无语至极。


    殿内动静平息了下来。


    李承乾这才让内侍推开殿门。


    信步走进殿中。


    “儿臣拜见父亲。”李承乾拱手行礼。


    “王叔。”李承乾看向李复。


    “太子殿下。”李复拱了拱手。


    李世民见自家大儿子来了,也就绝口不提刚才的事了。


    “王德,尚食局传膳。”


    “是。”王德应声。


    内侍们将桌案抬到了殿中,很快尚食局的人提着食盒来到这里,鱼贯而入,陆续将准备好的饭菜摆放在了桌案上。


    即便是吃饭,也并非的只是张嘴吃饭。


    “昨天来的长安?”李世民问道。


    李复点头。


    “昨天下午回来的,路不是很好走,到了长安,天都要黑了。”


    “前几天下雪,化了雪,即便是官道,走的人多,也不好走。”


    “这不今天上午的时候,就赶紧进宫来了。”


    “明天大朝会,你得参加,一年就这么一天,不要犯懒。”李世民叮嘱着:“等大朝会结束,十五之前你回庄子上,到时候,我还要带上几个人去你庄子上走一趟。”


    一边坐着的李承乾听到这话,眼神微微一亮。


    “臣弟何其有幸啊,还劳烦二哥亲自跑一趟。”李复笑了笑。


    “带着人,去你那宅子里,吃顿饭,凑到一起,也算是过年,在宫中,即便是宴请他们,也是拘谨地坐在一块,无趣的很,你庄子上的宅子里就不一样了,都能放松,聊天敞开了聊,我也喜欢这样。”李世民笑道。


    为了这样,就算是来回两天,也在所不惜。


    为什么说是两天,头天去了,吃饭喝酒,难免喝多,在那边宅子里住上一宿,第二天酒醒了才回来。


    这还是头回在他新宅子里过年呢。


    李复一家也是头一回。


    “那臣弟就等候二哥带着人去家里过年。”李复微微一笑。


    “转过年去,承乾也要加冠了。”李世民感慨着。


    “啥?”李复筷子都停住了。


    “过了年,承乾也才十三岁吧?”


    十三岁加冠?


    那自己二十岁加冠,算什么?


    算守礼吗?


    “恩,十三岁了,不过,承乾是太子,要入朝参政,所以,加冠的时间,就提前了。”李世民笑道:“定的明年二月份。”


    “二月份,正好是春耕的时候,不错。”李复点头。


    “春耕?”这回轮到李世民再想事情了。


    “那不妥,要避开,不能耽误了农时。”李世民说道:“我再找钦天监和礼部还有宗正寺的人商议商议,把这件事往后推一推吧。”


    原本李世民是想着一转过年来,出了正月,就给自己的儿子行加冠礼来着。


    太子加冠,宫中声势必然浩大,还要晓谕四海,告知大唐所有官员子民,太子加冠理政了。


    流程之繁琐,声势之浩大,比当年李复加冠更甚。


    李复,回老李家,也才只是个郡王加冠。


    “只是商议,还没有决定下来,诏书也没有下发下去。”李世民解释:“所以,还能有更改的余地。”


    “承乾,你的意思呢?”李复看向李承乾。


    “我都行,听阿耶的安排。”李承乾应声:“反正都是明年,早一点晚一点,没有什么影响,该参政还是要参政,加冠,也只是更加名正言顺而已,我,不缺这个。”


    如今李承乾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东宫名师众多,朝臣的奏折,也有一部分要送往东宫的。


    百官百僚,都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还不稳?


    明年加冠,锦上添花罢了。


    “算了,说说今天上午的事情吧,今年一整年,唐俭和御史台的几个御史,一直都在弹劾李靖。”李世民说道:“到了年底呢,这件事又被提起来了,我是压了许久,我看呐,今年过年前要是不将这件事解决,早晚成一个心病。”


    “对了,还有你老丈人的事儿呢。”李世民看着李复笑道。


    “莒国公怨气还是这么大呢。”李复无奈一笑。


    唐俭骂李靖,那是得骂一辈子,顺带着骂两句自己的老丈人。


    谁让老丈人也参与进去了呢?


    但是朝中御史台的人,是不是就过分了。


    逮着这件事不放了,是出于为唐俭说话呢?还是表现自己敢说话呢?


    都这样了,御史瞎掺和什么,让唐俭自己骂两句去吧,他自己骂,也不成声势。


    御史台的人跟着一起掺和,李世民就不得不处理了。


    多烦人。


    读这么多书,还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更别说李世民也是自己带兵打仗的人,更明白这个道理。


    心里跟明镜似的,还要几次三番听御史台的言论,显得御史台的人死板又不机密。


    “只是他一人说,可以安抚,御史台,他们在这件事上,话太多了。”李承乾淡然说道。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