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举报被抓

作品:《池砚舟王昱临

    置身圣母帡幪教堂庭院之中。


    穹隆顶端银色十字架上落有积雪。


    掌院祭祀诵经之音隐隐传来。


    池砚舟见郑可安在侧耳倾听,他解释说道:“教堂圣所覆盖在窑拱式的天花板之下,由于上面镶嵌着36块陶质反响板,因此在内发出的声音可以折射到整个教堂的每一个角落。”


    “这超出了建筑学的范围。”


    “建筑学应当是广义的。”


    “你是哪所学校的学生?”郑可安觉得面前之人年纪并不大,可学识很深厚。


    池砚舟笑的坦然:“没能有幸在校园进行学习。”


    “可惜。”


    “顺其自然。”


    “看来你对《福音经》也有研究?”


    《福音经》池砚舟看过两页,倪凤岐当时带回来的,现在聊肯定是聊不下去。


    池砚舟带路朝着教堂左侧走去,中途说道:“与其研究这些,我更喜欢探寻建筑背后的故事。”


    “建筑背后的故事?”郑可安将画纸、画笔收入背包中,跟随在池砚舟身后充满好奇。


    “看到眼前这些墓地了吗?”


    “嗯。”郑可安此前也知道教堂左侧是一片墓园。


    “坟地最初是1897年由中东铁路当局设置,埋葬中东铁路第一次勘察队的工程师斯渥尼金,铁路建筑局显赫人物谢尔科夫公爵的家属及其他文职人员,和俄国护路队镇压义和团起义以及日俄战争时毙亡的将士。


    最早只是建立了木结构的小祈祷所,但由于四时八节谒陵祈祷者日众,慢慢扩建演变成为今日教堂规模。”


    郑可安问道:“这个故事你想表达什么?”


    “这座教堂是为守护建造中东铁路、镇压义和团和日俄战争时期的亡灵,它虽然是教堂建筑艺术上的一颗明珠,同时却也是沙俄侵华的见证。”池砚舟终于将这个观点抛出。


    聊建筑风格拉近关系。


    聊建筑背后的故事表明立场。


    想探寻郑可安隐藏起来有关照片的秘密,获取信任是第一步。


    用昔日沙俄暗喻当今日本!


    池砚舟将自己包装成心有大志的进步青年。


    这不可避免使得郑可安心中生疑,如今时局之下谁会和刚见面之人,聊这些容易带来杀身之祸的话。


    “我听不懂你说的话。”郑可安已经失去继续闲聊下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