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诸葛亮出人意料,司马懿风雨飘摇

作品:《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刘备的激动当然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这个时代,粮食的产出是完全只靠土地的。  想要支撑战争,粮食更是必不可少的物资。  土地能够多种植一季,对于整个蜀汉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  巴蜀之地,一年只能种植两季。  如今竟然出现了能种植三季的地区,若是能占领并加以开发,蜀汉的国力必然急剧增长!  赵云忙道:  “而且臣等还发现,当地的稻种比咱们的稻种更加高产,似乎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  高产?  听到这里,刘备越发激动了,忙道:  “子龙,你应该有把稻种带回来吧?”  赵云笑道:  “这是自然,这一次臣带回了一百斤的种子。”  刘备放声大笑,心情愉悦无比。  “好好好,丞相啊,立刻让人安排一下,明春第一时间给种上,孤已经迫不及待了。”  黄忠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又笑呵呵地说了一句。  “大王,老夫还在那个地方发现了许多甜食,其中有一种名唤甘蔗之物,汁水入口极为香甜,和蜜饯相比也不逊色。”  听到黄忠的话之后,在场的蜀国君臣顿时全部动容。  “堪比蜜饯的甜食?”  “好,实在是太好了!”  众人眉飞色舞,心花怒放。  以喜悦的心情而论,更胜刚才听到有三季稻之语。  巴蜀饮食,一直以来就和关中、中原地区大为不同。  根据史书记载,曹丕在位时,就曾经和臣子们说过:  “孤听说巴蜀之地,喜好口味清淡,佐以甜食为调料。”  故而,糖对于此时的蜀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至于辣椒,那是在明朝才传入华夏,直至清朝中期才盛行于巴蜀。  在这个时代,不仅是华夏,整个亚欧大陆都没有辣椒这种辣味调味品,至于辛辣料调味品,非贵族不能享受。  刘备心花怒放,拍着赵云和黄忠的肩膀。  “两位爱卿,还不快快把你们征服的那处地方拿出来给孤看看!”  赵云立刻就拿出了一幅地图,指指点点。  “大王请看,就是此地。对了,根据当地土人的说法,若是再往南边数百里,还能见到大海呢!”  刘备仔细盯着这幅地图。  诸葛亮和关羽从一旁探过头来。  张飞最是心急,干脆走到了刘备身后,伸头张望。  随后,四人同时长出一口气。  “原来是这里!”  “确实应该是这里。”  “没错,就应该是此地!”  听着四人的感慨,赵云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地开口道:  “大王,丞相,莫非你们知道这个地方?”  刘备哈哈一笑,对着赵云道:  “当然知道,你们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孤在视频里可是看到了在这个地方的四次战争呢。”  诸葛亮羽扇轻摇,笑道:  “黄老将军和子龙这一次能征服缅甸北部,真是大汉的意外之喜啊。”  黄忠赵云的南征,正是翻越了西南大山,穿越了缅甸北部,抵达了缅甸中部的平原!  刘备脸上的笑意越发明显。  “从地图来看,黄老将军和子龙选择修建的这座城池,应该就是清朝时的缅甸国都阿瓦城附近!”  关羽抚须而笑:  “之前看视频的时候,臣弟就觉得这阿瓦城是一处地理位置绝佳之地,黄老将军和子龙在此建城镇守,足见你二人目光确实独到。”  刘备呼出一口气,点了点地图上阿瓦城的位置,缓缓道:  “丞相,诸位卿家。孤觉得,这缅甸平原,应该作为大汉接下来全力发展之地!”  诸葛亮沉吟片刻,开口道:  “唯一的麻烦就是,此地和蜀地相隔千里,高山众多,交通实在是过于不变了。”  西南群山的险峻,在这种时代几乎相当于是地理性的隔绝。  刘备嗯了一声,沉声道:  “所以必须要派出得力人手镇守此地,对当地的百姓进行教化。”  “即便将来大汉当真在国内争霸之中不敌曹魏和孙吴,咱们也有一条退路!”https:/  刘备的这句话无疑说到了在场之人的心中。  狡兔三窟的道理,谁都懂。  在看完盘点视频之中西晋灭亡蜀国和吴国之后,众人的危机意识就已经提升到了极高的地步。  故而,没有任何人反对刘备的这个提议。  刘备看向诸葛亮,道:  “丞相,你觉得谁最合适前往此地,为大汉镇守和教化当地子民呢?”  诸葛亮羽扇轻摇,胸有成竹地开口道:  “缅甸和大汉毕竟交通不便,若是派人此地镇守之人有异心,非常容易就会造反割据,不得不防。”  刘备连连点头,表示很有道理。  诸葛亮继续道:  “故而,要选一个对大汉绝对忠心之人,那么自然是以刘姓为佳。”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都没有表示反对。  诸葛亮等了一下,继续开口道:  “而且此人必须要得到大王的足够信任,能授予他临危专断之权。因为一旦缅甸生乱,事急从权时是来不及请示的,只能事后禀报。”  刘备闻言,心中微微一跳。  临危专断之权?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真授予这个权力,那和割据一方又有什么区别?  谁能保证,此人割据一方后不生出异心,自成一国?  在场的蜀汉群臣听完诸葛亮这一番分析之后,也都陷入沉默。  这个人选,看起来很不好选啊。  刘备吐出一口气,看向诸葛亮。  “丞相,你似乎已经有了人选。”  诸葛亮羽扇摆动几下,微笑道:  “整个大汉国中,只有一个人符合这个条件。”  刘备追问道:  “谁?”  诸葛亮的笑容越发明晰:  “自然就是王太子刘禅殿下!”  诸葛亮话音落下,大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讶之声。  接着,众人目光齐齐转向了一旁的蜀汉王太子刘禅。  刘禅年轻的脸庞上,满是惊愕的表情,下意识地想要开口推辞。  “丞相说笑了,我哪里有这个能力?还请父王另选贤能吧。”  刘备看着刘禅,若有所思。  关羽摸着美髯,半晌不语。  倒是张飞性子比较急躁,大声道:  “丞相说得对,让太子去镇守缅甸便是最佳人选!”关羽长出一口气,道:  “王兄,臣弟也觉得丞相这个意见很好。”  “嗯,臣弟可以派关平追随太子殿下一同前往缅甸。”  诸葛亮微笑道:  “黄老将军毕竟年迈,若是长久在缅甸那种湿热之地,恐怕对身体不好。”  “况且大汉还需要黄老将军在中原战场冲锋陷阵。”  “故而臣以为,以子龙为缅甸将军,关平为缅甸副将军,辅佐王太子坐镇治理,乃是上策。”  “对了,臣的丞相府中有两人名唤蒋琬、费祎,颇为贤能,和太子也算熟稔,可以一同追随太子入缅甸。”  刘备听完这三名蜀汉最重要的大臣表态,显然也下定了决心,将目光投向刘禅。  “阿斗,你意如何?”  刘禅左看看,右看看。  他先看向的第一个人并非诸葛亮,而是赵云。  赵云正色道:  “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只要一息尚存,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危急殿下的安危!”  刘禅犹豫片刻,站了起来,对着刘备行礼:  “若父王不弃,儿臣愿意南下入缅!”  刘备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你且做些准备,等金幕评分结束之后,你就和子龙一起出发吧!”  朝议之后,众人散去,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  刘备看向诸葛亮,表情凝重:  “孔明先生,你和孤说实话,阿斗他真的行吗?”  诸葛亮哑然失笑,反问了一句。  “太子是大王之子,难道不该是知子莫若父吗?”  没等刘备回答,诸葛亮就自顾自地给出了刘备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  “大王可知,太子殿下有一个常人难及的优点?”  刘备呃了一声,道:  “常人难及的优点?孤还真想不出来。”  在之前的司马衷盘点视频之中,刘禅基本没有什么镜头,就是几句话的字幕介绍,然后蜀国就灭亡了。  但刘禅既然是蜀国的亡国之君,刘备自然不会对这个儿子有多大的信心。  诸葛亮笑吟吟地开口:  “太子殿下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臣相信,只要大王能在事先安排好对缅甸的治理政策,太子殿下一定会不打任何折扣,不做任何更改,将这些政策在大汉征服的缅甸土地之中贯彻实行下去的。”  “太子并非开拓之君,但若以守成而论,堪称完美之人。”  “纵然秦始皇、汉武帝在世,守成之道恐怕也难及太子!”  刘备心神震动,不敢置信地看着诸葛亮。  “丞相,你不是在和孤开玩笑吧?”  诸葛亮放下羽扇,正色道:  “君前奏对,岂能儿戏?”  “若大王不信,且静观后效便是。”  西晋世界。  司马懿坐在皇位上,陷入沉思。  在他面前,被册立为西晋皇太子不久的司马师以及二儿子司马昭,垂手而立。  良久后,司马懿缓缓开口:  “你们说,朕的南征之路,怎么就没有历史上的那么顺利呢?”  不久前,司马懿兵分两路,南下平吴。  原本以为是一场秋风扫落叶之战,不曾想,晋军在长江北岸就屡次受挫。  两年半的大战下来,晋军竟然只占领了吴国长江以北的八座城池,自身的损失却超过了四万人。  面对着司马懿的疑惑,两个儿子心情也是颇为苦涩。  这个剧本,总感觉哪里不对!  司马师干咳一声,道:  “父皇,儿臣觉得,关键还是那些曹魏余孽!”  司马昭点头道:  “是啊是啊,每次咱们前线一出动,后方就有许多曹魏余孽作乱。”  “就连那火枪和火炮的制造技术,竟然都被曹魏余孽窃取,传给了东吴!”  听完这两个儿子的话,司马懿越发头疼了,怒气冲冲地拍了一下龙椅扶手。  “这些该死的世家,看了一个莫须有的视频,就和朕离心离德,实在是该死啊。”  “朕还是心慈手软了一些,早该把他们全部斩草除根才对!”  司马师和司马昭默然不语。  想要铲除世家,谈何容易?  如今的世家和东汉的士族,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东汉士族不过是把持了官位,但西晋的世家那可真是有武装的!  西晋内部为了铲除世家,已经爆发了大小数十次的内乱。  科举制度的推行在西晋也是举步维艰,导致司马懿铲除了一部分世家之后发现,朝廷竟然缺少足够的官员来维持对地方上的统治!  随着铲除世家的一步步进行,大量根据地在边疆的世家纷纷选择和吴国,或者是匈奴、鲜卑、羌人进行合作。  火枪和火炮的制造技术,原本该是绝密,却也因为这些世家的叛乱弄得举世皆知。  缺少了武器上的绝对优势,让西晋司马氏皇族的境地越发困难。  世家被杀了一批又一批,但总是好像春天的野草一般,不断地有新的世家出现,继续和朝廷敌对。  司马懿默然良久,叹息一声。  “看来,还不到时候啊。”  “这样吧,等过两日,朕会发布旨意,暂缓科举的举办。”  司马师和司马昭闻言不由大惊失色,道:  “父皇,这怎么行?”  暂缓举办科举,基本就等于是西晋朝廷放弃了消灭世家的尝试,要和世家握手言和。  司马昭急声道:  “父皇,咱们和世家现在是不死不休,绝对不能在这种时候放弃啊。”  司马懿勃然大怒,白色胡须被吹得飘了起来,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御案上。  “你以为朕愿意求和?形势如此,不得不为!”  “若是你能有本事把天下世家全杀了,把吴国给灭了,朕难道不会支持你?”  “来,告诉朕你能做到,朕立刻给你发兵!”  司马昭被骂得低下头去,脸色阵青阵白。  虽然很想夸口,但司马昭心中非常清楚,他做不到。  瞎吹牛不要紧,但若是因此而葬送了大晋江山社稷,司马昭是无法接受的。  看过盘点视频的司马昭内心非常清楚,自己将来可是会成为西晋皇帝的!  一时间,大殿之中只能听到司马懿沉重的喘息声。  良久,司马懿疲惫地挥了挥手。  “就这么办吧。”  “世家……便再纵容他们一段时间。”  “等朕集中全国之力灭了吴国,彻底平定了整个天下,再和这些该死的世家好好地算一算账。”片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脸色沉重地离开了大殿。  司马昭叹了一口气,道:  “皇兄,看金幕之中那些弹幕,别的王朝都在开疆拓土,改革内政。”  “怎么咱们连一统天下都做不到了?”  司马师哑然半晌,拍了拍司马昭的肩膀。  “事在人为,咱们继续努力便是。”  两人在大殿门口分道扬镳,一个回东宫,一个回王府。  坐在回东宫的马车上,司马师揉了揉太阳穴,轻声自语。  “洛水之誓……当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吗?”  这位西晋皇太子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忧愁和疲惫。  很快马车驶入东宫之中,一名女子迎上前来。  “殿下,您终于回来了。”  司马师的目光第一时间投向女子的肚腹,那里已经微微隆起。  司马师忙拉住女子的手,责怪道:  “爱妃,你有了身孕,怎么还出来?”  “快,随我进去,可不能动了胎气!”  另外一边,司马昭也回到了王府之中。  他心情不好,正准备叫儿子过来打一顿,突然家臣贾充快步走了过来。  “不好了大王,刚刚从东宫得到了一个消息,太子妃有身孕了!”  “什么?”司马昭愣了一下,笑容消失得干干净净。  定了定神,司马昭缓缓开口:  “无妨,未必就是男孩。”  贾充深吸一口气,轻声道:  “若真是男孩,那大王可就得从长计议了!”  司马昭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不会的,视频之中都说了,皇兄一辈子都没有亲生的儿子……”  说着,司马昭不自觉地握紧拳头,表情有些扭曲。  “绝对不会是儿子!”  大隋世界,隋文帝坐在龙椅上,表情悠闲,听着面前宇文述的汇报。  “陛下,大隋水师已经彻底平定倭地三岛了。”  “至于那北海道岛上的虾夷人,也正在征讨之中。”  “北方的库页岛,大隋也建立了一个前进基地,那岛上人烟稀少,想来征服也是易如反掌。”  隋文帝嗯了一声,缓缓点头。  “很好,对了老宇文,你之前似乎和朕说过,这倭人是很听话的?”  宇文述点头道:  “正是如此,陛下。这倭人有一种特性,尚未征服之前,他们能和大隋以死相搏,从不惜命。”  “但只要大隋击败他们,令他们臣服之后,他们同样也会尽心竭力地完成咱们的所有命令,是真正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太子杨勇在一旁听着宇文述的话之后,不由笑了起来。  “这话怎么听着好像是王宫之中驯养的那些忠犬呢?”  宇文述一拍大腿,笑道:  “太子殿下说得还真没错,这倭人的性格,的确是和那些犬只一般,真真是奇哉怪也。”  隋文帝呵呵一笑,摆手道:  “工部天天和朕诉苦,说什么制造火药的工厂和矿山之中极度缺人,都找不到人手来干这些危险的活计。”  “这样吧,就让一批倭人奴隶去做这个事情,免得总有人说朕制造火药和挖矿过于危险,让大隋子民死亡不断。”  顿了顿,隋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一名风尘仆仆的大隋将军。  “老薛啊,你这一次出征吐蕃,战果如何?”  薛世雄,大隋名将,17岁便曾经跟随周武帝宇文邕灭亡北齐,戎马半生,见证了大隋的建立、统一直到如今的全盛。  听到隋文帝的询问后,薛世雄呵呵一笑,摸着花白胡须,颇为得意地开口。  “不瞒陛下说,之前那吐蕃难以攻克,主要还是在于荒无人烟的地理条件,还有那无所不在的瘴气!”  “好在有金幕的提醒,让咱们明白了高原上的不是瘴气,而是什么高原反应。”  “臣在吐谷浑一带操练了三个月兵马,果然就习惯了那什么高原反应,接着一路征讨,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薛世雄麾下的兵马并不多,总共也就两万骑兵。  他就带着这两万骑兵,一路横扫了尚未统一的吐蕃诸部。  凭借着强悍的火枪火炮,没有团结起来的吐蕃人压根就不是薛世雄的对手,被他多次以少胜多,杀得尸横遍野。  说着,薛世雄也感慨道:  “臣现在算是明白了,这热兵器和咱们之前的冷兵器完全不是一回事。”  “冷兵器时代,个人武力为尊。但到了这热兵器时代,嘿嘿,就算是吕布和楚霸王项羽再世,也是被人乱枪打死的命!”  隋文帝表情认真地听着薛世雄的汇报,片刻后缓缓点头。  “是啊,个人武力的时代,怕是永远地过去了。”  顿了顿,隋文帝对丞相高熲开口道:  “老高,今后六部每年的预算,工部提到次席!”  至于预算首席的,不用说当然是兵部!  高熲迟疑片刻,开口道:  “陛下,咱们马上就能兑换那本《工业革命》了。”  言下之意,技术进步只需要靠金幕就行,何必在工部这边多加金钱?  隋文帝摇了摇头,淡淡道:  “这话不对。”  “就算是兑换了《工业革命》,那也不代表着大隋就能立刻吃透里面的所有技术,还得靠工部的匠人们去做这件事情。”  “工部的人才越多,大隋才能越快地弄明白里面的知识,制作出里面的各种新式设备。”  “更何况,朕看完这乾隆皇帝的盘点视频,深知科技发展的必要性。”  “就算不靠金幕,大隋也应该有能自主研究和发展科技的力量,这才是大隋真正的底气!”  高熲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躬身道:  “陛下英明,是老臣无知了。”  “老臣这就去安排,将工部的匠人匠师培训列入最高优先级!”  安排完这一切之后,隋文帝的表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看着面前那张崭新的大隋疆域图,头发花白的老皇帝心生期待。  这一次的评分,大隋想来是肯定能进步的了。  能否位列前三?  或许,也不是没有希望!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表情凝重。  “完了,这一次朕的大唐该不会是垫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