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你真是个好人

作品:《大自然没有坏天气

    门锁落下,顾青舟将头轻轻抵靠在门背,伸手关了灯。想这样静静呆一会。


    以前失眠到辗转反侧时,她也喜欢这样,透过窗户,看向外面的月光。


    用打火机在黑夜中点过几根烟,放在两指之间,看它们静静燃尽,却一口不抽。到最后她也没染上抽烟的习惯。


    有时抖完烟灰,就会直接将烟掐灭。


    抖烟灰这个动作,对于抽烟的人来说是顺其自然,对于不抽烟的人来说却十分别扭。不管是用弯曲的食指碰烟的向上一面,还是用食指与大拇指向下弹,都像是睡梦中的突然抽搐,会让人惊醒。


    其实,烟灰不抖也会自然掉落。而且自然落下的烟灰已经燃烧殆尽,落下时温度会迅速降低,不会烫到任何东西。


    就如今天一样,就算没有秦诗诗也会有别的什么契机,让她看清这件事。


    其实他对所有人都一样好,只是你比较孤独而已。


    灯被重新点亮,她拔掉手机的充电器,点开顾青柠的微信。聊天时间停留在两天前,顾青柠说她元旦后要来观看一场时装发布秀,有时间与她见一面,提出想请陆则谦吃顿饭,表达一下他对她的照顾。


    她当时没有想好,回了一句周旋的话。


    青柠:时间确认了吗?


    就在此刻,对话框实时多出一条消息。


    Zhou:问了,他没有时间。


    她直接了当地拒绝了。原谅她,做一次不礼貌的人,让大家的关系更纯粹些。


    顾青柠是她的堂姐,她大伯的女儿,也是她在顾家最喜欢的人。她一直把她当做榜样,可以说是既尊重又崇拜。


    顾青柠的妈妈在她10岁时因为车祸去世了,爸爸在次年取了后妈,后妈生了一个儿子,小儿子很受宠,性格有点嚣张跋扈,她不常在顾家,也能感受到那种压迫。


    或许有一种同是局外人的惺惺相惜,她总是特别信任她。


    顾青柠自己争气,大学时就开始在各种大公司实习刷经验,在国外边读研边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时尚品牌还兼职了杂志主编,


    餐厅是顾青舟选的,一个价格适中的西餐厅。她提前半小时就到了,这家有限量特色菜,害怕晚了就定不到了。


    顾青柠的行程很忙,吃完饭以后就要立即去机场,这家餐厅离机场不算远,道路也通畅。


    顾青柠穿着大衣长靴,跟个时尚博主一样出现在了餐厅门口,很难让人不注意到她。她把头发扎了起来,两条直线形的耳坠在脸颊两侧轻轻摇曳,整个人明朗温和了许多,只是身段上还是显露出了成功人士的气场。


    一起进来的还有赵晴,是顾青柠的好朋友,乔语的表姐。


    顾青柠一双桃花眼上下打量她:“精神不错,伙食应该也不错,”青舟听着她调侃自己胖了,直接翻了个白眼。


    天天薯条汉堡能不胖吗?


    对于姐姐的问话,她做到了有问必答,包括陆则谦。


    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


    电梯门推开,陆则谦倚在门口,一双眼睛有几分严肃地盯着他。他就这样站着,什么也不说,气氛就已经开始微妙。


    “找我吗?”她用极度平静的语气问道。


    “肖正......让我问你,后天要不要一起出去玩。”他说完有些心虚地喝了一口手中的水。


    顾青舟抿了抿嘴,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抱歉道:“不好意思,这次我可能去不了了,有两个同学回了国,事情得大家分担着做,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她看出他的为难,却不想让他更为难。


    “好,最近都在忙这个吗?”


    顾青舟点点头,将手上打包的餐盒递给他,“和朋友出去吃了饭,她说这个很好吃,给你带了点。”


    “谢谢。”陆则谦伸手接过,低声说道。


    “不客气。”她点头致意,回了自己的房间。


    ——


    自从内心退了一步,她与陆则谦再也没有了故事。或者说那些稀松平常的事不再被赋予任何意义,回归了日常的本质。


    其实他们一直都是这样相处的。


    她居然有些庆幸自己慢热的性格,让那些暗流涌动的底,终究没有上风平浪静的面。


    开学以后,关于陆则谦的活动她参加过一场,在肖正的朋友圈看到的公开课预告。


    她拿着导航在UCL校园里转了好几圈,终于赶上了这堂课的最末。《中国古建筑的演化进程》,宏观的东西一向是最难讲的。


    她记得国内古建筑研究泰斗级人物周有光教授是他本科的老师。


    建筑史的变迁就是历史的变迁,里面不仅体现了人居环境的改变,更是体现了中国历史观念和社会体制的改变,这一点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理解起来都是很有难度的。


    比如街道分布,中国的历史城市几乎都是以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来布局,方位上特别便于掌握。而西方的街道是以街区划分,街道往往很不规则,曲折而方向不定,无论走多少次都不太能找到规律。


    再比如中国建筑讲究“群”的概念,除了单体造型以外,更注重单体与群体的关系,甚至会为了整体的空间感,而牺牲单体的多样性。


    他的声音在低沉中透着一股冷冽,面色沉静,没有狂妄更没有过分自谦。他没有过多的肢体动作,作为引导者和叙述者,一点也不喧宾夺主。


    她其实对建筑不太懂,但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到他想表达的意思。


    “建筑是砖、瓦、灰、沙、石材料的组合,是拥有色彩、光影、纹理、质感的艺术,更是囊括悲欢离合的人文。中国人对建筑的形容,有‘金碧辉煌’也有‘青瓦白墙’,有‘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中国人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探讨自我与自性的关系。”


    在他说完这段结束语后,青舟将它翻译成了中文,记录在自己的备忘录中,这是她感性的理解,她会永远记得。


    在一个明朗的清晨,二十来岁的她,遇到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人。


    Zhou:恭喜!很精彩的公开课。


    出门时意外撞见了肖正,导致她无法掩藏行踪,只能大方送出祝福。


    Lu:谢谢。你来了吗?怎么没看见人。


    Zhou:和朋友来的,已经走了。


    Lu:好。


    顾青舟关上电话,戴上耳机。她不是一个习惯靠音乐解压的人,却一直退回去,循环《喜欢一个人的心情》。


    给两人都留些时间,期待下一次相见。


    不露声色,是她一直擅长的事情。


    一月的伦敦,也不算太冷,就是风有点大,她紧了紧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