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计不成二计生,百姓所盼何其少

作品:《漫漫仙途从争霸开始

    “王爷高风亮节,属下佩服,那……?”心米和尚急切问道。


    “万三石此人,孤以前从未听说,他可信吗?”梁王反问道。


    “他乃是朝廷许久之前安排的细作,王爷没听说过也属正常。


    其实属下以前倒也不是完全相信他。


    可近一年来,靠着他所打探到的情报,我军数次化险为夷,属下这才对他放下防备。”


    梁王转而问:“朱雄英离营后身边一般会带哪些人?”


    “一般都是刘廌和铁金刚一旁护卫,再就是一百余名精锐士兵。”


    “既然要靠那名少林内奸提供确切位置,想来到时会由伤心和尚取代刘廌或铁金刚。


    以你与万三石的实力,对付这二人中的一个以及伤心和尚不算困难吧?”


    “想打赢他们怕是难,但拖住不成问题。”


    梁王笑道:“那就由你们带人去吧,孤最多只能拨给你们两千士卒。


    两千士卒对几百个明兵,优势还是很大的。


    只要抢到朱雄英,立刻撤离,不要恋战。”


    心米和尚听出了梁王对万三石的不信任,有心再争取一下,又恐惹火烧身,反而不美,只得答应。


    事情商量完,心米和尚连夜回去。


    得知梁王只愿派两千人马,万三石愤愤不平。


    “看吧,这就是朝廷大人物的作风。


    对于我们汉人,他们永远不会绝对信任,不防一手是不可能的。


    也罢,两千士卒就两千士卒,大不了你我拼了这条命换取撤退时间。”


    心米和尚苦涩一笑,不知从何劝起。


    ……


    奉梁王之命,段宝秘密来到梁王府。


    将心米和尚的打算说了一遍,梁王问:“你怎么看?”


    段宝虽是梁王下属,却也是大理王室后代。


    蒙古当年灭亡大理,蒙哥汗为收当地民心,封了段家一个世袭罔替的大理总管爵位。


    如今这爵位正是由段宝继承。


    因而段宝的地位并不输梁王多少。


    若将梁王比作大明皇帝,那段宝就是李善长。


    面对梁王提问,段宝从容不迫,端起茶杯先喝了一口:“心米和尚言之有理,这确实是一次不可放过的机会。


    但这也很可能是他们的另一个阴谋诡计,所以王爷的应对是对的。


    但王爷的应对还不够,我想这也是王爷让我过来的原因。”


    “哪里不够?”


    “两千士兵若秘密去到大明某处只有几百人的前线关卡,抢走朱雄英并从容而退不难。


    难就难在对方有高手保护朱雄英,单凭心米和尚和万三石,就算能拖住对方高手,怕也受伤不轻,甚至死在那里。


    值此用人之际,这二位贤才不容有失。”


    梁王含笑点头:“你说的一点不错。


    我本可以多派兵马给他们,可大军潜入对方前线,人数多了只会暴露行踪,我也没有第二艘飞舟可折损。


    为今之计,只能以高手对高手,我想让你和那位后龟山殿下前去助拳。


    心米之前曾跟我讲过一套由朱雄英编制的战力等级,按照这套等级划分,后龟山是六公级高手,你也同样。


    有你们一起出手,说不定抓走朱雄英之余,还能杀掉他们两大高手。


    但为防这又是另一个圈套,你们须得在暗中盯着。


    若他们交战已久,而没有其他大明伏兵,你们再出手不迟。”


    “属下明白了。”


    ……


    一个月后。


    隆武卫中军大帐。


    朱雄英一袭蓝衫,伏案练字。


    一名士兵忽然来报。


    “殿下,小连关那边传信来说,有一位士兵受伤沉重,快要不久于人世,其临死之前想见一见殿下。”


    朱雄英放下毛笔,叹了口气。


    “孤知道了,让百胜战营和飞虎千户所的士兵做好准备,再请铁金刚和刘廌来孤这里。”


    “是。”


    片刻后,铁金刚独自一人前来。


    “殿下,刘廌去买酒没回,暂不能前来。”


    “那就请少林方丈同行,我们去小连关。”


    “是。”


    一个多时辰后,朱雄英一行人再次来到小连关。


    为免被敌人发现踪迹,半路堵截,朱雄英十分谨慎,来时特意挑小路走不说,中途还绕了路。


    进入伤兵营,朱雄英见到了想要见自己的士兵。


    “郑从文!怎会是你?你不是回家种田了?”


    郑从文微微一笑,依旧带着孩子气。


    他的一双手脚都被砍掉了,脸色煞白,显然失血过多。


    见太孙殿下真的来了,郑从文高兴的不能自已,挣扎着想从床上爬起。


    可惜他没手也没脚,只能徒劳。


    朱雄英按住他的肩膀:“你不必起来,好好歇着。”


    “这样太过无礼。”


    “孤恕你无罪。”


    “谢殿下。”


    有些痴痴的看着朱雄英稚嫩却英武的脸庞,郑从文笑了。


    “在下不过一普通士兵,说要见殿下,殿下还真就来了。


    殿下果然像他们说的那样,有人君的气宇。


    大明将来一定会在您手里强大起来,老百姓都能一天吃两顿饱饭。”


    朱雄英深知对老百姓而言,吃饱饭就是最大奢望:“你的期望孤明白了,孤会努力让你达成所愿。


    孤在此向你保证,将来大明百姓别说一天两顿饱饭,就是一天三顿加宵夜也不成问题。”


    “好,真好,可惜在下看不到那天了。”


    说着说着,郑从文忽然脸色红润起来,整个人也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回光返照!


    朱雄英眼圈一红:“你可有余愿未了?家中可有父母妻儿?”


    郑从文摇了摇头:“在下本四川一孤儿,洪武四年时明升出城投降,这才做了大明百姓。


    当时在下只有两岁,被一老兵于孤村中捡起收养,后认他做了义父。


    再后来我义父旧病复发,一命呜呼,在下顶了他的职,这才入了军。


    在下早年间草草跟着义父学了些文,但在下不是读书的料,也不懂什么大道理。


    我义父原是教书先生,元朝末年迫于生计才当了兵,若真要说什么遗愿,在下倒是从义父那里继承了一桩。”


    “你说说看。”


    “请殿下早日带着袍泽们拿下云南,以后能不打仗就尽量别打仗吧。”


    “你和你义父的愿望倒是让孤意想不到。”


    “因为……义父和在下都很怕死。”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