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处江湖而忧其国

作品:《漫漫仙途从争霸开始

    湄洲城外。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松下能迎上蓝衣人们,目光不断搜寻着朱雄英的身影。


    “不必找了,我们没抓到朱雄英。”蓝衣人首领忍着怒气道。


    “原来你们也是一帮废物嘛,亏之前你们还在那里大言不惭,啧啧。”松下能记恨之前被羞辱之事,当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蓝衣人首领大怒,挥舞禅杖猛地劈下。


    松下能冷笑,抬掌拍出。


    却不料这落下的禅杖十分沉重。


    甫一接触,松下能的右掌直接骨折。


    禅杖最终停在了松下能脑门前。


    松下能喉咙滚动了两下,连忙求饶。


    “哼,若不是这次你们过来的倭奴人死的只剩你一个,吾必杀你!”


    蓝衣人首领收起禅杖,带着人头也不回的离开。


    等他们走远,松下能这才敢小声嘀咕。


    “跟我耍横有什么用,有本事你别铩羽而归啊。”


    “只知道背后嚼舌根,这就是你们倭奴人的格调?”旁边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松下能吓了一跳:“什么人?给我滚出来!”


    一群红衣蒙面人自大石后走出。


    为首之人不善的看着松下能,缓缓拔出佩剑。


    “你方才说什么?”


    松下能一看对方不好惹,连忙赔笑:“没什么,我抽风呢。”


    “小人!”


    红衣人首领挥动宝剑,一道剑气瞬间袭来。


    松下能一个闪躲不及,右臂被整个切下。


    松下能连忙点穴止血,疼的‘嗷嗷’直叫。


    “借用一下方才那人的话,若不是这次你们过来的倭奴人死的只剩你一个,吾必杀你!”红衣人首领收起宝剑,冷冷道。


    松下能嘴角抽了抽,抱怨的话没敢说出口。


    “是是是,大人海量。”


    红衣人首领道:“在这儿等着,我们去抓朱雄英来给你。”


    “是。”


    红衣人们走后,松下能张了张嘴,终是没敢再乱说话,只能腹诽。


    “方才那群蓝衣人是大元间谍,这帮红衣人又是什么人?”


    “殿下口中可能会出手相助的大明勋贵的属下?”


    “如此看来,大明内部真就不是铁板一块。”


    ……


    湄洲县城。


    虽然蓝衣人们走了,但诸葛明依旧派了衙役前去最近的卫所报信,让他们派人过来协同保护太孙。


    他一面又发布了文书,让衙役们前去大街小巷宣发,顺便提醒百姓注意警惕,有发现及时上报。


    至于之前那帮自发过来帮忙的百姓,诸葛明没让他们回去,而是继续安排在各地潜伏,预防突发状况。


    这批百姓里,黄家大少爷是个例外。


    黄家乃当地大族,无论在朝为官者,还是在地方上经商、教书者,都有许许多多。


    他能来帮忙已经非常给面子了。


    诸葛明也不好强行留着他。


    黄家大少爷名和中,自幼接受家族私塾教育,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还自学过墨、法、兵、纵横四家,是黄家这一代最有希望高中之人。


    回到家中,想到方才太孙的卓越表现,黄和中心中畅快欢喜,压根坐不住。


    一激动,他来了酒兴,索性派人将平时玩儿的不错的十几个朋友喊了过来。


    众人过来后,各自疑问。


    “黄兄,听说城里先后来了两波贼人,大家都风声鹤唳的,你怎会在这个时候喊我们过来?”


    “是啊,黄兄,莫非危险已经远离?”


    “听闻这些人都是奔着太孙来的,要不是闹出这事儿,我还不知道太孙莅临我们湄洲县了。”


    “要不等安定下来后,咱们联名请见太孙一番?”


    “听说太孙年纪虽小,但天赋奇才,雄姿英奇,有当今皇爷之风,出生时即得九鼎认主,还拜师道教高功陈通微,有主持水陆法会之经历,有商借妖精王三州求雨之盛名,我对他可是久仰了。”


    “我怎么听我家家丁说,黄兄亲自带人去知县大人手下听令了?黄兄你没受伤吧?”


    黄和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的十分豪爽:“许兄你没听错,我确实响应知县大人号召,带着家丁前去助拳。


    你们是不知道啊,第一帮黑衣人过来时,收拾掉其中三人的就是我和我家的家丁。


    当时趁着一个黑衣人不注意,我念了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一把宛如实质的吴钩立时出现,一下子勾掉了黑衣人的脑袋。


    那种感觉真的太刺激了!事后知县大人还表扬我了,说要向知府大人举荐我参加院试。”


    众公子哥齐齐惊叹。


    “参加院试啊!若是中了,那可就是秀才老爷!”


    “虽然我等也都够资格考院试,可若是知县大人举荐黄兄你,那你只要不是考得太差,是稳中秀才的。”


    “好羡慕,早知道我也去助拳了。”


    “黄兄居然杀过人了!事后黄兄是个什么感觉?杀人之前你又是怎么想的?”


    黄和中摇了摇头:“这些都不算什么,我跟你们讲,我前不久才见过太孙,他才是真的让人佩服,你们听我说……。”


    静静听完黄和中讲述,一众公子哥表情急速变换,最后全都变成了佩服和惊叹。


    “他才八岁啊,为了搭救黄兄他们,竟敢直面那些歹人!”


    “唇齿似刀,叫人胆寒!”


    “这不就是书上写的诸葛亮摆空城计吗?太孙还真是机智!”


    “大明有位好太孙啊,将来不可限量!”


    黄和中点头道:“诸位说的一点不错,我也是这般想的。


    以前家里大人跟我讲那些神童事迹,我其实多少有些不屑一顾,觉得不过如此。


    可今日见到太孙,我才知人外有人真不是瞎说的。


    我已经决定了,尽快参加院试,取得功名,争取早日投身太孙麾下效命!”


    “黄兄好志气!”


    “那就提前预祝黄兄高中了。”


    “唉,我越发后悔之前听了我娘的话,躲在家里没去帮忙,不然我也可以见到太孙风采。”


    这时,有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公子哥忽然问道:“黄兄,那歹人来了一波又一波,会不会稍后还有?”


    黄和中之前光顾着感慨和高兴、佩服了,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沉思了片刻,黄和中道:“第一批黑衣人是倭奴人无疑,而第二批蓝衣人是前元余孽。


    除他们之外,应该不会还有势力想对太孙动手,刘贤弟多虑了。”


    “可是万一有呢?”刘贤弟追问道。


    “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