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人口难题

作品:《我的餐馆通古代

    “之前我就有过这个想法,但是忙于修通惠河也没时间。


    其实这事解决起来也没那么复杂。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就是人口稀缺嘛。


    咱们从其他的朝代迁些过来不就完了?”


    任小天的话顿时让朱元璋不屑一顾。


    “咱就知道你小子出不了什么好主意。


    这事咱能没想过?


    可问题是哪个朝代不把治下的百姓看的极为宝贵?


    谁没事会把人口往外推啊。”


    古代与现代不同,人口绝对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因为在农业社会,人口越多那么耕种的土地也会越多。


    土地越多,那么产出的粮食也会越多。


    况且在古代冷兵器作战的年代,人口也就意味着士兵。


    虽然战争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案例。


    但是更多的战争还是依靠人数的优势获胜的。


    更何况人口越多,那么相应的朝廷税收也会更多。


    所以历代皇帝都会尽可能的增加人口的数量。


    任小天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后背:“您先别急。


    我知道您说的有道理。


    但是您先听我把话说完。


    人口的确是宝贵的资源不假。


    但是并不代表每个朝代的人口都不富裕啊。”


    朱元璋失笑道:“瞧你这话说的。


    咱还没听谁抱怨过自己治下的百姓多的。”


    任小天立刻反驳道:“谁说没有?


    您面前不就有这么一位么?”


    朱元璋立刻追问道:“谁?”


    任小天指着人群中的乾隆说道:“可不就是他喽。”


    乾隆一脸愕然的指着自己:“朕?”


    任小天点点头:“没错,就是你。”


    “朕现在人口的确是不少。


    但是也没富裕到先生你说的这个程度吧?”


    乾隆显然也不想白白的让自己治下的百姓流失。


    故而他暗暗的反驳了任小天一句。


    任小天轻笑道:“哎,别怪我没事先提醒你啊。


    再过十几二十年,你治下的人口问题可就要触及国本了。


    到时候你想解决都很困难。


    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乾隆吓了一跳:“先生,你此言何意?


    难道百姓多了还是坏事了?”


    任小天摸着下巴说道:“这事得辩证的来看。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成四个字。


    福祸相依。


    诚然,经过你们爷孙三代的努力大清的百姓人口翻了数倍。


    你们也吃到了不少人口暴增所带来的红利。


    可这也带来了不少的弊端。


    就比如耕地面积无法承受暴增的人口。


    可供耕种的土地本就是有限的。


    根本无力负担突然激增的人口。


    许多百姓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当然你也不是没想过办法。


    鼓励百姓去西部开垦荒地自给自足。


    可是西部本就贫瘠,百姓们根本不愿意抛家舍业的去到那里。


    宁愿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留在当地。


    而且人口暴增也激化了许多社会矛盾。


    因为土地、粮食引起的大小纠纷比比皆是。


    整个民间都弥漫着紧张不安的情绪。


    这种情绪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再者百姓为了糊口不得不过度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这也让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土地进一步恶化。


    水土流失之下,就连原本丰沃的耕地也变的开始贫瘠。


    雪球越滚越大,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乾隆心里一惊:“居然会如此严重?


    朕还以为人口是越多越好呢。”


    任小天摇摇头:“这种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增长的过快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到了你儿子嘉庆在位时期,人口继续增长。


    积攒许久的问题终于爆发了出来。


    川楚地区的白莲教揭竿而起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


    涉及范围之广几乎影响了大半个国家。


    此次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已经成为了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而后人口和土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各地的起义仍旧是屡禁不止。


    直到后面再度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天平天国起义。


    这次几乎是彻底葬送了整个大清。


    虽然问题的根源不能全部归咎于人口暴增。


    但这也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曹操听的都不自觉的捏了一把汗。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人口增多反而对国家是一件祸事。


    再看看他,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李元吉不屑道:“不是,本王记得他们清朝的疆域还没我们大唐大呢吧?


    就算人口再暴增能如何?


    还能有李隆基在位时期多不成?”


    任小天瞥了他一眼说道:“元吉老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李隆基天宝年间巅峰人口堪堪达到六千万而已。


    一次安史之乱还让人口损失了三分之二还多。


    那你知道乾隆六十年全国人口有多少吗?


    将近两亿人!


    到了咸丰年间更是翻倍到了4.3亿之多!


    你还觉得你们大唐比清朝的人口更多吗?”


    李元吉目瞪口呆。


    同样是大一统的王朝,你们怎么有那么多的人口?


    难道是清朝的百姓都十分的能生孩子?


    “不是,都是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


    为何清朝会有这么多的人口?”


    这个疑问借由刘启之口代李元吉问出来了。


    任小天解释道:“这都要归功于玉米、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的引入。


    粮食产量增加,那能养活的人口也就多了。


    要不然为什么同样的耕地面积,清朝的人口能是其他王朝的数倍还多呢?”


    刘启恍然的点了点头。


    乾隆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道:“没想到人口激增还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那朕便听先生之言。


    将国内一部分百姓迁徙到这里来吧。”


    既然已经知道了后果之严重,那乾隆也不再纠结。


    立刻就同意了任小天的提议。


    以他那会的人口基数。


    即便是只迁来五分之一的人口,那对现在的局面也是极大的改善了。


    朱元璋见困扰自己几人许久的难题就这么被任小天给解决了。


    他也是好笑着摇了摇头:“等人口迁过来之后,这里的局面很快便能稳定。


    那如今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


    处理完这事,咱们就可以返回了。”


    朱祁钰好奇问道:“太祖,不知您说的是何事?”


    “自然是此地的皇帝该由谁来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