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元朝科学家

作品:《我的餐馆通古代

    “三弟做的好啊。”


    李建成难得的夸了李元吉一句。


    李元吉的嘴角都快咧到天上去了。


    随即他得意的朝李世民努了努下巴。


    李世民微微一笑。


    对于李元吉这种孩子气的挑衅,他并没有当一回事。


    任小天走上前好奇的看了看李元吉带来的几人。


    从面相上来看,他们应该都是汉人。


    除去其中一人年轻一些,其他几人大多都是老者的模样。


    “你们会说汉话吗?”


    任小天随口问了一句。


    “哼!”


    为首的老者冷哼一声,把头扭到了一边。


    显然是不屑于和任小天说话。


    “嘿,本王这暴脾气!”


    李元吉见那老者如此,当即撸起袖子就要上前修理他。


    “元吉老兄不要着急。


    他们这个岁数可是禁不住你的拳头啊。”


    任小天赶紧劝住了李元吉。


    朱元璋大踏步走出来道:“再敢不回话,咱这就砍了你们的脑袋!”


    似乎是感受到朱元璋身上强烈的杀意,几个老者不禁打了个哆嗦。


    最终还是那个年轻一些的人站了出来:“自然是会说汉话的。”


    “你们是什么人?


    看你们应该也是忽必烈手下的官员吧?


    怎么没跟着忽必烈一起突围呢?”


    任小天继续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几名元朝官员陷入了沉默。


    其实任小天问的显然是多余。


    他们没跟着忽必烈一起突围,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那就是忽必烈认为他们没有价值,或者是被当做了弃子。


    “呃...你们只需要说你们是谁就行了。”


    任小天挠了挠头说道。


    “本官是大元工部郎中郭守敬。


    这几位分别是......”


    年轻一些那人还没说完,任小天立刻打断了他。


    “你是郭守敬?


    编纂《授时历》的那个郭守敬?”


    郭守敬懵了一下:“啊?


    你认得我?”


    随即又说道:“我只是参与了编纂《授时历》而已。


    真正负责的人是许衡大人。”


    说罢指了指其中一位看起来年逾七旬的老者。


    “不就是个工部郎中吗?


    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像这种小官,本王在朝上向来都懒得看一眼。”


    李元吉对任小天的反应嗤之以鼻。


    任小天没有理会李元吉,反而向郭守敬问道:“那这几位呢?


    他们都是谁?”


    “这位是姚枢大人;


    这位是王恂大人;


    这位是张易大人。”


    任小天倒吸了一口气。


    好家伙。


    除了已经死了的刘秉忠之外,忽必烈时期的汉人文臣基本上都到齐了啊。


    任小天好奇问道:“你们怎么都凑到一起了?”


    郭守敬左右看了看,最后苦笑道:“我等之前一直在编纂《授时历》。


    战事发生的突然。


    我等还没来得及面见陛下便被困在了城中。”


    任小天恍然的点了点头。


    “怎么张文谦没跟你们在一起?”


    雍正突然开口问道。


    郭守敬解释道:“张大人只是挂名而已,他并不负责具体的编纂。


    想来现在他应该是和陛下在一起吧。”


    “你们可愿意为咱效力?


    念在你们都是汉人的份上,咱便可饶你们不死。”


    朱元璋幽幽的开口说道。


    其实朱元璋确实是不想杀了他们。


    虽然他们的确是元臣不假,但是他们却并非什么作恶多端之人。


    反而对改善元朝治下的汉族百姓生活出力颇多。


    只是忽必烈逐渐抵触汉化,这才让他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忠臣不事二主,尔等还是速速杀了本官吧!”


    姚枢梗着脖子对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淡淡说道:“你是姚枢对吧?


    咱记得你这会已经被忽必烈给排斥在权力中枢之外了。


    怎么还惦记着为他效力呢?


    你也不想想。


    他要真那么重视你,会提拔重用阿合马吗?”


    这一番话似乎是说到了姚枢的痛处,他阴着脸低下了头。


    作为忽必烈潜邸时期的智囊之一。


    姚枢虽然比不过刘秉忠和张文谦那般深得忽必烈的信任。


    但是元朝建立后仍旧被忽必烈委以重任。


    可是随着忽必烈年岁渐长加上李璮之乱的爆发。


    似姚枢这样的汉臣愈发的受到忽必烈的猜忌和排斥。


    为了制衡姚枢,忽必烈扶植了回回人阿合马主管中书省。


    且又因姚枢为人耿直,说话的方式直来直去。


    长此以往下更加触怒了忽必烈。


    以至于数年前忽必烈将他改封为了昭文殿大学士。


    名头虽响,但却有名无实。


    至此他在政斗中彻底败给了阿合马,远离了权力中枢。


    朱元璋微笑道:“方才咱已经让人将阿合马斩首示众了。


    也算是为你出了一口气。


    这样你还不准备为咱效力吗?”


    姚枢摇摇头:“陛下虽不再信任本官。


    但是本官却也不能背叛他。


    想让本官改换门庭,此事万不可能。”


    朱元璋的耐心也逐渐被耗光。


    “既然你如此不识好歹,那就休怪咱心狠了。”


    任小天赶紧拦住他道:“叔,您别急。


    他们都是在科学方面有大才的人,这么杀了未免太可惜。


    再者他们年纪也都不小了,怎么说也罪不至死。”


    这不是任小天圣母心发作。


    实在是这些人仍旧有余热可以发挥。


    “你看着处理吧。”


    朱元璋甩了甩手直接转身离去了。


    任小天招呼了一声:“诸位,我不会强迫你们为我效力。


    但是诸位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努力多年的成果半途而废吧?


    你们可以不在我们手下当官,这就不算是改换门庭了。


    我会给你们找个好地方让你们继续学术研究。


    这样两全其美,诸位可能同意否?”


    郭守敬等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许衡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


    但是吾等绝对不会为你们效力。


    所做的也都是为了完成陛下的圣旨。”


    任小天笑道:“这是自然。”


    这些人都是在科学方面有极大才华之人。


    只要他们肯继续投身研究,那为不为联军效力又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郭守敬。


    他不光是在天文历法上是一把好手。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擅长术数、水利、光学等各个方面的创新研究。


    以他的能力,放在后世至少也得是个院士级别的大拿。


    要是就这么被朱元璋给杀了,那也太可惜了。


    “诸位先下去休息休息吧。


    元吉老兄,还得麻烦你给他们找个安静的地方。”


    李元吉嘟囔道:“本王这是给自己找了个麻烦啊。


    早知道本王就不这么积极了。”


    说罢李元吉便憋着火将郭守敬一行人带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