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北伐伊始

作品:《我的餐馆通古代

    在张世杰的积极联络下。


    联军很快和陈吊眼、许夫人等义军首领搭上了线。


    领略过联军的强大之后,他们自然也就归顺了联军。


    毕竟他们名义上都是为了抗元复宋。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被联军强盛的兵威所震慑的。


    有了陈吊眼等人的帮助。


    联军短短一月的时间就将福建全境以及浙南的几个州县攻克了下来。


    而且在这途中联军的兵力不减反增。


    无数饱受蒙古人压迫的百姓自发的加入到了联军的阵营之中。


    为此赵匡胤选择将这些义军都纳入到了岳飞的麾下。


    毕竟岳飞不仅擅长练兵,还精通于士兵们的思想教育。


    有了他的统领,这支庞杂的义军很快就有了像样的战斗力。


    而岳家军的规模一下子也扩充到了数十万之巨。


    牛皋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朱元璋自然不会满足于这个战果。


    短暂的休养过后他们把目标对准了浙北的临安。


    也就是南宋已经沦陷的都城。


    ——————————————————————————————————


    “怎么样?


    中西两路大军联络上了吗?”


    中军帐内,朱元璋几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前。


    看着入得帐内的斥候,朱元璋抬头问道。


    “回太祖,卑职幸不辱命。


    带来了中西两路大军的情报。”


    斥候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交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后凝眉观看。


    赵匡胤把头凑过来问道:“如何?”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据情报上来看,西路大军进攻是最为顺畅的。


    不过也难怪。


    本来川蜀等地蒙古人的力量就相对薄弱一些。


    更何况集合了秦汉两朝精锐。


    北伐顺利也是理所当然的。”


    赵匡胤赶紧追问道:“那李世民他们呢?”


    朱元璋找了找说道:“嗯...咱看看。


    哦,李世民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目前还在江西境内。


    想来不日便可向两湖地区进军。”


    赵煦愣神道:“大战?什么大战?


    还能有人与唐太宗李世民大战一场?”


    朱元璋合上情报笑道:“你可别小看了天下英雄。


    李世民他们隋唐联军刚从粤地向北进发便遇到了元军大将阿里海牙。”


    孙权口中嘀咕道:“阿...海牙?这什么名字?


    好生的古怪。”


    朱元璋笑道:“异族之人嘛,名字怪些也能理解。


    这阿里海牙算是元世祖忽必烈麾下的一员勇将。


    你可还记得之前咱们在崖山擒获的张弘范?”


    孙权愣道:“自然是记得的。


    那人不是被你酷刑折磨的现在还下不了床吗?”


    朱元璋轻咳一声:“咳咳...这事不用说的这么仔细。


    这张弘范虽然是蒙古征南灭宋的大帅。


    可他之前也是在阿里海牙帐下效力的一员副将。


    阿里海牙与阿术二人是除去伯颜之外元人最顶尖的统帅了。


    襄阳守将吕文焕也正是被此人劝降的。


    此人用兵勇猛兼之智计倍出,实在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他奉忽必烈命镇守湖广地区。


    定然是得知了张弘范全军覆没的消息,才亲率大军赶往那里。


    不想却和北上的隋唐联军撞上了。”


    雍正点点头道:“朕从史书中也看过阿里海牙之名。


    此人虽比不上铁木真时的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这蒙古四杰。


    但也绝对是个善战的勇将。”


    孙权听到这话不由得担忧道:“那李世民与他大战结果如何?”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阿里海牙勇猛善战不假,可那也得分跟谁比。


    李世民那是何等人物?


    即便是放在历代统帅之中他也是最为顶尖的那一撮儿。


    堪与韩信、李靖等兵圣相提并论。


    岂能斗不过一个小小的阿里海牙?


    方才情报中也说了。


    李世民初战示敌以弱,将阿里海牙大军诱至山中伏击。


    一役将元军精锐斩杀近半数。


    而后又三战三捷,将阿里海牙打的狼狈出逃。”


    “好啊!真不愧是唐太宗李世民!”


    朱高炽兴奋的抚掌大笑。


    已经担任书记官的陆秀夫眉头紧皱。


    “陆秀夫,你有什么话想问?”


    赵匡胤看出了陆秀夫的纠结,于是出声向他问道。


    陆秀夫叹了口气道:“臣是想问...不知文相可被救出了?”


    朱元璋摇摇头道:“这情报上倒没有提起。


    李世民只是说派李孝恭、秦琼等人前往追击。


    至于是否将文天祥救出...咱也说不好。”


    “唉,希望文相平安无事...”


    陆秀夫轻轻拭去眼角留下的泪水沮丧道。


    任小天安慰他道:“放心好了,世民兄办事非常靠谱。


    要不然我也不会让他去往中路营救文天祥丞相了。


    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传回捷报。


    你且耐心等待一些时日吧。”


    陆秀夫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朱元璋起身高声道:“中西两路都有捷报传来。


    那咱们东路大军也不能甘于人后。


    眼下南宋故都临安近在咫尺。


    咱们不如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也好占据长江天险与元人周旋。”


    雍正举手道:“临安城乃南宋都城。


    蒙古人在此的防备必定相当严密。


    远胜咱们之前所攻克的所有城池。


    因此此战绝对不能大意。


    还要小心谋划为上。”


    朱厚照提议道:“太祖,不知能否用内应之计?


    临安城毕竟是南宋都城。


    城中定然会有许多人仍旧心向大宋。


    咱们不如和他们取得联络,以此为内应。


    里应外合之下拿下临安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朱元璋摇摇头道:“咱认为不妥。


    你能想到的事情蒙古人岂能想不到?


    别以为他们就没有你聪明。


    咱想来如今城中的旧人早就被蒙古迁徙去了北方。


    现在能居住在城中的肯定都是蒙古人的嫡系。


    你这内应之计怕是无处施展。”


    朱元璋这话说的不错。


    早在临安沦陷后,城中所有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都被伯颜带回了元大都。


    剩下的百姓即便是心向大宋也发挥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


    顶多就是从精神上支持一下联军。


    孙权叹了口气道:“如此看来只能攻坚了。”


    “报!临安城外有一支蒙古大军入城!”


    说话的功夫又是一名斥候跑进来高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