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顶风冒雪迎归人

作品:《重塑新宋:从携带百亿物资开始

    在决定收纳迁回北人的同时,柳尘也找户部专门查阅了岳飞此人。


    确定腊月初会随同遣回人员,一道返回相州汤阴,也就是现代的河南汤阴县。


    爱才心切的柳尘,等时间一到,便亲自带领百人仪仗,顶风冒雪,出开封府三十里,驻扎迎接!


    之所以要在这里迎接,主要因为汤阴就在开封北面,紧挨滑州,走官道的话,此地乃是必经之路。


    茫茫大雪中。


    柳尘足足等了一个时辰,直到日过晌午。


    远处才缓缓走来一队人马。


    为首的,可不就是柳尘一直心心念念的岳飞!


    只是与想象中的意气风发不同,此刻的他以及身后的追随之人,却个个垂头丧气,眼中充满对前路的迷茫。


    柳尘见了,二话不说,直接走出罗伞,大步流星的迎了上去,边走还边喊“天兴我新宋!天兴我新宋啊!”


    岳飞听到声音,抬头朝前方望去。


    在雪片飘飞间,影影绰绰有一队人马迎面赶来。


    仔细一瞧,可不就是柳尘!


    “柳庄主?”岳飞满是茫然不解的,看着大步赶来的柳尘。


    “岳将军,我们又见面了,来来来,快随我入汴梁,我已备下酒席为将军一行接风洗尘。”


    柳尘来到岳飞身边,就立刻解下狐裘披风,然后掸落他肩上积雪,并亲自帮他披上。


    同时后面的仪仗,也跟着鸣鼓奏乐,并为后方之人纷纷捧上御寒的披风。


    岳飞被眼前一幕,弄得内心感动之余,又有些不知所措,


    “王爷,你这是……”


    “我这是专门来迎接岳将军啊。”柳尘一把擒住岳飞的手腕,然后激动的说道“那赵构小儿,不识珠玉,竟把将军这样的大才遣回故里,如今,我新宋得将军,如同喜获百万大军!”


    “王爷言重了,鹏举何德何能,竟让王爷如此器重?”


    岳飞即感动又无奈的说道。


    柳尘闻言,一时也解释不清,于是转而看向他的身后,见有一老妪裹着棉被坐在板车之上,想必就是岳飞之母姚氏。


    同时在她身边,还坐着两个孩子,分别是长子岳云,长女岳安娘。


    而在板车旁边,则跟着一名妇人,那是岳飞的夫人李娃李氏。


    并且在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应该是岳飞的次子岳雷。


    眼见如此,柳尘干脆绕过岳飞,朝老妪走去,“老夫人一路奔波辛苦,快来人,扶老夫人上轿!”


    不料姚氏却道“王爷,有道是无功不受禄,我儿在新宋未有尺寸之功,不敢劳王爷如此兴师动众,还请王爷放行,叫我等过去即可。”


    这说白就是婉拒了。


    岳飞最是孝顺,一听这话,随即明白母亲意思,“承蒙王爷厚爱,鹏举……实不敢当。”


    言罢,又解下身上狐裘还与柳尘。


    后面的追随者见状,也都纷纷把御寒的衣食,原封不动的交还给了庄卫。


    之后,就在柳尘的愣神中,带人继续冒雪前行。


    “庄主,要拦下他们吗?”


    跟着柳尘的王奔问道。


    柳尘却只是微微一笑,“不,意思到了就行,他不收,不代表不承情。”


    说完,就笑着带人朝汴梁行去。


    而岳飞一行,则继续北上。


    途中。


    岳飞的妻子李氏,有些不解的看着婆婆,问道“我观那柳王爷,为人正派,不似奸诈狡邪之人,且传言中,此人甚是不凡,却不知婆婆为何不待见他?”


    听到这话,岳飞同样欲言又止,表情郁闷。


    姚氏见状,无奈摇头说道“非是不待见,而是因为那柳王爷的身份,在新宋与皇帝无异。”


    “这样的身份地位,却纡尊降贵出城三十里来迎我儿鹏举,此举若传扬出去,我儿必遭人妒。”


    “即便有柳王爷做保,但我儿在新宋身无寸功,真就破格当上了将军,怕是也不好过。”


    说到这里,姚氏停顿片刻,复又朝岳飞招手,“鹏举啊。”


    “母亲。”岳飞赶忙折返。


    “娘有句话要告诫你,既然我等已非南宋子民,又落叶归了根,那自此便属家乡之人。”


    “我儿从小熟读兵书,又学的一身文武艺,自当为民展抱负,为天下苍生展武艺。”


    “今日返家以后,我儿可再去投军,他日若异族再犯我边疆,我等身为汉人,还要继续为国为民,再撒热血!”


    姚氏表情认真的说道。


    “孩儿谨记!”岳飞拜下言道。


    “嗯,好了,路上的干粮也吃的差不多了,天黑前先在汴梁落脚,顺道去买些米粮,免得到家挨饿。”


    姚氏又继续说道。


    飞答应道。


    李氏这时候也从包袱里摸钱出来,可是翻遍了包袱,最后也只摸出几吊钱。


    “只有这么多了吗?”岳飞心头一揪,问道。


    如果只是一家子人,几吊钱倒也能换来过冬的粮食。


    可不要忘了,他身后还有将近两百多个追随者。


    几袋粮食,别说过冬了,怕是挨过这几天都难。


    后面的人似乎也瞧出了岳飞的难处,于是纷纷从怀里摸钱出来,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姚氏见状,看了看祖上传下来的玉镯,于是也顺手摘下,“把这个也拿去吧。”


    岳飞心中苦闷不忍,但看身后那些人坚定跟随的表情,也只能忍痛接过。


    随后,到了汴梁。


    还未入城,就看到城门两侧此刻已经围满了人。


    那些多数都是被遣返的流民。


    “老乡,问一下,为何这些人都不入城安顿啊?”


    岳飞拉住一人问道。


    “入城做什么?给女皇陛下添乱吗?”


    流民随口答道。


    岳飞听后不禁有些诧异,流民这才刚回来,就这么有认同感了吗!


    不过他也没去过多评价,就继续问道“嗯,那不知汴梁城里何处有粮食卖?”


    “买粮食?”那流民扭头看了岳飞一眼,“哦,你是刚迁过来的吧,难怪你不知道。”


    “女皇陛下下旨,凡北迁之民,凭借入关门条,皆可获得一石米粮,一床棉被,和一斗粮种,外加五百钱和两亩地契。”


    岳飞惊讶道“有这种事?要知道,北迁之民可是不下千万之众,新宋朝廷刚经历战乱,哪来如此多的粮食?”


    流民听后,答道“你还不知道吧,新宋早就传开了,说咱们女皇陛下,是真正的天子降世,很多人甚至亲眼目睹,女皇陛下曾朝天敕令,强行让老天降下甘霖!”


    “如此惊世之举尚能做到,何况区区粮食乎?此必是女皇上令天庭,叫天兵搬运而来,乃是真正的天恩所赠!”


    “这……”岳飞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又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于是就立马回去将此事告知母亲。


    一众人随即赶往城门外排队。


    跟柳尘赠物不同,这是朝廷放粮,做为子民皆可接受,所以没必要去纠结太多。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本以为能拿到粮食地亩的只有青壮男子,但事实却是,根本不分男女老幼,全都一视同仁!


    这让岳飞也不禁感慨,爱民如子的明君,这世上竟然真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