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与唐三藏论道

作品:《孙悟空

    花果山下,一条幽静的林间小道,延伸向远方,两边杂草萋萋,时不时的还会窜出一只野兔。


    他佝偻着身子,驻步回头,花果山上那猴儿的嬉戏耍闹的声音,还时不时的传进他的耳朵里。


    看着这熟悉的地方,这是他打小生活的地方,那时候无忧无虑,每天嬉戏欢笑,是那么令人怀念。


    如果不是为了长生之术,估计现在他早就欢乐过完了一生,沉埋黄土了吧。


    可现在虽然长生了,他也失去了全部的快乐。


    在牛魔王在外面叫嚣的时候,他从其他的猴孙那里得知,唐三藏已经取得真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此后,唐三藏一直坐落在长安的化生寺,每月初一、十五定时开演诸大乘佛经。


    那六耳猕猴被封为斗战胜佛,坐落灵山道场,每日守护灵山,除了取经成功后回来过一次,从此再也不见其身影。


    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原本如来也要让他落座灵山道场,但不知什么原因,猪八戒拒绝了,从此游览人间,广施善缘。


    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入住灵山罗汉堂。


    白马被命为八部天龙,还于龙身,返回东海,宣扬佛教佛法。


    可自己呢,三界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这花果山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


    回眸之间,不自觉的流出了两滴清泪,前路漫漫,何处是归途。


    他缓缓扭过头,将整个身子裹于黑袍之中,毅然踏上了不知何处的路程。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一个身影缓缓走远,脚下的影子被夕阳无限拉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从此,这三界中多了一缕游魂。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这一年他游历了大江南北,跨过穷山恶水,走过繁华的小镇。


    在山脚之下,他体验过八旬老者的真善,粗茶淡饭皆是真情。


    在繁华小镇,他被当做流浪的乞丐,经历过市井小人的阴险。


    遇见真善,他会心怀感恩。


    遇见刁难,他变得坦然面对,不争不吵。


    他变了,变得与世无争,变得大智若愚,不再桀骜不驯、眦睚必报。


    不知不觉,他竟走到了长安城下,顿挫后,他还是走了进去。


    小镇内,人来人往,街边的商贩相互叫卖,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在人群里,他缓缓走过。


    突然在街道的一边,一群人风风火火的飞快跑过,口传相授。


    “快点走啊,化生寺又要开坛讲座了”


    “每月初一、十五,神僧都会在化生寺开坛,我们赶紧过去,占个好位置”


    “哪位神僧啊”


    “就是唐三藏,当今天子的御弟啊”


    这些人的交谈,自然也落到了他的耳朵里。


    师徒一场,他还是顺着人群跟了上去。


    刚到化生寺,这里已是人山人海,香火烟雾缭绕,人声鼎沸。


    站在人群中,抬头望去,大雄宝殿正前方一个法坛之上,一名白净圆润的和尚当中正坐。


    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


    身披锦襕袈裟,金光闪闪,头戴五佛冠,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随着唐三藏轻轻举起手,四周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虔诚的开始聆佛法道义。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唐三藏将经书上的原句佛法一一念来,随即念了几句后,就停了下来,开始向教众解释了起来。


    “万物皆空,放下一切执念,方能立地成佛”


    “但是同理,对于万物皆空这种状态也不能太过执念,一旦执念产生,那就不是空”


    “空讲的是不悲不喜、无念无想,杂念一旦产生就与空背道而驰了。一旦领悟到其中的奥义,就会发现佛祖其实无处不在,世人皆可是自己的佛祖”


    “众位信徒可有异议”


    唐三藏解释之后,众人恍然大悟,无不赞叹佛法之高深、奥妙。


    那虔诚的眼神,仿佛要入定一般。


    “若放下执念便可成佛,那您西去取经是源于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