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是意外还是被杀?

作品:《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出乎陈知行意料的是,马老二的话说完,众多村民纷纷露出意动之色。


    “该说不说,马老二说的挺有道理。”


    “保卫员吃的是国家饭,专门抓凶犯,手里的血比咱们喝的水还多,他指定能压住水鬼。”


    “是该找保卫员同志看看,送这孩子最后一程。”


    村民议论纷纷,最后看向陈知行。


    陈知行心中大呼卧槽。


    难怪封建迷信有市场,敢情你们都信这套啊。


    但陈知行必须说一句,他不是杀人狂魔,手里的血顶多一条人命。


    关键他也不是道士啊,咋送孩子最后一程。


    “保卫员同志,要不你看看孩子?”


    一个颇为年长的老者恳切道,说完他自我介绍“我是马头庄的村长马祖业,保卫员同志,你帮帮忙,我们都感谢你。”


    马祖业在马头庄辈分很高,德行有口皆碑。


    他说完话,众多村民纷纷噤声,等着陈知行的答复。


    “马村长,我让看看孩子没问题,你们说想要我帮忙送孩子一程,这玩意我真不会啊。”


    陈知行一摊手。


    “不用你会,你等会跟我们上河边溜达一趟就行。”


    马老二赶紧道。


    “对,带着孩子去河边看看。”


    “河里的水鬼少一只,明年收成能好不少。”


    “一顿饭的功夫,保卫员同志,你帮帮忙吧。”


    几个村民纷纷说道。


    “那行吧,我依大家伙的,陪着孩子去河边走一遭。”


    陈知行答应下来。


    “还是算了吧,我家孩子都没了,我只想让他待在家里,稳稳当当的走。”


    抱着孩子大哭的妇女抬头道。


    陈知行目光落在妇女身上。


    她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棉袄,跪在地上,抱着孩子的脖子,脸上满是泪痕。


    “我家孩子哪都不去,就在家里待着。”


    “谁要折腾我家孩子,我跟谁拼命!”


    一个瞅着四十岁左右的壮年男大吼。


    村民们纷纷劝说,都是为了孩子好,谁都不想折腾孩子啥的。


    陈知行没有理会耳畔的话语,目光偏移,落在妇女抱着的孩子身上。


    男孩,年纪约莫十二三岁,脸色青紫,身上穿着较为单薄,满是补丁的棉衣。


    引起陈知行更大注意的是,男孩弯曲的右脚脚踝。


    “反正我不同意折腾我儿子,从现在起到下葬,我儿子必须留在我家。”


    男孩的父亲大喊,蹲下身抱起妇女手中的男孩,转身回屋。


    “保卫员同志,咱们还是去河边走一趟吧。”


    马村长叹了口气,看向陈知行。


    “走吧,您带路。”


    陈知行点点头。


    一群村民在前头走,陈知行推着车,和傻柱一起跟在后面。


    “那孩子右脚之前有问题吗?”


    陈知行询问边上的马村长。


    “啊,这你都看出来了?”


    马祖业微微惊讶,解释道“那孩子命苦,生下来右脚有问题,是个跛子。”


    “难怪,我看着那孩子右脚偏的方向比较怪异。”


    陈知行点点头。


    “不愧是保卫员同志,观察的真细啊。”


    马祖业赞叹,送上一句吹捧。


    陈知行只是笑笑。


    “那孩子家里穷,哪怕把他养大了,以后也没能力给他找媳妇儿。”


    “小时候受罪,长大了还是得受罪,走了也好啊,争取下回投一个好胎吧。”


    马祖业感叹。


    陈知行听在耳中,感觉哪里怪怪的,又问道“那孩子会游泳吗?”


    “不会,你也知道,身体残疾的孩子容易被欺负。”


    “那孩子平时都不怎么跟村里孩子玩,性子挺闷的。”


    马祖业摇了摇头。


    作为马头庄的老人,又是村长,他对村里的人非常了解。


    “那户家庭有几个孩子?”陈知行又问。


    “四个,那孩子排行老二。”


    “四个孩子,可不好养活啊。”陈知行眯了眯眼睛,心里涌现一个猜想。


    四个孩子中,出了一个身体残疾的孩子。


    养到了十二三岁的年纪。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关键是残疾的孩子能吃,不能干活啊。


    屋里还有别的孩子要养,能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陈知行打住了念头。


    先看看现场再分析,无端猜疑别人家出了人伦惨剧,对自身的道德压迫感很大。


    “那可不咋的,也就是这两年收成好,要是放在五年前,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