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与汉同休

作品:《大汉储君

    “太庙?”刘邦略沉吟,就爽快说道:“太尉确实对刘氏有大功,朕之后,刘氏子孙,凡入太庙祭祀先祖,当同祀太尉,不忘大功!”


    听到刘邦的话,沛县的老兄弟们都不淡定了。


    又是凌烟阁,又是太庙的。


    韩信都拿了两个第一了。


    哪知道这还不算完,刘盈竟然又道:“阿父,太尉有灭楚兴刘之功,又有破匈奴,护汉家之德,孩儿斗胆恳请父皇,在彻侯之上,设公爵,封太尉为安汉公!”


    刘邦想也没想就点头了,只要不封王,什么都好说。


    刘盈随后又道:“阿父,孩儿以为,可将云中等地,作为太尉封地。”


    一听这话,刘邦可摇头了。


    “不行,云中贫瘠苦寒,又是边地,怎么对得起太尉大功?”


    刘盈笑道:“阿父有所不知,我师并不是在乎封地之人。他是想驻守边疆,养马练兵,以备匈奴南下!”


    刘邦看向韩信,“太尉,这竖子说的是真的?”


    韩信向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在巡边之时,就曾探查过地形。云中还算不得最好。若是有希望,臣打算夺回河套,以此牧马屯兵,和匈奴战下去。”


    河套是秦国故地,匈奴趁着中原大乱,偷袭拿走了。此时韩信打算把河套拿回来,以为中原屏障,当然最好不过。


    可令人意外的是,吕泽竟然站出来,“太尉,此战匈奴受到重创,损失十万兵马,只怕一时间也没胆子南下,在河套屯兵,是不是有些多余了?”


    一向不多言语的吕泽突然质疑,这让韩信一怔。


    刘盈立刻站出来,“舅舅,我和师父亲自查问了俘虏的情况,这里面真正的匈奴不足一成。冒顿单于把东胡、月氏、楼烦这些俘虏,充作前锋,纵然有了损失,也不伤本部。”


    吕泽一惊,“竟有此事?”


    刘盈点头,“以冒顿的性子,他肯定不会甘心失败,我们也不会甘心被匈奴袭扰。因此汉军必须要北上。河套富庶,宜耕宜牧。若是在河套屯扎数万精锐,匈奴就没法轻易南下。”


    刘盈又道:“这并非我信口胡说,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夺下了云中等地,他就打算以此南下灭秦。如果匈奴长久占据河套,也会南下威胁关中,到时候都城不稳,后患无穷!”


    吕泽也不傻,相反,他极其熟悉关中地形。


    虽说函谷关易守难攻,秦国以此夺取天下,但是关中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制约关中的有两点,其一,就是太靠西边了,想要获取东方的财赋钱粮并不容易。这一点在汉初还不明白。等到人口繁衍,土地开发到了极限,需要从外输入粮食的时候,就会暴露出来。


    另外一点,就是关中的西北,相对开阔,一旦落入敌手,就会构成巨大的威胁。


    西周就是因此灭亡的。


    在河套驻兵,关闭北大门。


    再凿开河西走廊,取得西域的控制权,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给关中添上了左膀右臂,立刻局势就天翻地覆了。


    当然这是下一步,还需要稳定了中原大局再说。


    “能光复河套,属实极为重要,如此说来,是要辛苦太尉了。”吕泽向着韩信躬身施礼,他已经看出来了,韩信事事都和刘盈商议,师徒一心,自己这个舅舅也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刘盈笑道:“阿父,我打算将这一次的俘虏,悉数充作我师的食邑……日后大汉的彻侯以万户为限。我师为安汉公,可享受三万户食邑!”


    刘邦笑道:“准了准了!你这个竖子今天不论说什么,阿父都答应!”


    老流氓是真的心情大好,韩信的事情解决了。


    他这個好朋友安然无恙,也不用反目成仇,这是一喜。


    竖子展现手段,能驾驭韩信这等神将,大汉江山有了保证,又是一喜。


    只要刘盈不是想要天上的月亮,刘邦都会答应的。


    “阿父,既然如此,那孩儿还有些话要说。这个凌烟阁,是供奉于汉家江山有功的重臣……诸侯王就不算在其中了,每逢年节,重要的时刻,天子都需要亲自前往凌烟阁,祭祀功臣。宗室皇子,每年都要去凌烟阁,聆听教诲,牢记功勋,知晓开国创业的艰难。”


    刘邦多精明啊,他立刻就听出来了。


    这一招就是把功臣和诸侯王切开……你们不是讲太尉有大功,必须封王吗?


    现在不一样了,汉家有自己的功臣评价体系,凌烟阁摆在这里,诸侯王没有资格进入,只要汉室忠臣才行。


    这道不是说诸侯王不忠,或者讲诸侯王不算汉皇臣子……但既然为诸侯,也是有自家宗庙的,和汉室区隔开,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剩下的,都是为了突出凌烟阁功臣的地位,教育皇家子孙的,刘邦欣然同意。


    “竖子,还有什么好建议,一并说了吧!”


    刘盈笑道:“阿父,要让我说,还有一件事,就是这次太尉统御诸侯兵马,或许有些不方便之处,恳请父皇赐下符节,日后每遇战事,不论官职高低,爵位大小,皆以符节为主!”


    简单讲,谁是持节之臣,谁就能发号施令。


    这一条建议,又解决了军事指挥权的问题。


    虽说以韩信的威望,这些诸侯王还真不敢造次,但是换成别人就未必能行了。


    所以要赐予符节,也正好彰显了皇权。


    陛下说你行,你才行!


    刘盈这一套连招打下来,等于讲韩王信、燕王臧荼等人的如意算盘打了个粉粉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你们不是替韩信鸣不平吗?


    觉得给他的少了!


    那现在就看看吧,韩信比不上诸侯王吗?


    论地位,人家是独一无二的安汉公,享受三万户食邑,河套是他的封地。


    论荣耀,人家是凌烟阁第一功臣,又是配享太庙第一人。


    论权力,他现在还是太尉,节制天下兵马,又有御赐符节,诸侯王也要听从号令。


    齐活了,全方位比肩诸侯王。


    但是,韩信和诸侯王不同。


    他的权柄,他的荣耀,他的地位,全都和汉室休戚与共,无论如何,也不会站在诸侯王这一边。


    这一系列的安排,可是充满了智慧和创新。


    刘盈憋着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笑话!


    岂能让你们把我师父收买了!


    刘邦在心里反思思量之后,再无任何疏漏,不由得看向韩王信等人。


    “伱们都说太尉功高德劭,不赏不足以服人心,如今这么赏赐太尉,尔等心服吗?”


    韩王信吓得慌忙跪倒,“臣服气,臣心服口服!”


    臧荼也跟着道:“臣也是如此,陛下安排非常妥当,太子提议,睿智英明!”


    刘盈看了看这俩人,突然笑了,“阿父,这次匈奴吃了大亏,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应该加强防御才是。”


    刘盈扫了这俩人一眼,给了刘邦一个眼神。


    老流氓立刻心领神会,笑道:“没错,匈奴自代谷入寇,说明代地非常重要,韩王,朕把你的封地改到代地,改为代王,如何?”


    韩王信已经傻了……韩国再小,那也是中原复地,四平八稳,富庶安康,一下子把他甩去代地,让他防守匈奴,这不等于是发配吗?


    韩王信有心不答应,可偷眼看了看刘邦,又看了看旁边的众臣,主要是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的安汉公韩信。


    韩王信忍了!


    同样叫韩信,差距怎么就这么大捏?


    “臣,臣遵旨!”


    韩王信无可奈何答应。


    很显然,刘盈还没有玩够,他又道:“阿父,匈奴寇边,日后的战斗只会更加剧烈。孩儿斗胆提议,要让诸侯兵马,轮流戍边,熟悉情况。”


    这话一说出口,王陵和曹参心领神会,立刻站出来。


    “启奏陛下,臣等愿意率领齐军、楚军,轮流戍边!”


    瞬间,压力给到了梁王彭越身上。


    这位游击战大师偷眼看了看刘盈,他想起来,刚到的时候,刘盈就跟他说,要让他研究出对付匈奴的办法,现在想来,这位太子不是随便说的。


    而是早有此意。


    “陛下,臣也愿意!”


    刘邦看了看彭越,问道:“梁王当真愿意?”


    彭越咬了咬牙,“愿意,匈奴蛮夷,竟敢集结数十万大军,进犯中原,视华夏如无物。臣虽然出身草莽,却也有几分血气,岂能甘心受蛮夷欺凌!”


    “好!”


    刘邦欣然大笑,“太好了!有梁王在,对付匈奴,更是易如反掌。”


    刘邦说着,竟然主动起身,走到了彭越近前,拉住了他的胳膊。


    “你和朕都是盗匪出身,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你愿意助朕守卫中原,抵御匈奴,朕必不负兄!”


    彭越稍微一怔,也心有所感。


    “陛下,臣愿意为国效力。”


    刘邦欣然点头,“好!好啊!传旨下去,准备庆功酒宴,朕要和功臣将士,一醉方休!”


    众人连忙答应,各自下去。


    彭越满腹心事,回到了住处,立刻就把心腹栾布叫了过来。


    “先生,汉皇的话似乎有深意,只是寡人一时还想不明白,请先生赐教。”


    栾布稍微思索,就说道:“没有什么难的,陛下是希望大王放弃梁地,另择边郡驻守,为汉室屏障。”


    彭越一怔,“如此,可得富贵?”


    栾布点头,“可与汉同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