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李二叔一家完全被震惊了

作品:《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小火烧麦

    李胡氏惊了;还有啥好事?


    李建安笑道;赵百户把钓蟹墩给我了,我现在是甲长了,实缺!


    李胡氏笑开了花;太好了!钓蟹墩里面好多房子,比咱家的破草房可强多了!


    李建安笑道;那边好久没住人了,要修缮一下。我准备明天进城,去找二叔。


    好好好,都听你的。李胡氏乐开了花;娘这就做饭,今天咱家吃好的,葱花油饼,全吃白面的!


    李建业高兴了;娘,剩下的肉也炖了吧。


    李建安吃惊;肉还有呢?


    李建业笑道;娘不舍得吃,非要等大儿子回来。


    李胡氏拍了李建业一下;臭小子,你吃的还少嘛!


    哈哈哈,李建业笑了;哥,快把官服换上,看看合不合身。


    哈哈哈,李建安笑了,脱了羊皮袄子。


    在李建业帮忙下,李建安换了全套,官帽,官服,官靴。


    李胡氏乐开了花;太好看了!人靠衣裳马靠鞍。大娃穿起这身官衣,竟然就是大人老爷!


    李建业笑道;本来就是大人老爷!我大哥身材好,有了这身行头,保证能娶到大姑娘!


    哈哈哈,三个人笑开了花。


    李胡氏乐得眉开眼笑,脸都笑歪了。


    晚间,三个人大吃一顿,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次日,李建安穿着官服,骑马赶往卫城。


    李二叔家在卫城角落,上次李建安来得匆忙,没有去看望。


    李二叔是木匠,这几天没接到活干,正在家里烦闷。他家里有一儿一女,女儿李秀莲,虚岁十七了,还没定亲。


    儿子李秀城十六了,早年上过两年学。后来供不起,现在跟着李二叔干木匠活。


    上午时分,一家四口刚吃早饭。


    李二婶端上半盆黑面窝头,一盘咸水萝卜皮,还有半盆豆芽酱汤。


    李二叔看了看饭菜,唉声叹气;怎么又是黑面窝头,今天可是小年,你就不能赶一回面条。


    李二婶生气;面条是咱们人家吃的么!好几天没活干了,有的吃就不错了。昨天街口又饿死一个,被黑心的王五拉去卖包子肉了。


    那不是饿死的,是冻死的。李二叔道。


    冻死饿死还不都一样。吃饱穿暖能冻死嘛!李二婶喝道。


    李二叔无奈,拿起黑面窝头,吃了一口。


    窝头太糙了,难以下咽。


    李二叔道;这是哪家磨坊的?麦皮都扎嘴,太拉嗓子了!


    吃吧,没让你吃草就不错了!李二婶喝道。


    李二叔无奈,继续吃下去。


    咚咚咚!忽然有人拍院门。


    我去开门。李秀城放下碗筷,出了房门。


    咚咚咚!又是三声。


    谁呀?李秀城走过去,并不开门。


    是我,你大哥。外面李建安说道。


    大哥!李秀城大喜,急忙撤掉门栓,拉开院门。


    院门外,李建安穿着官衣,神采奕奕,气宇轩昂!


    大哥?李秀城惊了,目瞪口呆。


    李建安笑了;怎么?不认识了?他牵着马匹进来。


    李秀城慌了,向里面大喝;爹!娘!快出来啊!


    片刻,房门开了,李二叔三人跑出来。


    三个人看见李建安和高头大马,一个个也是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哎呦!我的大侄儿!我们李家的长子嫡孙,这是什么情况?李二叔凑上去,想摸一摸李建安的官服。他怕自己手脏,在大腿上蹭了蹭。


    李二叔摸着官服,笑开了花;你这是,当小旗了?


    李建安笑道;二叔好眼力,是小旗。


    哎呦我的亲爹呀!李二叔摸着官服,笑歪了嘴;这是从何说起啊!咱们老李家几代没落,这是要发迹了吗?


    哈哈哈,李建安笑了;一个小旗而已,二叔抬举了。


    不,我早就看出来了,你小子不一般。李二叔笑道;三年前你一场大病,忽然就会读书写字了,这不是天意嘛!天意啊!


    李二婶笑道;少扯没用的,快让大侄儿进屋吃饭吧。


    李建安从马背拿下包袱和佩刀,对李秀城笑道;把马匹栓一下。


    李秀城上前,笑道;大哥,这是谁的马?


    李建安笑道;是我的,前几天买的。


    众人大惊失色,已经富裕到这种程度了吗?


    李二叔拉住李建安;安子!你发大财了?


    李建安左右看了看,笑道;进屋再说吧。


    对对对!进屋再说!李二叔四下看了看;快!把院门栓上!


    李秀莲答应一声,急忙关上院门。


    一家四口簇拥着李建安,进入屋里。


    李建安发现炕上摆着桌子,没有上炕。


    李二叔以为李建安嫌弃饭菜,尴尬笑了;今天是小年,我们本来要买肉包来吃的,可是听说肉不对,就没敢买。你吃饭了吗?没有好东西,一块吃点吧?


    李建安打开包袱,掏出荷叶包裹的烧鸡,笑道;我买了烧鸡,大伙一块吃。


    呀!烧鸡!真肥呀!李秀莲欢喜地叫起来。


    李秀城笑道;好大的烧鸡啊!最起码有三四斤!


    李二婶生气;你们两个没出息的东西,前几天刚吃过烤鸭,又馋了是吧。


    李秀城比较实在;娘,咱家啥时候吃过烤鸭,我怎么不知道?


    李二婶掐了他一下;你出去干活了,知道个屁!少废话!赶紧给你大哥拿碗筷去。


    李秀城疼得直咧嘴,答应一声出去了。


    李秀莲帮李建安脱了官衣官帽,服侍李建安上炕。


    李二叔笑道;这么肥的烧鸡,应该喝点酒。孩他妈,咱家还有酒吗?


    李二婶笑道;有一点,我去拿。


    当下,五个人上炕,吃喝起来。


    烧鸡够肥,五个人吃得满嘴是油,太香了!


    李建安和李二叔喝了两杯高粱酒,相谈甚欢。


    吃得差不多了,李二叔进入主题;大侄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李建安笑道;我在地里挖出一件宝贝,是宋朝的古剑,卖了一些银子,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原来是这样。李二叔笑了。


    李建安道;我花了几十两,向赵百户买了一个小旗,现在是钓蟹墩的甲长。


    李二叔皱起眉头;钓蟹墩那边,人口不是都跑光了吗?


    李建安笑道;跑光了不怕,把房子修缮一番,再招人就是了。


    李二叔有些忧虑;那边都是薄田盐地,现在租税这么重,能招来人吗?


    李建安笑道;我不指望种地养人。我发明了一种捕鱼秘法,能捞到深海大鱼。


    几个人大惊,李二叔急忙问道;好使吗?你试过吗?


    李建安笑道;当然试过,放心吧。


    李二叔道;可是出海要大船。一条大船几百两,你有船吗?


    李建安笑道;这个你别担心。我这次来,是请你干活去的。


    李二叔兴奋了;干什么活?


    李建安道;钓蟹墩的房子,大多破败了。我请二叔过去修一修,年后我们要搬过去。


    李二叔问;你要修几间?


    都修了。李建安道。


    几个人大惊,那可是大活儿啊!


    李二叔有些担心;墩里几十间房子,花费可不少啊!


    李建安掏出钱袋子,放在桌上,沉甸甸的。


    几个人的眼神都直了,盯住钱袋子。


    李建安打开来,里面是几十个二两官锭!


    哇几个人哗然色变,太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