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

作品:《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

    棋摆得还挺快。


    谢澜安不用亲眼去看那盘棋, 都知道他定然复盘得分毫不差。


    只不过这么黑的天,哪里看得出脸不脸红。


    她听出阿兄在逗趣,可这就怪了, 谢家大郎并不是一个喜欢说风月闲话的人。谢澜安看向谢策, “阿兄特意来找我, 是有别的事吧?”


    谢策还在想阿澜是怎么欺压人家了, 把人吓得受惊兔子似的, 闻言一笑,收回神思,“最近城中乱糟糟的, 白日里经常找不见你的人,所以我过来问问, 我有什么可以帮上阿妹的忙?”


    谢澜安微怔, 没有想到谢策是来说此事。


    她十分了解谢策,她这位堂兄性格沉稳, 看似与二叔的风流外化截然不同,其实骨子里继承了二叔的清高闲逸, 宁与字碑黄卷为伍,也不愿涉入权斗以自污。


    正因为了解,所以她从策划扳倒外戚开始,便不曾将堂兄算在帮手之列。


    谢澜安笑说:“我人手够用, 暂不用阿兄操劳。我知阿兄不喜权斗倾轧,也看不惯外戚的作为,只因信任我的缘故,这些日子才忍下不少心疑。许多事时机未至,含灵不便多言,今日我也只能说, 阿兄不会信错我。”


    “待我——”谢澜安在这尘氛静谧的清夜,举目望天,“待我还阿兄一个清明世道,到时侯即便阿兄不想出山,我都会请阿兄一展锋芒,经世济民。”


    谢策沉默小许,“原来阿澜是这样看我的。”


    “阿兄何出此言?”


    谢策注视他天才绝伦的小妹,轻声道:“在阿澜眼里,谢神略便是只会拓碑清谈,无胆无谋,终日只是坐在家里等着自己的小妹妹去平氛定乱,然后再大摇大摆走出来,坐享其成的吗?”


    谢澜安诧道:“我非此意……”


    “那为兄又何需你庇护铺路?”谢策没有一丝火气,说道,“我的确不喜你投靠太后,因为我知道你选择这条看似为人诟病的路,一定所谋必大。我也确实不喜阴谋算计,但你若以为我不能为自己的家人放下清高,入世做为,便是看低了谢神略。


    “我是谢氏之子,护好家门与家人责无旁贷。做兄长的想为你分担一些,你却与我见外吗?”


    谢澜安静了一会。


    谢策道:“怎么,小玄君在想着如何驳倒我?”


    谢澜安失笑,“不是……阿兄既这么说了,我还真想起一件事,阿兄是最适合的人选。”


    谢策问:“很重要的事?”


    谢澜安正色点头:“很重要,需要出趟远门。”


    谢策问都不问是什么事,背过手悠悠道:“你手底下能人辈出,人手够用?暂且用不着我操劳?”


    谢澜安再迟钝,也听出谢策心里头有气了。


    她连忙笑着一揖到底,大礼赔罪:“阿兄恕罪,怪含灵不知天高地厚,轻觑兄长了,海涵海涵。”


    谢策无奈轻叹,“你呀。”伸手扶起她来。


    谢澜安以扇遮口在兄长耳边低语数句。谢策听罢,神色顷刻变了变。


    他凝眉看着谢澜安:“你做的事……日后史笔……”


    但他说完语焉不详的几个字,又把余言咽了回去,低头忖了忖,不再多言,只与谢澜安敲定了出发时间。


    庭燎昏黄,蛩鸣渐寂,兄妹分别时,谢策忽又想起一事,提醒说:“今日忠勇侯府请媒人来向五娘提亲了,他家的小郎,比五娘还小一岁,却已迫不及待。可见金陵因近日的庾氏之案,人心浮动到什么地步,你正受太后器重,忠勇侯府是想攀上你啊。”


    “此事我听山伯说了。”谢澜安语意深长,“五娘是到了议亲的年纪。”


    ·


    “你到底帮不帮我们?”


    第二日,谢府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安城郡主上一次来,是给谢澜安送金甲,这一次却是领着平北侯千金成蓉蓉登门,要谢澜安帮她的好姐妹拒掉进宫为妃这条路。


    陈卿容嘴上总说因为谢澜安的欺骗讨厌死她了,可小郡主哪回上门也不见外,对“旧情人”提起要求来,也带着一股理直气壮的娇憨:“反正你说的,你欠我的情,一笔笔都是要还的!”


    谢澜安确定她没说过这个话,不过仍是含笑看着脸颊粉粉的陈卿容,满眼宠色,让她先坐。


    她转而看向客座上一直没开口的成蓉蓉,“成娘子自己怎么想呢,如今京中形势乱,陛下大选要经过太常寺与礼部,不会仓促在这一时。”


    “我阿父……”成蓉蓉面对这位不管是男儿还是女娘,都同样冰姿玉润的谢娘子,口齿紧张,轻声细气地说,“阿父说……庾家死人,关陛下选妃什么事?成家有太妃娘娘在宫中,阿父有意疏通……不经礼部,让我先入宫随侍圣驾……我也不知该如何,我有些怕……”


    “侯爷还真是,性情中人。”谢澜安闻之失笑。


    这却也侧面说明,庾家把一个出阁女之死弄出国丧的阵仗,在金陵横行无忌,已引起诸多王公的不满。


    她见成蓉蓉柳眉细蹙,脸孔雪白,容色可怜可爱,让管事给她多上了几样甜浆饮子和霜脯糕果,温声安抚:“既然还没想好,咱们便先不嫁,这事我管了,不怕。”


    成蓉蓉万分感念,陈卿容看着蓉蓉面前堆成小山一样的精致甜点,不开心了:“我的呢?”


    谢澜安淡淡看她一眼,眼神没有力道也不见锋芒,却是让安城郡主一下子乖了。


    虽还嘟着嘴,却不敢吱声了。


    束梦忍着笑,将家主特意吩咐用冰镇过的樱桃酥酪,奉到郡主案前,陈卿容眼神一亮,这才矜持地抿开笑靥。


    会客厅外,陆续来了几人等着向谢澜安回事,都排在廊檐下乘荫。


    胤奚穿过长廊过来时,正看见何羡和靳长庭在前头各自抱着几撂账簿,后面带刀的贺宝姿,再其后是二管事。


    天边白云如缕,他今日也穿了身卷草纹白色裼衣,洁净尘俗之外。


    他近前,先问了靳主薄与二管事要回禀的事,得知不是急事,便说会代为传达给女郎。二人都知这位小郎君是女郎的亲信,便不再空等,各自去忙了。


    胤奚轻易不与外头的女子多接多言,所以只与贺宝姿点头致意,转问何羡的事。何羡与他是老熟识了,说了账目上的事,胤奚听得细,在心中默默梳理出条缕。


    等安城郡主走后,谢澜安传人问事,他便入内,详略得当地将几人的事报给女郎。


    他先筛过了一遍轻重缓急,话也说得明白,谢澜安不用再从头一件件问,省了不少精力。


    她从夔纹案后抬眸看了眼胤奚。


    人前清清爽爽的一个郎君,冠发梳得不苟,交领束得严实,仿佛昨晚那个妩媚横生的人只是灯下幻出的虚象。


    她目光下扫,他的右手也被垂下的衣袖遮住了一半。


    胤奚清峻的眉峰微微下压,显得正气又认真:“梦仙说他根据现知的账册反推,朝廷曾拨给石头城一笔加固城防的款项,与当时的工期与匠作人数不符,应有亏空,且贪墨的不是小数目……”


    谢澜安心中有数,“石头器械不会凭空变出来,钱亏空了,那看起来厚石重垒的女墙必藏着薄弱之处。近几年是没什么叛乱,这帮蠹虫就胆大包天,在金陵这道最要紧的防线上也敢动手脚。”


    她唇角轻勾,眼神含着冷,“攻守之形见于外,则可乘隙,这是他们自毁长城。”


    众人忌惮庾松谷,便是因为他手下有石头城的八千守兵。石头城这个外可御乱贼、内可援禁宫的地理位置,占尽地利,京中但有风吹草动,很难绕过其耳目。


    但金汤城池有了弱点,就另当别论了。


    胤奚斟酌道:“若能得到那次修缮的工部档书……”


    谢澜安:“五叔公曾任工部尚书,现今工部仍有他的故吏。你去让山伯办此事,他知道找谁。”


    胤奚垂手立在谢澜安案前,答应一声,想了想,补充道:“正好韦陀寺正殿的金身佛像,是庾洛神借太后之名走宫里的账铸成的,可以借查案之由与工部交集,便不会惹人怀疑。”


    他心思缜密,谢澜安点了点头。


    正事说完,胤奚轻轻看她一眼,“女郎还生气么?”


    谢澜安侧颔平淡,气什么?气他争气上进,这才多久便将她分派的事料理得上手,还是气他书读得勤,棋下得好,学功夫也无一日偷懒,在此之外还有闲心胡乱琢磨,保养一颗小痣玩?


    生气怎么样,再惩罚他一回?


    想得挺美。


    “没事就出去做事。”


    “嗯,女郎若无吩咐,我这就去校场了。”胤奚低声说,慢慢从大袖里掏出一个画轴,轻轻放在女郎的案沿边。


    “这个,我不懂保养书画的方法,怕潮坏了,想请女郎帮我收着……”


    “若没地方放,扔了也行的。”


    谢澜安轻挑眉心,才疑问他那袖子筒里怎么藏进一幅画的,眼前的人便转身跑走了。


    “……”谢澜安无言一瞬,放下玉管,展开那幅未裱的画轴。


    因猝未及防,迎面一名乘云凌水的白衣秀面郎撞入她的眼帘。


    是之前胤奚答应松隐子作的肖像画。


    松隐子不知如何构想,竟是拟作仙人图,将胤奚画成了采莲仙师的模样,画中人身上所着,恰是一身白绉麻的云裳。


    丰神俊秀。


    谢澜安看了半晌,故意不怎么怜惜地将张脱俗纯澈的脸卷起来,面无表情地想:怎么摹形不摹神,没把他一兜心眼子画出来呢。


    ·


    “这位郎君可是迷路了?”


    拨云堡,楚清鸢徘徊在一片丰密无涯的枫竹林外,一个管事模样的男人过来随和地询问。


    楚清鸢眼神微动,收回视线,“只是觉得此地景色甚美,不觉流连。倘是犯了主家什么忌讳,还望海涵。”


    那管事笑道:“没什么忌讳,只是这林子连着后山,平时没什么人烟,无甚好看的。”


    楚清鸢点点头,在这人的注视下若无其事离开了。


    实际上他在熟悉了士林馆的地形后,便盯上了这片枫竹林,觉得其中有些门道。今日有人出面拦阻,更使他确定了猜测。


    楚清鸢嗅到了些不同寻常。


    最近金陵城中最大的事,无非是因庾县主之死,激发了庾氏与世家之间的矛盾。楚清鸢借着谢演这个阶梯,出入于士林馆中,每日少说多听,收集了不少信息。


    这件事中,谁得利最大?看似是有人将“庾氏无道” 的说法推出水面,世家得利,可随即庾氏又大张旗鼓地敲打世家,两方谁都没得着好处,反而是不声不响的谢澜安,得到了冘从营的控制权。


    就好比上一次,那场同样震动京城的遇刺案,看似是谢澜安性命受到威胁,过后却也是她,擢升了骁骑营的中领军。


    没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因为大多数人尚未摒弃成见,觉得谢娘子之所以走到今天,要么是靠着谢家,要么是依靠她二叔在荆州的声望影响,总之对一个女子做高官不那么当真。


    楚清鸢却不这样认为。


    当今天子年少,皇权不振,金陵貌似只有外戚与世家两种势力,他却觉得还有一种——


    便是横空出世的谢澜安所倾向的那条道。


    因为在前两者此消彼长的时候,谢澜安却隐在他们背后稳步高升。


    她绝不是个简单的人。


    如今士林馆中,“投庾”和“反庾”两种对立的声音愈演愈烈,让楚清鸢有种风雨欲来的预感。


    他不可能永远做谢演那个草包的捉刀客,他想借着这个踏板再进一步,就一定要站对队伍。


    他也只能选择一次。


    ·


    庾松谷回驻石头城之前,回了趟国公府。


    “阿父,我以为谢含灵有二心。”


    庾松谷对靖国公道:“她那日帮着郗府阻拦我便不说了,还撺掇姑母将我调回石头城。原本按我们的计划,这次定要让世家伤筋动骨,结果她从中斡旋,仅仅伤其皮毛。她毕竟是世家女,会不会……”


    庾家檐廊上的丧幡白绸已经撤了,庾奉孝精明强干的脸上也一扫丧女的愁苦,听了儿子的话,他转了转拇指上的狼牙扳指。


    庾奉孝道:“只有朝中主政的是太后娘娘,是个女人,这位小谢娘子才能在太极殿有立足之地,失了这个依傍,她还能张狂什么?且不理她,只要你守好石头城,你我父子便立于不败之地了。”


    话虽如此说,待儿子走后,庾奉孝还是唤来亲信,附耳与他吩咐一事。


    有些事情,是要早做准备了。


    ·


    庾松谷回守石头城,不忘令他的副手盯着内城动静。


    没隔几日,副将来回报,有些吞吞吐吐:“将军,属下听说一事,不知重不重要……”


    庾松谷不耐烦地问是何事,副将道:“属下听说,忠勇侯府向谢五娘子提亲了。”


    “什么?!”庾松谷猛然转头,阴鸷如蛇的目光落在副将脸上。“谢含灵不是将她的幼妹看得宝贝一般,不肯松口让她早嫁的吗?”


    副将嗫嚅着,这世家女郎的闺中事,他何从晓得。庾松谷不由焦躁起来,此事虽无关大局,但他一直视谢瑶池为自己囊中之物,岂容他人染指。


    可偏偏他胞妹新丧,按大功之礼,他最短要服衰九个月,才能议婚娶。


    九个月,足以让如花似玉已至嫁龄的谢瑶池,随时嫁作他人妇。


    庾松谷越想越不能空等,寻了个日子,将谢知秋约了出来。


    谢知秋是谢五娘的亲父,自从他被谢澜安赶出乌衣巷祖宅后,整日被夫人数落无能,日子也不好过。


    只要他恨谢澜安,庾松谷便有收买他的筹码。酒楼的雅间中,他特意卸下铠甲,换了身宝蓝色织锦襕衫,为眼前的中年儒瘦男子斟满杯中酒。


    “听说令嫒五娘近日在议亲,小侄对五娘的心意,世叔父是知晓的,就连太后娘娘也曾有意下旨赐婚,却不知世叔如何作想?”


    谢知秋知道他的来意,喝了口酒,苦笑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是天理应当。但将军也当听说过我家的事,五娘的终身,如今全由我那个能耐的侄女一人说了算,我纵为五娘的父亲,说句不怕让将军笑话的话,插不上手啊。”


    “世叔此言差矣。”庾松谷忙道,“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无妹妹的婚事要一个当堂姐插手的道理。


    “现今你父女二人不在一处,自然使不上法子,可若世叔寻个身体小恙之类的借口,难道五娘子会不来探病吗?只要将五娘子留在身边,她的终身大事,还不是世叔一言定之?”


    谢知秋眼神微动,故作沉吟,“只是将军如今在丧期……”


    庾松谷道:“不急着成亲,可以先定亲。只要咱们两家结成亲事,世叔您便是我的岳丈大人。那谢含灵不过我姑母身边的一条狗,还不是听我庾家摆布,到那时,待小婿与姑母进言几句,保证让岳丈大人重掌谢氏,大大地出一口恶气,如何?”


    谢知秋等的便是这句话,举杯笑饮美酒,耐人寻味地笑道:“将军如此诚心,下次我便诓出五娘来,让她与将军当面说话,亲自为将军把盏奉酒,谅她不敢不从我这个父亲,如此可好?”


    庾松谷闻言,便知谢知秋是个上道的。


    他眼前已浮现出那个娇意无限的小娘子被他揽在怀中,千羞百媚的场景,只觉下腹躁热,志得意满。


    待到席散,宾主尽欢,只剩杯盘狼藉。


    谢知秋在窗边,看着庾松谷在牌坊下骑马得得而去,眼里全是晦气,那里还有笑意。


    包厢的门再次推开。


    一名颀姿玉貌的女郎摇着折扇进来,长眉凛凛,不怒而威,正是谢澜安。


    “含灵,我都照你的意思说了。”谢知秋见了侄女,马上说道,竟有些拘谨的模样。


    “那个……你之前说秋娘的脉象是男胎,当真么?她一切都好吗?叔都听你的了,你看,是否让叔见一见秋娘?一笔写不出两个谢字,咱们毕竟是一家人不是。”


    他这些年被袁泠君管得严,身边没有莺莺燕燕,人过中年只得一子,他是做梦都想再得一个儿子。


    当初谢澜安不知如何发现了他安置外室的宅院,将刚有身孕的秋娘藏了起来,谢知秋暗中查询许久都找不到,本已不抱希望了。


    没想到谢澜安忽然主动找他,说起这事,他如何能不对自己的骨肉上心?


    谢澜安正是深知叔的弱点,才拿捏他设下今日之局。


    她说:“只要叔下次再将庾松谷约出来,按我说的做,我便答应叔。”


    谢知秋目光大亮,“你保证?”


    谢澜安见他神态振奋,忽地笑了声。壁联下的青瓷仙人承露盘上燃着清幽的线香,她的眼神便像那缕漫淡的雾气。


    一个亲哥哥,在胞妹尸骨未寒的时候急于女色。


    一个亲生父亲,一心只顾未出世的儿子,却对乖巧懂事的女儿不闻不问。


    人心之丑恶,哪怕过去百年,也从不让人失望。


    可只要看透了,用起来便会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