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药典(中)

作品:《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698章药典(中)


    听完李胜利给擘画的后续,史老这边也长舒了一口气。


    如今摊子铺开了,怕就怕李胜利这个小年轻,做事只靠闯劲儿,没有后劲儿。


    如今的自训班、培训班、函授班、传承班、精研班,加上后续的大学教育。


    在史老看来也是教育条件优渥了,这年月,再好的教育,也没那条件不是?


    山上这边倒是有,但名老中医们,也不敢把所有精力,只倾注于三五个学徒身上。


    撒网捕鱼的道理,这些个老江湖比谁都明白的。


    “这就好,人老了,牵挂也越来越多。


    我这老头如今牵挂的东西不多,但大传承于我也最是挂心。


    胜利,安心!


    放心!


    “三个月!


    没了这份保证,李胜利也能保证向死书里的经验,一丝一毫也传不到外面去的。


    胜利,听你的意思,药材公司的药典是急活。


    真有什么果报,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你担着。”


    为了给这些名老中医们延寿,如今山上村用的可都是最好、最顶级的道地药材。


    史老倒是不怕死,就是怕中医接下来的路,跟他想的不一样。


    向死书之中记载的吊命经验越多,价值越大。


    振奋中医,也是史老奋斗半生的事业。


    只是之前的努力虽多,但收益不多。


    六十年以上的老山参至少十多根,百年以上的山参,也有两根,这些宝药级的稀罕物,李胜利就随手放在这所别院的药柜里。


    时间上,李胜利不会给太多,因为这次是机缘巧合的事儿,不能耽误太多时间在编纂的过程之上。


    如今李胜利已经成了护持这条路的最关键人物,没有自训班跟函授班,只怕九成九的赤脚医生都入不了中医的门。


    如今的中医界的中坚力量,多半都是学院派,让他们传承中医,只怕中医传承只会越来越少。


    十年!


    这些名老中医,多半自小跟师学徒,都是有完整传承的。


    您在山上要少带一些学徒。


    每一个名老中医,都是医界的一笔财富。


    打了個哈哈之后,史老这边,也给成老要了时间,编纂药典,即便是简易版本,一年时间,怕是不能再少了。


    延寿,如今才是山上村最紧要的事。


    老人延寿,也是之后不能避之不谈的话题。


    最好能在春采前后成书,秋收之中就要用到。”


    博弈也好、要挟也罢,无非这帮名老中医们的命,不能虚耗在对中医大传承没意义的人或事上。


    在史老看来,李胜利的函授班,才是中医大传承所需要的,因为函授班给了赤脚医生们用功的方向。


    对比粮食的价格,山上这边每年耗用的药材,可不比整村的食口花费少多少,而这样的花费对李胜利而言,也是物超所值的。


    一年的时间总要给的,召集各地药工,就是你的差事了。”


    卡着史老的寿限,李胜利给老头画了一张不算大的饼。


    这一辈的名老中医没了,下一辈的老中医们,有完整传承的可就不多了。


    再有十年的时间,我让您看看中医的兴旺之兆……”


    “史老,以后的麻烦会越来越少的,打打杀杀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少。


    “小李同志,编纂药典不是开玩笑,你说仨月就仨月的。


    史老他们可能不会知道,这一册册老中医们由生到死的最后经验积累,也被李胜利当做了以后的博弈工具。


    对李胜利而言,真要是一根百年山参能给一位老中医延寿十年,那也是值得的。


    坚持活着。


    最多只有三个月。


    “那我就借你小子吉言喽!


    十年,怕也是活的艰难。


    有些人,想要向死书中的经验,首要的一条就是要保障中医的传承。


    不用药工的药典,就要成型。


    剩下那一点点,也差不多会跟游医、野医一样,在用药上全无法度可言。


    而且值得花大价钱去收拢。


    如今赤脚医生大行其道,中医的提振只在眼前。


    大胆的去做事!


    一年时间,不够!”


    史老的争取,成老这边也不认可,统合炮制之法的药典,哪是那么容易成书的?


    一声‘小李同志’,就足以表达成老,对时间的要求了。


    “两月!”


    见成老的表情有些严肃,李胜利也就起了玩闹之心,逗了老头一下。


    “甭玩这个!


    你敢说一个月,我就敢撂挑子。


    你是正经有传承的中医师,这个也拎不清吗?”


    李胜利的压迫,换来了成老不怎么地道的京片子。


    编纂一份详细的药典,在成老看来,别说是一年了,十年都不足够。


    “成老,官方要求,三月务必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