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速成班(上)

作品:《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对于山上村成老面对的流派之争,李胜利问了一下之后,果断的没有参与,只是留给成老一句,伤寒温病为主,兼顾其他各派的说辞,就匆匆的离开了。


    听了这话的成老也是哭笑不得,他不知道伤寒温病为主兼顾各派的道理啊?


    关键是现在哪一派也不想被兼顾,哪一派拿出来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这才是真正让人为难的所在。


    见李胜利转身就蹽,老于江湖的成老跟史老对了一下之后,就耍了一手总纲分八派的戏法。


    以伤寒温病南北兼顾为总纲,再以各派杂合各派的方式另分内科八派,这样一来,既消弭了流派之争,也消弭了流派之间的隔阂,也为以后出兼顾内科八派的中医师打好了基础。


    因为小寡妇杨玉莲的扯淡表白,李胜利也没敢在山上逗留过夜,又匆匆回了马店集这边。


    史老、蒲老、成老以及各地的名老中医手头都有事做,李胜利这边也是一样。


    老一辈在做医理跟药性的厘清,李胜利这边主要关注的就是自训班了。


    中医自训班也是李胜利头一次办,办班的经验他虽说听过见过不少,但毕竟李鬼手只是骨伤科的刀斧手,对于中医内科,没有正经的学习经历。


    之前想的是,脉诊入门之后,就算是勉强的中医入门了,但首批医家后人为主的老学员那边的反馈,却不是这么个情况。


    会了脉诊之后,还有个辨证施治,之后还有个立方开药,目前可见的中医入门的三道关,一关比一关难过。


    辨证施治、立方开药,都是需要经验慢慢磋磨的,脉诊深入一下,就不是一年两年能精熟的,再加一个辨证施治,三五年都不太够用。


    发现了问题之后就要解决问题,目前看来,赤脚医生的教材,写的还是有些深了。


    对赤脚医生的培训,简单的脉诊入门之后,就该停止,剩下要看的还是最简单的功夫,背功。


    背脉象、背辨症、背药方、背增减加味,弄来弄去,赤脚医生,还是脱离不了翻书看病这一节。


    有了这样的经验,自训班这边,也就不得不跟赤脚医生学习班一样,办速成班了。


    想着速成入门,下去就能独自脉诊辨症开方,纯粹就是理想化的结果。


    这样的人,学员里面不是没有,只是一成不到的比例,不足以作为借鉴。


    这样一来,入门级的赤脚医生教材,就要重新编写了,之前的教材也不是不能用,只是要提高一下对学员的要求了。


    将现行的教材作为高级教材,李胜利又筹划了初级与中级教材这两套。


    中级教材简单,稍稍删减原有的教材,加些背功的内容进去就好,也可以作为函授教材来使用。


    但初级教材就很难了,考虑到后世听到的赤脚医生学习班,最少一个月最多三个月的学习周期,脉诊这一节都可以作为选修的,因为时间太紧。


    一个月到三个月的培养周期,对李胜利而言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自训班在每一个学员身上消耗的粮食会大量的减少。


    但要让人下去就能治病这样的要求,对上最多三个月的学习时长,也真是令人为难。


    这样的班,说白了就不算是入门班,只能算是背功班,将病症用药一一罗列,背熟之后下去按图索骥,再想精进,就得进函授班了。


    坐在暖烘烘的屋里,甩着被毛笔板的有点难受的手腕,李胜利也在仔细的琢磨初级教材的内容,这份初级教材,跟中级、高级教材不同,是必须要有普适性的,也就是要做到南北兼顾。


    总不能弄南方一本、北方一本的教材出来,授人以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