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借势

作品:《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董师,拉几人入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司里知道这事儿。


    董师,记住,只是让司里知道,不是让部里知道,此事只是事涉中医,与西医无关,咱们关起门来说小话就好。


    陆军总院的说辞,可以汇报给司里,这事最好保密,不然显得我们别有用心。”


    李胜利的话,让董师想笑,这还不是别有用心?


    一个肺痨几乎就引起了中西医的争斗,这位在陆军总院还说过,纳西医手术、消炎为中医所用的话。


    把人祖坟的坟堆都刨开了,他还敢站在人家的棺材板上说,我不是别有用心的,何其可笑?


    至于李胜利嘴上只给司里说,不给部里说,董师是清楚里面脉络的。


    五八年,部里有人反中医,那可真是振臂一呼,拥护者众。


    为此,部里几乎被洗刷了一遍,但洗归洗了,部里的人,对中医的态度,不说依旧如故也强不了太多。


    中医司令进京,也是无奈之举,中医司跟部里,虽说是上下从属,但其中的隔阂不少。


    不用李胜利提醒,话题到了司里,只怕也会跟他说的一样,按下之后,司里直接关门开小会。


    除去理论及药性,五项之中的三项并不难做,这也是之前有过讨论的。


    老师史老,久不过问世事,对此不太了解,至于祝师兄,像中医官员多过像医家。


    到了冲杀之时,你们必须在前。


    胜利,可以算作你的师叔,称呼你为董师,无非是想学艺而已。


    对比大中城市,小县城的医疗水平确实不高,让风雨再刷一遍,以后小学毕业经过培训进医院执业,也就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哦,这事倒是不算太难,前段司里也有这个意向,整理一些资料,下发四大中医院。


    四九城周边的乡镇卫生所,条件也就那鬼样子,更别说下面的县城、乡镇了。


    这些事的层次太高,我就出出主意,你们经手操办吧。


    “董师、祝师,不妨推动一下,除保密资料之外,复制所有的资料,直接下发各处的中医院。


    如今的医家,不说其他大医家,就是面前的老师史老,你让他每个病症都循经据典的说一下中医理论。


    董师,我看你之前说的五人就不错。


    当年的袁大总统,在京师的时候,不过李中堂麾下一裨将,到了津门小站,却能横扫天下。


    只是联合用药项目太小,占用这么多资料,是不是不妥?”


    还是那句话,史老一生经历太多,人虽老迈,但只要给他时间,看不透彻的东西也不多。


    小董,胜利提的是个路子,你说风色不好,咱们总要做典籍留存的。


    中医师或是医家,拿着针管打消炎药,也不是什么荒诞的事儿,条件所限而已。


    泣血觐见或是抬棺而谏,必要的时候,也要有人站出来。


    这些资料,可能七成没用,但剩下的三成,可能就是没了再也找不出来的东西,复刻一遍资料,两三个月时间应该够了。


    “史老,大势借不到,还是可以借资料的,这十几年,部里、司里、研究院、中医大、四大中医院,手里掌握了不少资料。


    这段时间到明年的五六月份,日报这边的报道不会断,我这边权当是给你们造势了。”


    至于四大中医院之外的中医院,许多都是县城的小医院。


    此事,事涉中医的大传承,你们二位,不仅是要尽力而为的,而是必须要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