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变法之始

作品:《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见董师领来的三个人也跟着点了头,李胜利这才清了清嗓,继续说道:


    “陆军总院,也算是战伤医院了,中医药里面,也有无数的战伤医案,你们在这里为什么不深究一下呢?


    你们没本事没眼光,并不意味着别人也一样,各地献方、献药的,也有军医院吧?


    人家已经在琢磨着中西医结合了,像止痛、止血、治疗癌症的一些中西医联合用药,有的地方已经进入临床试药了。


    作为国内


    你们却在医院里玩中医治百病的幼稚把戏,丢前辈医家们的脸!”


    李胜利再开口,又换了一个方向,董师这边的眉头皱的也就更深了。


    上面说的中西医联合用药,并不是李胜利独有的法子,许多地方,早就开始临床试药了。


    献方里面有大量的中西药共用的办法,只是献方、献药的数量太大。


    虽说许多医院递上来的方子,标注了成功率跟治愈病例,但作为四九城中医研究院的大拿。


    董师对于许多献方、献药,还是存疑的,这就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对于献方、献药的甄别。


    作为中医研究院有数的几个大拿,董师站的高度足够,眼光、眼界也足够。


    但试一试就难了,下面上来的献方、献药,经没经过临床试药,打电话、发电报问一问,对面的回复肯定是经过临床试药的。


    听到李胜利是正骨八法的始作俑者,老张等人也就服了,不服不成,让他们自己写个东西上日报都难,更别说上头版了。


    这些没有记载的方剂,很多也是秘传的,疗效肯定有,偶尔也有李胜利手里那样的,用了就立竿见影的方剂。


    “尽力办吧,风潮有了,老朱那样的事会很常见的。


    医书上找来的古方、偏方还好说,万一是冒方、假方、伪方、妄方,乱用可是要死人的。


    学了正骨八法,肯定是不能接断骨的,简单易学效用有限,就是董师对正骨八法的评价。


    尽量控制几个或十几个,可以用于临床的常用药剂项目,对你们而言,或许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地方医院可以在献方、献药上糊弄事,但军医院就很少了,那是军事项目,掺假的后果很严重。


    以董师的见解,如今存下的巨量献方、献药,三十年能完成甄别,都算速度很快了。


    但是,那边对于中医的抵制,是自建院开始的。


    史老所言,简单易学引人入门,看来才是符合上面要求的。


    “老张,胜利说的,倒是个路子。


    话虽然是被李胜利逼着说出口的,但要发展中医,甄别献方、献药,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这也是李胜利的优点,高屋建瓴的指点,他多的是,真要跟刚入门的说中医,他反而肚里没东西了。


    像我拿出的肺痨方子,献方、献药里不计其数,许多中药制剂效果不好,可能就是少了消炎灭菌这个环节。


    同时,你们这种单位,可以加大造假的惩罚力度,这样一来,送上来的药方、药剂,临床可用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真要整理献方、献药,那也是个以十年、数十年为计量单位的浩大工程。


    看看药方、辨别一下药理,多半医家都可以,献方、献药里,至少有一半可以过关。


    别说什么医生是救人的,给你挂上板子,你一样要救人的,而且救不好,会很麻烦。


    我把患者给你们找来了,用药辨症之后,如何增减加味,或是换别的方剂,就是你们的职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