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裴小将军 四人会见

作品:《女娘也威武

    皇城内,晚秋的晨风带来几分爽意,绯红缓缓染上宫阙之内一片枫叶,如一片灿烂朝霞。


    晨曦初阳透过秋日冷冽气息,照射到皇城正红色宫墙上,绚丽得几乎让人视线模糊。


    乾安宫内。


    萧翊和一身玄色帝王服饰,身材出落得高大修长,但是气质神色却是说得上温和,看起来不露锋芒。


    他面容英俊,一双桃花眼潋滟幽深的神色被棱峰的剑眉压下。眉间带几分成人的沉稳,看着面前的奏章,微薄的唇扬起浅浅的弧度。


    大殿外面阳光逐渐耀眼起来,殿内仍然有些许凉意,端庄肃穆、森严冰冷。


    萧翊和端坐殿上,手中狼毫蘸取少许朱砂批阅奏章,他睫毛轻颤,却见一宫人弯腰进殿。


    “陛下,太后殿下来了。”


    萧翊和笔尖一滞,赤色于纸上落下痕迹,他丝毫不在意,写完最后一句批注方才起身。


    刚到殿门口还未踏出一步,就见太后领着一行人前来。太后气色很好,脸色红润,鬓发间金钗雍容,华服尊贵。


    虽说有些气势汹汹,但是这五年来萧翊和已经习以为常。他见过太后暴怒的模样,现在她只是气势凶狠一点,理应珍惜。


    “母后金安。”


    虽说太后不是他生母,但是这些年来,她也是将他当做亲生儿子教导培养,萧翊和尊重她,行了小辈的礼,微微颔首等待她开口。


    郑太后早上听闻他在朝堂上的莽撞举动,本意是来兴师问罪,但是见他孝顺恭敬,准备好的话又咽进肚子里。


    见他立在那里,一身玄色帝王服衬出十八岁少年的挺拔英姿,虽然看不清他的神色,也清楚他不再是那个在她膝下乖顺怯懦的小皇子,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帝王。


    郑太后屏退身后众人,高贵迈步入殿。


    “我听闻你今日在朝堂上让安尚书力荐朝臣,给安和增兵。”太后的语气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早年间萧翊和登基时不过十三岁,太后也垂帘听政过。


    百年顶级世家培养出来的才女皇后,教导一个十三岁的小皇帝,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宫殿里宫人都被屏退,萧翊和亲自搬了椅子给太后,像是幼时还在太后膝下那般,太后略微心软,神色也放松几分。


    “母后消息灵通,前几日北城关大战,昨夜捷报传入宫中。”萧翊和将案上一封密信转交给太后。


    捷报一入宫,他就召安尚书入宫,让他在今日朝堂上进言给燕云将军增兵。


    安尚书是谢云昭能够信得过的人,也是他一手提拔,是他埋在朝堂的一把利刃。


    太后打开细看,面色凝重。


    萧翊和仍是自言自语,“此次大战由飞燕娘子军一万人与戎国一万五千人对上,安和手下飞云男子军五千精锐先前调给裴珩。娘子军此次虽然险胜,但是也伤亡近两千人,如果不及时增援,安和难以支撑。”


    谢云昭封号燕云将军,掌管燕云军,手下飞云男子军五千精锐,飞燕娘子军一万人。


    飞云军是先帝在时封给她的兵马,一万娘子军是这几年来谢云昭费心尽力组建起来的娘子军。


    兵马不多,但是她一个女娘,同时统领男子军和女子军,实在是前所未有,备受朝廷瞩目。


    太后看过密信,很快反应过来。她曾与谢云昭彻夜倾谈,比任何人都了解她。


    谢云昭表面上专心于课业,闲暇时与友人闲谈赏花,但是她所有的举动都是为了创建娘子军而出,隐藏在天资聪慧的郡主名头下的,是她春风野火般的勃勃野心。


    “此次大战飞燕军占据良好时机,安和不可能毫无防备。娘子军战后势弱,你有所担忧倒也正常。”


    “不过,”太后略略停顿,封好密信,“安和从来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她有此打算,要么是料定戎国短时间内不会卷土重来,要么是裴珩很快就会率飞云军与其汇合。”


    “你不必担忧。”


    说罢,她将密信重新递给萧翊和,神色已经恢复了平静,“你莫要增兵,朝臣本就对安和手下娘子军有所不满。你再增兵,那几个老腐朽怕是要把泰安殿房顶都掀翻。”


    萧翊和还欲说些什么,太后已经起身,威严的眼神落在他身上,意味深长,“况且,安和若有困难,自会向朝廷求助。你增兵,或许就已经违背了安和创建娘子军的初衷。”


    谢云昭不会用陈国百姓、疆土和军卒来开玩笑,纵使她想向天下证明女娘的能力,她也会量力而行,不会铤而走险。


    萧翊和沉默半响,目送太后出了乾安殿,缓缓松了一口气,看向桌上奏折。


    “康泽,进来。”


    面白无须的宫人进来,俯首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去安尚书府上,召他入宫,说有要事相商。”


    有些事情细想之下,确实还需从长计议。


    燕云军主营帐中,粗茶淡饭冒着点点白气,两男两女四人坐在四四方方的桌边,就着几碟寡淡小菜飞卷残云般用食。


    “前几日一战,可还好?”


    裴珩头也不抬就问,他神色如常端着碗用膳,好似那句话不是他问出的一般。


    旁边两位副将没有说话,显而易见,裴将军这话问的是谢云昭。


    谢云昭停下筷子,左肩抬起不易察觉的弧度,沉默半晌道:“还好,北城关好歹是守住了。”


    这时,裴珩吃完饭,他将碗底的米粒用筷子尖挑起塞入口中,终于肯抬头,她才能够好好看看他。


    裴珩今年二十有二,正是年轻人血气方刚的年纪,京中如他一般的世家公子,大都在京中赏花逗鸟,但现如今他已经是三品将军,手下统领三万兵马,超越了太多同龄人,比起他爹当年还胜过几分。


    谢云昭看着他,突然想起昨夜梦回京城,梦里蓝衣少年剑眉星目,英英玉立,如翩翩美少年。


    但是五年边疆的风吹日晒,阳光和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痕迹,他与五年前,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是肩宽背阔,剑眉星目间少了几分少年气,多了几分成年男子的英勇气概。


    裴珩端起茶碗,目光偶然与她对视,不明所以,“看我干嘛?”


    谢云昭垂眸,也倒了一碗茶,不经意问道:“你呢,你那边怎么样?”


    说起这个,裴珩兴致高昂起来,他一口气将茶一饮而尽,碗重重磕在桌上。


    “还要多谢你借我五千飞云军,宋策领着五千,加上我那两万多镇远军,两面包抄,杀了他们个片甲不留!”


    他说起战事,目光凌厉得让人不敢直视,语气铿锵。


    坐在一侧的左副将宋策也放下碗,爽朗笑道:“还是得看谢将军的栽培和裴将军的配合,要不是两位,我也不能带领飞云军赢下这场战役。”


    另一侧右副将顾安之坐姿豪迈,手支在膝上,眸中闪过坚定,“我们陈军齐心协力,定能将那戎军退之千里。到时候,回到京城,看谁还能看轻我们。”


    她说完,目光落到谢云昭身上。


    谢云昭点头,掩去眸中深色,抬起茶碗,“军中不能饮酒,谢某以茶代酒敬各位。”


    四人齐齐举碗。


    “干了!”


    裴珩自启阳谷来,带着他镇远军亲信五十人,将飞云军五千人带至北城关,行了一夜。


    等到飞云军与娘子军回合,裴珩又立刻启程。


    军中不能一日无将,出来一夜,已是不易,裴珩又要赶回去,来时人多行军自然慢些,去时只几十人骑马,他想要在太阳下山前回到驻扎地。


    “告辞。”裴珩告别时拍了谢云昭的肩膀,疼得她呲牙,面上微笑,尽量不显。


    “保重。”她从牙缝里憋出一句话,却见他递来伤药,修长指尖皆是厚茧和细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b>


    <b>aishu55.c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