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在世,岂能屈居于人下?

作品:《董曜

    此时此刻,袁绍知道绝不能依照其他诸侯所言,将董曜给杀了。


    袁隗仍在董卓手中,他心中虽想袁隗被杀,袁家分裂。


    可如果强行杀掉董曜,世人皆知他先杀董卓之孙。


    目的便是强行逼迫董卓杀袁隗一家,那他积累起来的声誉将会烟消云散。


    眼下也只能口出恶言,将其赶走,这是最好的办法。


    “董贼猪狗不如,其孙亦是如此,这就是董家的本性,快滚吧。”


    众人见袁绍态度,自知杀不了董曜,便一个个过把嘴瘾。


    杀不了董卓,但当着其孙子面怒骂一通还是可以的。


    “我师兄深明大义,不惜背负不孝之名前来讨伐董卓,你们竟然还敢如此羞辱于他,真是岂有此理!”


    赵云双拳攥紧,怒火涌上心头。


    这些人实在是太过不讲道理,所谓的世家之人出身,便是如此吗?


    “赶紧离去吧,盟主已经够宽宏大量了。”


    “董贼之后又会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国贼!”


    “出身决定一切,他祖父能做出天怒人怨之事,他又能好到哪去?”


    见赵云还想帮他说话,董曜摆摆手将其拦住。


    事情到了这一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师弟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事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他不过是袁绍和韩馥私底下斗争的牺牲品。


    看来走联军这条路子是不行了,只能开启备用的董卓路线。


    罢了。


    还是吕布说的好啊,人生在世,岂能屈居于人下?


    既然在这世上走一遭,定当执掌天下生杀大权。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左手江山,右手美女。


    当然是全都要!


    之前他打算等讨董结束,带着赵云寻一处地方发展。


    现在该去找他那个只有血缘,却没有见过面的祖父了。


    至于那什么美名,恶名,皆是后人之论罢了。


    董曜望向曹操,报以感激目光。


    至于韩馥,真他娘的不是好人啊。


    别让他逮到机会,否则有其好果汁吃啊。


    董曜又冷冷扫视骂他的人,等着吧。


    虎牢关上,有我董曜在。


    你们,休想踏入一步!


    唉。


    曹操望向袁绍和韩馥微微摇头,尚未开始讨伐董卓,私底下的斗争就已经开始。


    两人遇到大事便束手无策,鼠目寸光,能成事就怪了。


    留董曜,只有利,没有弊。


    试想,董卓残暴恶行,就连其亲人都反对,足以说明董卓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那他们此次会盟,又怎会失败。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此时的一将可以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也可以是董曜那般从军阵中冲杀,来去自如的战将。


    在此等情况下,将董曜给逼走。


    可见袁绍以及各地诸侯,皆是一些短见薄识之人。


    董曜走了,其他诸侯并不把二人放在心上。


    勇猛又如何?


    真打起来仗来靠的是士卒数量,兵多才是王道,他们足足有三十万。


    这么多士卒来到关下,就能把董贼吓得屁滚尿流。


    ······


    与此同时,洛阳调兵命令频频。


    胡轸带华雄前往汜水关,徐荣接到命令撤出荥阳,前往虎牢。


    历史中有没有汜水关谁也说不清楚,但此时这道关口却真的存在。


    此关位于虎牢关东北方位,类似于附属关的存在。


    其作用也非常大,一旦敌人来犯,可随时与虎牢关形成掎角之势。


    洛阳城外军营,董卓独自一人在大帐内。


    “曜儿啊……”


    他拿出一套小金甲,这是十八年前,长孙曜出生之时便准备好的。


    当时他调任并州雁门为官,长子携家眷来投之时遇到异族。


    等率兵赶至之时,长子董植已死,长孙也不见踪影。


    多年来都没有任何消息,他已经打心底认定董曜已死。


    这下他费尽千辛万苦打造的董氏基业,苦于没有人继承。


    等百年之后,恐怕也要便宜了另一支董氏宗族。


    若是董曜还活着,此时已经十八岁,早就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


    听闻蔡家有两女,在其父耳熏目染下,皆精通音律,书法,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奈何董曜已经死了,否则定然让其迎娶二女,享尽齐人之福。


    只可惜,没这个机会了。


    ···


    “师兄,我们去哪?”


    赵云跟随董曜出了联军大营,内心十分迷茫。


    他们是来入盟投军,对抗董卓的,结果被轮番羞辱赶了出来。


    “我要去找祖父了,你心怀大义,又有报国之志,便不要与我一同行事了。”


    董曜拿出师傅交给他的信物,是一块做工十分精致的玉牌。


    接下来他打算认祖归宗,赵云与他理念不同,两人一起走肯定会发生争执。


    只希望日后两人不要相遇,他并不想与其厮杀。


    “我跟你一起走。”https:/


    赵云斩钉截铁,什么大义,什么报国,他不干了。


    师兄大义灭亲,那些诸侯不接受就罢了,还对其各种羞辱。


    所谓十八路诸侯,浩浩荡荡,声势震天。


    到头来皆是一群狂妄自大,依仗出身,狗眼看人的东西。


    韩馥是邀请他们来的人,关键时刻却暴露师兄身份,更不愿为其辩解。


    这就是所谓的征讨逆贼,自诩为正义的人。


    在他看来,这群诸侯不过是打着征讨董卓,将自己伪装起来的大奸大恶之人罢了。


    既如此,又何须有好人坏人之分?


    “走吧。”


    董曜看向赵云,见其神情坚定,似乎不是开玩笑的。


    到底是年轻人,有分辨忠奸之心,却容易上头。


    虎牢关。


    徐荣站在关上,盘算着如何应对联军。


    “胆敢有人来探关,拿弓箭来,我要射死他。”


    守关的将士见到陌生人到访前来,顿时就来了精神。


    “慢。”


    徐荣阻止军候,他们陈兵在此,一般人不敢过来,现在还是问问前因后果比较好。


    “关上的,我要见董相国,这是信物。”


    董曜将玉牌举起,不断晃动。


    “中郎将,这如何办?”


    早就张弓搭箭的军候见状,不由问道。


    “去拿给我。”


    徐荣见玉牌在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便知不是凡物。


    到手的瞬间,徐荣便知这信物不是假的。


    他之前在董璜那里见过一模一样的玉牌,像这种玉牌,只有董氏亲族有资格佩戴。


    一般人根本无从获得,这关下之人定然来历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