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九章

作品:《破产锦鲤的种田恋爱日常

    据说,“油蜡布”这种布料,是西洋人用一种叫“蜡线”的特制细线纺织的。


    “蜡线”的上面,附有可以防水的“石蜡”,所以雨水浇在上面,渗不进去。


    因为是纺织出来的,蜡线之间有肉眼看不清楚的缝隙,所以还算透气。


    “雨衣”是长袖的,下摆也非常长,能盖住半条小腿。


    “雨衣”的领子上,又自带一顶三角形的帽子,出门时随手一拉,便能连头发也盖住了。


    “雨衣”不但在防雨防水防风这些方面比蓑衣斗笠好得多,而且相比起传统的遮雨之物来,又极其轻便柔软,穿上这种衣服,确实比穿戴蓑衣斗笠自在多了。


    价格昂贵,大概是“雨衣”唯一的缺点了。但也没有办法,毕竟大夏现在还不会生产这东西。


    若是有聪明的人,能看出门路、琢磨出造法,“雨衣”便能在大夏平民中普及了吧。


    此日、此时、此刻,黎锦甚至还认真地思索了一番,关于开“雨衣”店能不能赚钱的问题,最后的结论是,感觉可行性不高。


    毕竟生产技术掌握在西洋人手里,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个“中间商”,赚的是所谓的“差价”罢了。总觉得很没有前途。


    “中间商”“差价”一类的新词,在大夏还是很“冷门”的。


    说起来,就连“冷门”这个词,也是很冷门的。


    黎锦自幼便爱读一些西洋与东瀛传过来的古怪书籍,里面写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大夏没有的理论或是知识。


    其中有一门学问叫“经济”,取的似乎是什么“经世济民”的意思?


    黎锦也不是太懂。总而言之,就是这两个字的组合了。


    这门学问,讲的大概是“商业”“经营”“管理”之类的知识和理论。黎锦看了两三本,对此抱有一种似懂非懂但是觉得有趣的心态。


    虽然有时也想找人聊聊这方面的心得,但黎锦实在找不到可以聊这个的对象,也只能忍着了。


    阿诚应该会愿意听的,但黎锦觉得对他说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实在是打扰了他。


    浪费人家的时间,她终究感觉不好意思,想想还是打消了念头。


    现在自己多少也算有点资产的人了,做些什么才能更赚钱呢?黎锦又再沉思了起来。


    思前想后,还是得做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生意吧,黎锦又记起了以前便依稀知道的道理。


    她只是一时想不出来,除了自己发明的食品,还有什么买卖是前人未曾做过的罢了。


    黎锦看看门外,感觉天色已经亮了一些,外面也已经有了光,能看见东西了。


    她便拿了一个盆子,出了门,朝着菜园子的方向走过去。


    之前来菜园子的时候,黎锦几乎都是抬着头。她注意看见的,也是架子上高高的蔬菜,例如黄瓜、西红柿之类。


    地面上生长的东西,黎锦却是一时没有注意。


    今天黎锦也是偶然低头看了一下,才发现地面上那之前只当没看到、一株株比膝盖略高、不知是什么野菜杂草的东西,竟然结着满满的果实,都是辣椒。


    这些辣椒都是绿色的,而且个头不算大,只比手指粗上一圈、长上一截而已。


    不仔细端详,只用余光看的话,便是丝毫也不起眼。


    就连上面结的那些辣椒,也只会连它绿色的枝叶看成一体。


    这么好吃的东西,前几天居然会被自己忽略了,黎锦有些懊悔。


    她以前也是没有见过辣椒生长时的模样,只以为和西红柿、茄子、黄瓜一样,都是挂在什么架子上的。哪里想到,辣椒这东西居然是长在地上的,所以忽略了。


    这其实也不能怪黎锦见识少的,她以前是真的没机会,见过蔬菜瓜果长在地上时的样子。


    像黎锦这样货真价实的大小姐,知道蔬菜没切碎时的模样已经很难得了。若是详细到连它们是怎么生长的都知道,那种人也实在太过于凤毛麟角了。


    虽是如此,黎锦意识到自己不辨菽麦的这一缺陷,还是感到颇为惭愧。


    但想到辣椒的美味,黎锦便又雀跃起来。


    黎锦蹲下来,选择了那些最粗大、饱满、成熟的深绿色辣椒,将它们摘下,放在了盆子里。


    这是黎锦第一次在雨中采摘蔬菜,对她来说这也实在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雨中摘下的辣椒,湿漉漉、冷冰冰的。


    辣椒的上面没有尘土,不过也许沾着些在这种光照中黎锦看不清的污泥,还是要洗一洗才能用来做菜。


    虽然有些麻烦,黎锦还是打了些井水,半是摸索着清洗了那些辣椒,这才走进厨房里。


    她拿起菜刀,把辣椒竖着剖开,每个辣椒分成两三块。


    用刀刮掉了辣椒筋上的辣椒子之后,再把辣椒切成指甲大小的碎块。


    辣椒碎块都装进一个大碗里,再往碗里打上三个鸡蛋、若干面粉。


    如果手头有五香粉、十三香粉一类的调料就好了,但黎锦之前嫌这些调料味道太重、用处不广,便没预备。


    此刻虽然感到有些缺憾,却也没有办法,只得不加了。


    黎锦只往碗里再加了些胡椒粉与盐,便搅拌起来。搅拌得均匀了,就放在一边,静置备用。


    现在,终于要到黎锦最不喜欢的生火时间了。


    阴天时生火,不能借助太阳,只能依靠人工。


    要用上一种特制的刀片,叫做“火镰”,若没有,寻常的钝刀倒也可以代替。


    还要用到一种特殊的石头,叫做“燧石”。


    这种石头在河边多见,用时要先拦腰敲断或摔断,见断裂面有着蚌壳状的规则纹理的,方能派上用场。


    最费事难得的,则是一种叫“火绒布”的东西。


    火绒布的材料倒很普通,常见的棉布便能做,但在使用时需要加工,十分麻烦。


    先要取一片半个巴掌大的棉布,隔着铁片在火上烘烤半天,看它变成焦炭状才行。


    但又不能让它真的见火、烧起来。真见了火,烧起来就成灰了,还得从头再来。


    而且,做好的火绒布又十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