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这特么都是些什么题目?!!

作品:《全职影帝

    2002年帝都电影学院(表演)模拟试卷


    1、以下哪些影片中没有出现过有语言障碍的人士()


    a、《钢琴课》


    b、《雨人》


    c、《大地的女儿》


    d、《与狼共舞》


    e、以上均错


    ……


    饶是陈愈前世阅片量无比丰富,还是被试卷的第一题给难住了。


    卧槽,这笔试的题目这么变态的吗?


    上面四部电影,陈愈其实都看过。


    但他绞尽脑汁的想了半天,最终还是直接选了个e;因为他实在不知道,abcd四部电影之中,到底有没有出现语言障碍人士,特么一部电影出现这么多人,他哪知道?


    “你考学生的阅片量,也不能出这么刁钻的题啊!”


    陈愈当然知道这场考试的目的,就是筛选出对表演、影视剧等等了解的程度;通俗的话就是阅片量一定要大,你要看过很多的电影电视剧,还有表演的理论书籍。


    知道的越多,考的分数肯定越好。


    这笔试虽然没有不及格一说,但却是要算在最终的三试分数里的。


    占比陈愈觉得应该有20%?


    他也不敢确定。


    陈愈只知道,最终的分数,是按照几场考试的平均分相加。


    所以笔试其实也挺重要。


    幸好,第二题陈愈会做。


    2、做爱与摄影机的基本摄法有哪些共同点:()


    a、推


    b、拉


    c、摇


    d、移


    e、跟


    ……


    还是道多选题。


    abcde,应该都一样。


    特么北电是开放嗷,考学生这种牛逼问题,难怪学生们一个个提倡x爱自由。


    看看这考题就能看得出来!


    陈愈真的很想看看,刘一菲看到这道题是什么反应?


    他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左下角位置,刘一菲因为是9号,一排7张桌子,所以就坐在他旁边的后面一个座。


    但很显然陈愈多虑了,人家刘一菲保守归保守,好歹西方来的,这种题面不改色的好吗?


    她压根神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可以,一会儿考完就跟她探讨探讨这个问题!”


    陈愈收回目光,继续做了起来,他已经看到了监控老师疑惑的眼神;考试时交头接耳,其实是大忌,陈愈这都是冒了被扣分的危险,在观察人类做题的多样性。


    3、以下不属于记录片的是……


    ……


    陈愈快速的答着。


    可以说,这些题对于没学过表演的学生来说,就跟天书一般。


    但但凡学过一些表演,或者培训班上过课的艺考生,好多还是能答得出来的。


    30分的填空题,陈愈一半靠蒙,一半确实知道。


    下面的名词解释也是。


    内心独白!


    感受力!


    潜台词!


    ……


    每个名词5分,总分也是30!


    这两个大题,就占据了60分!


    然后,就是最终的四道大题——问答!


    这就有些难度了,需要学生们自己的领悟。


    也是和其他学生拉开分差的关键。


    4题每题10分。


    1、请列举你最喜欢的5部电影和3个导演、演员,注明简短原因。


    “最喜欢的5部电影?”


    “3个导演和演员?”


    那还用说?


    陈愈立马写下了他前世,还有这辈子,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和导演。


    《高山下的环》,谢晶!


    演员:石挥……


    同时,他把前世给这部电影的豆瓣点评,给写了上去。


    华夏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影片没有煽情的战争重现,不带英雄的倾情歌颂,正视阴影的历史描绘,赞颂主流旋律,恪守良知反思;多个原本脸谱的角色,最终融合成为立体的军人肖像,照顾大众又警示大众的叙述,如此种种不知能否有后来者,真实的还原了电影的本质——警示!


    写完这一部,陈愈长呼出一口气。


    他调整了下情绪,又写下了第二部——《哀乐中年》!


    这是陈愈第二喜欢的导演桑弧,在1949年拍的一部电影。


    没错,解放前,内地拍的电影。


    但现在看,台词依旧非常的新鲜和时髦!


    陈愈奋笔疾书,在那快速的写着。


    ……


    而此时,所有考生都不知道的是,教室内的一部摄像机,将考试的一切,都记录在了视频里面。


    这笔试虽然是答题,但摄像机后面,还坐着好几个考官。


    “这个1号,就是张主任说的那个陈愈吧?”


    考官们看着视频中快速作答的学生,目光却全部被陈愈所吸引。


    事实上,笔试笔试,答题的成绩很重要,但进入考试的一举一动,同样是北电艺考三试的一部分。


    这一点,很多学生,包括陈愈都不知道。


    北电三试被称为地狱难度,这也是一个很难的关卡。


    当伱三试跨进院校门槛的时候,考试就已经在你身上悄悄开始了。


    你报名时周围站的,可能就是你的主考老师;候考时见到的人,有可能就是学校领导。


    所以,在进入学校后,你不能忽略任何人,应该尽可能对所有人热情、大方、有礼,总之要为人坦诚,真诚的对人对事,这样才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而在考试过程中,同组其他考生如果出现失误或是出了洋相,也千万不要取笑别人。


    在考试过程中,要学会微笑示人。


    这会给考官和其他人留下好印象。


    而在候考时,可能也有好几双犀利的眼睛在暗处观察着你,就像现在,一帮考官就在观察这个教室里的30名学生。


    有些考生眼里只有考官老师,以为工作人员都只是打杂的,因而不尊重他们。


    其实考生在考场外的表现,照样可以反映到主考官那儿去,甚至一样会影响考试成绩。


    这就是艺考,跟高考不一样的地方。


    北电之前就有一个案例。


    候考区饮水机前打水的人很多,但是有一名考生居然旁若无人,毫不谦让地抢先去打水。


    他这个行为被候考室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最终反映到考官那里。


    显然这样的考生,是不会被录取的。


    因为这些小事,反映出这名考生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你指望他成为一个好演员?


    所以三试在考场,考官会对每个人,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观察。


    除了考查你做演员的基本素质外,也会注意你行为举止的细枝末节,甚至你不经意间的眼神。


    考试时,也一定要保持安静,不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或自顾自准备自己的考试材料。


    这些行为都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尊重。


    演小品过程中换布景、换道具,也一定要积极主动去帮忙。


    考官对考生人品的重视,有时往往比考察考生专业还重要。


    “215号,他在偷看答案,不予参加会试!”


    “294号,咬手指,减去10分!”


    “213号,伸头查看前面考生的试卷,不予参加会试!”


    “……”


    一个个考官在那看着视频中的图像,然后说出考生的各种扣分行为,甚至是剥夺参加会试的资格。


    北电三试,在1995-2005年之间,就是这么的严苛。


    而也就在无数考官记录的同时,陈愈却已经做好了试题,准备提前交卷。


    “嗯?”


    很多看着陈愈的考官,全部把目光看向了陈愈方向。


    这个被张主任提及的学生,他们知道,中戏上次复试,他也考了第一;这件事,居然还上了娱乐版的头条,可让系里的好多老师,讨论了好多天。


    所以这个名字,显然在很多老师眼里,很出名。


    这个考生,居然提前交卷了?


    但这,其实是考试允许的,所以几个考官并没有多说什么。


    唰!


    陈愈起身,将试卷交到了监考考师的身前。


    交完,还朝他深深的鞠了个躬。


    “还不错啊,这考生!”


    这行为一出,一帮考官都有些刮目相看。


    不愧是中戏和北电初试复试都第一的学生,是有点东西在身上!


    礼仪,是一个考生最起码的基础认知。


    “多少分钟?”


    一个考官在那问着。


    另外一个考官看了下时间:“半小时都没到,25分钟吧,他答完了整张试卷!”


    “去把他试卷拿过来!”


    一个领导模样的考官,朝着身旁的一个老师说着。


    那老师立马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陈愈的试卷,就到了这几个老师的手中。


    选择题,他们并没有看。


    直接看起了问答。


    “《高山下的环》?”


    看着陈愈在最喜欢的十部电影一栏,第一部是这电影的时候,一众考官齐刷刷的都愣住了。


    “这小子,看过这部电影?”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资源满网络的时代,很多的老电影,真的很难找到。


    除非你真的有关系。


    更何况,《高山下的环》,还是一部“禁片”!


    这是1984年国内著名导演谢晶老爷子拍的一部主旋律军事战争片,当时上映时的反响空前的强烈;在座的很多考官,那当然是都看过的。


    而陈愈这些80后,那时候才刚刚出生,他们从哪看到这部电影?


    不过一众考官倒也没有多想。


    而是看向了陈愈的点评。


    “华夏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影片没有煽情的战争重现,不带英雄的倾情歌颂……”


    “这学生,还真看过!”


    一个考官看着点评忍不住道。


    “可以的,这个点评很到位了!”


    “谢晶老爷子的电影,能让他最喜欢,还挺让人意外的!”


    这道题,其实北电每一年的艺考笔试都有,但陈愈,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提及这部电影的考生。


    而且,还是一部华夏内地导演拍的片子!


    甚至是这么久远的一部。


    这么多届艺考,差不多10几届,答题者成千上万,无数的考生的喜欢,基本上首选,是好莱坞电影!


    占据70%的程度。


    02年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国内属于降维打击。


    刻意迎合西化,西方的东西就是牛逼,就是逼格,就是小资,这在这个时代非常的常见。


    尤其是娱乐的圈子,特别是北电的学生,很多都崇拜国外的文化;考生们甚至觉得填写一部国外电影,就显得自己很与众不同。


    当然,绝大多数,不代表全部。


    还是有考生,会填国内的电影。


    不过,大多是宝岛和港片,占到20%-25%!


    只有5%的学生,会写内地导演拍的片子,而其中,填的最多的,是老谋子的《活着》,还有陈恺歌的《霸王别姬》!


    只有陈愈,填了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非常陌生的导演名字!


    但这个导演,却是陈愈自认为的,国内top1。


    超过了老谋子、陈恺歌,甚至是宝岛的李桉、杨德倡等人……


    “咦?”


    “《哀乐中年》,这部电影,我怎么没听过?”


    一个考官指着陈愈写的第二部电影,还有陈愈第二个喜欢的导演——桑弧!


    考官居然都觉得很陌生。


    这是什么离谱的阅片量?


    考官都有些破了大防,一个考生,填的导演和电影,他竟然都没听过?


    很出名吗?


    他忍不住问向了众人中比较年长的一位老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