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上面一个是非的‘非\’,下……
作品:《步步为营[重生]》 拜裴戎所赐,这天晚上我没有睡好,但是早晨六点半,生物钟便又催着我准时醒来。
我带着两个黑眼圈盯着天花板一顿猛看,心中还不是很舒坦。
早晨七点,父亲敲响我的门,告诉我早饭都做好了,放在桌子上,他要出门去学校一趟。
我问他学校有什么事,他说没有,就是闲着没事去看看那些没能回家的学生,顺便再准备一下教案。
我轻声应好,收拾收拾也起床。
餐厅的桌子上摆着父亲给我煎的荷包蛋,造型有些丑陋,黄都煎散了,但却淋了我爱吃的蛋黄酱——这东西在2003年的青州县很难买,可我吃过一次说爱吃,父亲居然记下,也不知道是托朋友还是托同事带了几罐子回来。
父亲可真行,鸡蛋黄上淋蛋黄酱,这吃法的确有点多此一举。
但当我把鸡蛋炫进嘴里,细细咀嚼,还是感觉有点幸福。
待到早饭吃完,收拾好厨房,差不多早上八点钟。
我看了看基本完成的作业,拿上书包,把里面的书本和文具什么的倒出来,再将昨天父亲买给我的零食和橘子装了些,准备去学校分给同学,想了想,又给父亲做了午饭带过去。
一中作为全青州县最好的高级中学,学生宿舍很大,盖了五层楼高,占地面积也不小,里面住着离家远的师生千人,比如说张诚和方小婉,如果没有学校宿舍每日往返回家,估计上个学都要跋山涉水,需要起码两小时的单程。
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外出务工,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回家一次,车票太贵,所以国庆这样的长假也依然无法回家,只有学生们放国庆会回家看看空巢的老人,在自己的村子里住上几日,帮着家里人务农。
今天我闲着没事,打算回学生宿舍里转转,却不仅只是转转,毕竟以我现在的心智,我所有的心力都放在如何避免上辈子的倒霉事重蹈覆辙上,所以我已厌倦了搞没用的同学关系,和全凭一腔“同学义气”做事。
因此这趟混进宿舍楼,我还是准备打听一下蔡莹莹那事的后续。
我背着书包回到高一高二住宿的宿舍,420,这里除了我高三搬回家,又搬进来一个新同学,其余人员一概没变,于是当我推门进去,除却回家的同学,还有兴平和大伟在宿舍。
其中大伟正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背《滕王阁序》,见到我书都掉到脸上,拍着自己的床铺连忙招呼我,“我操阿与你咋来了?来来来,快来坐!”
兴平也从上铺探出头来,看我。
我笑笑,把书包里带来的吃的分给他们一些:“作业写完没啥事,回来看看你们——咋样,想我没?”
大伟满口“我操”,一边撕开我带的零食,一边嚷着兄弟太够意思了。
于是我直接问:“蔡莹莹最近怎么样?”
大伟眨眨眼:“蔡莹莹?她最近都没太来班里上课啊。”
我又问:“我听说她和一些校外的人走得挺近,这事你知道吗?”
大伟抠了抠鼻孔,“这我倒是没听说啊……怎么?你还对她贼心不死呢?”
“怎么可能,”我编,“她欠了我钱没还。”
大伟说:“哦,她们家是挺缺钱的,不过居然都问你借钱了吗——那你可能要去青山村找她了,最近她好像回青山村了。”
我眉头一皱。
青山村。
这不正是裴戎老家?
原来蔡莹莹也是青山村的吗?
我正思索间,兴平告诉我:“对了,咱们以前那个高二8班,今天有些没回家的,组织去青山村玩。”
我的心脏猛然停跳了一下——这个消息正中我下怀!
青山村出了裴戎和蔡莹莹这两个我目前最“关心”的人,又离着青州县只有五公里,所以我早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去青山村看看,谁知这机会居然能来得如此之快?
“谁组织的啊?什么时候?”我迫不及待地问。
“蔡孝和组织的呗,今早七点就出发了。”
“你们怎么不去?”我一边问一边就把书包背上。
大伟则是副被打败的表情:“大哥,走着去也要五六公里呢,而且去了干嘛啊,砍柴烧火吃饭,最多也就看看山了,山还是一个山,喏,咱东窗就有,和在咱宿舍看有两样吗?穷乡僻壤的啥也没有。”
我有点想笑。
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什么都没有,但对我来说,青山村起码有裴戎家。
而裴戎家这个地方,我从重生以来就想着去看,毕竟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年龄不大的青年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接近他的原生家庭。
其实我小时候自以为算得上了解裴戎,只是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一桩一件,都让我感觉我的了解是虚无缥缈的浮萍。
但即便我一直非常想去了解,父亲管我管得严,贸然跑到青山村去,就算找到了裴戎家,晃到裴戎的家人面前问东问西,也会让人心生疑惑,说不准还会传到父亲的耳朵里,又引来不必要的盘问。
现在却不一样,大家一起去秋游,我正好借着“晚出发,找同学”为由,四处在村子里问问,说不定就能问到裴戎家。
打定了主意,我去张诚宿舍把剩下的零食都扔在他床上,又去父亲办公室把午饭送了,和父亲说起想去青山村找同学,小老头一听,点头说我最近学习辛苦,放放风也好,居然没有反对。
于是我轻装上阵,立刻出发。
如果彼时的我知道,裴戎正开着警车马不停蹄往青山村赶,我肯定会跑得更快一点。
-
秋日的空气很清新,尤其是我们这种小地方。
我平日就在青山脚下绕着圈晨跑,每早跑两公里就往回返,一来回四公里,这次不过是到5公里以外的青山村去,跑起来也轻轻松松,何况路也很好找。
青山村的土地规模不大,人口不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村民主要都以种植黄桃果树为业。
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讲过,黄桃的生长季节在春夏秋三季,桃树常在3月萌芽,4月开花,7~8月成熟,果实生长周期为100天左右,也便是说,眼下这个季节,正是青山村村民最清闲的时候,如果现在去山里面的果园去找,必然是找不到什么人影。
所以我打算还是往盖了房子的地方去问,何况此时日上中天,正是饭点,农村的家庭全是生火做饭,炊烟也好找。
于是我加快步伐,转身便向着有炊烟的地方走去。
不知是不是今天的运气特别好,所问的第一户老人家就非常健谈,相聊几句颇为投缘,说什么都要留我下来吃中饭。
按奶奶的说法,我个头长得虽高,但是学生气还很重,一看就还是个好孩子,倒给我说得有些脸皮发红,因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