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齐国不亡,天理难容

作品:《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目光那个从战报的板块移开,


    叶清秋继续翻看后面的内容。


    虽然相较于现代的报纸,齐国的报纸并没有那么厚。


    每一期,


    也只有一张纸而已。


    上面的内容,除了关于齐国的各项事物,发生的变化外,也有很多关于天下各国之间发生的事情。


    比如谁和谁之间,又爆发了战争。


    最终谁胜谁负,战损多少。


    某国的将领使用了何等战术,或者某个国家又有年轻的将领崭露头角。


    除了战争之外,


    还有各国的科举,谁谁谁获得了状元。


    哪里又爆发了天灾,灾难波及范围有多广,有多少人死亡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


    总之,


    虽然报纸上关于韩林的内容,总是会各种的夸大和美化,但是对于其他部分的内容,还是能保证真实性的。


    当叶清秋看到反面的时候,


    忽然,


    叶清秋目光一凝,


    黛眉微微皱起,


    表情更是匪夷所思。


    “长......长城?”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韩林他到底想干什么?”


    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后,叶清秋一时间感觉大脑有些宕机,就好像用第一代的酷睿处理器,配上9800GT的显卡,去玩GTA6一样。


    大脑几乎放弃了思考。


    此时此刻,


    叶清秋的脑子里,全是问号。


    她就很想问问韩林,他到底是要干啥?


    就今年,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折腾这么多东西了,就没完没了了是吧?


    从京杭运河,到故宫、元明园,现在又多了个长城。


    虽然报纸上,并没有写长城的具体参数,比如墙高多少,厚多少等等。


    但是,


    上面还是简单的提了一嘴,是用来抵御匈奴的南下。


    可即便如此,


    还是让叶清秋无法理解。


    你齐国到底有多深厚的底蕴,有多少人口,国库中有多少钱财,能经得起你这般折腾?


    就嫌齐国死的不够快是吧?


    而且,


    齐国还不光是同时动工这么多的工程。


    现在齐国还处于战争状态。


    而且这仗,还是齐国自己挑起来了。


    关键是齐国还打赢了。


    你说这神不神奇?


    说实话,


    叶清秋是真看不懂,这一次赵国的操作。


    明明只要拖下去,就能赢的局,为什么要硬碰硬的去决战?


    难道他们不知道齐国的国内,已经同时开动了这么多的工程么?


    这种规模的后勤压力,


    但凡拖几个月,就能不战而胜了。


    结果非要去决战。


    简直是笑死。


    而且,


    现在齐国刚打赢赵国,不想着去消化胜利果实,反而又开启了新的工程。


    而且这一次,


    所谓的长城,其工作量已经超出了叶清秋的想象范围。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几乎横跨了整个天下十三州的范围。


    完全是从曾经的燕国,一直眼延伸到秦国的北部地区。


    除了嘉峪关,再往西走。


    可就是西域了。


    虽然现在击败了赵国,齐国可以掌控这些区域。


    可是,


    这不代表,韩林可以这么霍霍的啊。


    现在的叶清秋,也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如何。


    似乎按照自己的计划,韩林越是折腾,就对自己越有利。


    最好是韩林尽快将整个齐国,折腾到民怨沸腾的地步。


    这才能给自己起兵的机会。


    只不过,


    以前任凭自己绞尽脑汁、苦思冥想都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就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来的如此轻易。


    轻易到,让叶清秋都不敢置信。


    光是原先的各种工程,诸如临淄城扩建,道路修建和雕像及运河等工程,已经汇聚了齐国的二百多万名民工。


    这还不算后面又多出来的故宫和元明园。


    现在韩林又整出来一个长城,


    找这么个趋势发展下去,


    叶清秋感觉,估计最多也就一两年,甚至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整个齐国都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毕竟韩林这种折腾的方式,


    哪个国家能负担得起?


    以前,


    叶清秋还以为,韩林是汇聚了古往今来,所有亡国之君的特质。


    但是现在,


    叶清秋发现自己错了。


    错的特别离谱。


    韩林何止是汇聚那些亡国之君的特质,已经完全超越了好吗。


    看看韩林这几年所做的事情,


    哪一个不是亡国之举。


    也就是韩林运气好,获得了卫青、霍去病、管仲这样的大才辅佐。


    管仲掌管内政和民生,卫青、霍去病、张辽等人负责对外征战。


    用不断的胜利,去转移国内的矛盾。


    用掠夺来的财富,去填补韩林各种行为的窟窿。


    按照叶清秋的想法,若不是他们,你齐国怕是早就烽烟四起,到处都是起义军了。


    只不过,


    这样的行为终究是饮鸩止渴。


    战争总有失败的时候,当齐军开始战败时,齐国又将如何?


    而且韩林现在就好像发了疯一样,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大兴土木,设立各种各样的工程。


    如此荒唐的行为,


    齐国若是不亡,简直是天理难容!


    .......


    就在叶清秋,看着报纸。


    已经在内心深处幻想着日后齐国百姓揭竿而起时,自己举起义气,攻破临淄登临地位的时候。


    千里之外,


    邯郸城。


    原本紧闭的城门,忽然打开。


    紧接着几名将领,带着身后十几名亲兵,扣押着一人走了出来。


    直奔齐军大营走去。


    对面,


    卫青、霍去病二人,神色警惕的望着这一切。


    很快,这些人来到了大军面前。


    “扑通”一声,


    这些人齐刷刷的单膝跪地,同时将一名五花大绑的人,扔在卫青、霍去病二人面前。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赵迁昏庸无能,致使民心丧失,又将我等弃之邯郸不管不顾,我等如今愿意弃暗投明,归顺大齐!”


    “贼将司马尚阻拦齐国天兵,妄图誓死抵抗,现在已经被我等擒获,还请将军发落。”


    ......


    还有两天,23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卑微小作者,在线跪求一个‘为爱发电’,求求各位读者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