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楚国的困境,修建运河

作品:《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楚国。


    朝堂之上阴云密布,气氛格外的压抑。


    就在刚刚,


    前线再次传来消息,粮草告急。


    问题是,


    如今楚国的粮库中,也没有多少余粮。


    而且已经是楚国多次从前线,抽调军队回来的结果了。


    不然的话,怕是都撑不到现在。


    起初,


    秦楚双方刚刚对峙的时候。


    楚国在前线陈列了五十万大军。


    可是现在,


    经过多次抽调后,只剩下三十五万人马。


    没办法,


    楚国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庞大数量军队的消耗。


    每天人吃马喂,后勤根本承担不起。


    甚至于,因为秦国的咄咄逼人。


    楚国面对齐国吞并吴越两国的举动,根本做不出任何有效的举措。


    现如今,


    除了前面要面对六十万秦国大军的压力外,楚国后方也就是吴越之地,还有二十万齐国大军如芒在背。


    这种局面下,


    尤其是韩林始终呆在金陵没有离开,虽然知道韩林沉迷在秦淮河的优美风光中,但只要韩林一天不走,楚国悬着的心就没办法落下来。


    皇宫大殿。


    坐在龙椅上的女帝楚语依,纤细优美的五指,死死的捏着龙椅上的扶手。


    脸上阴沉的表情,诠释了她现在的心情。


    眼看着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一言不发,楚语依冷冷道:“楚国目前的存粮,最多还能支撑多久?”


    楚国大司农硬着头皮道:“回禀陛下,若是再削减士卒每日粮草消耗的情况下,最多还能支撑半年。”


    楚语依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


    双目微闭着,似乎在思考什么。


    那张精致绝丽的俏脸上,现在充满了愁容。


    半晌后,


    楚语依询问道:“若是不削减呢?”


    大司农咬着牙道:“最多三个月!”


    楚语依继续询问:“我们能否,从周围国家手中购买?”


    令尹孙叔敖这时候站出来道:“陛下,与楚国接壤的诸多小国,即便收购粮草,也无异于杯水车薪。”


    “至于拥有底蕴的宋国、郑国,早在去年所有存粮就已经被齐国收购一空。”


    “吴越两国也早被齐国吞并,若是想满足大军前线的消耗,恐怕唯有从齐国手中购买粮草。”


    “问题是齐国距离战场前线,路途遥远,哪怕运粮过去也十不存一,此举实在是......”


    往后的话,


    孙叔敖没有继续说下去。


    秦楚对峙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楚国的消耗太大了。


    不光是粮库被掏空。


    国库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很明显,


    现在的楚国,根本支撑不起,前线的消耗。


    哪怕是从齐国购买粮草,也不过是多撑几天而已。


    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到头来还是一样的结果。


    楚语依哪里不明白孙叔敖的意思。


    重点是,


    现在秦国坚壁不出。


    搞的楚国也没有办法。


    只能在那跟秦国耗着。


    其实这就是秦国的阳谋,举国之力出兵六十万大军,来跟你对峙。


    你要是不来,那我六十万大军就平推过去。


    但你要是率大军来,人数少了我一样平推。


    若是人数多了,那我们就在这耗着。


    反正我秦国家大业大,不怕跟你消耗。


    面对如此局面,


    楚语依面色难看,咬牙切齿道:“难道满朝文武,就没有人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还是说,就等着楚国大军粮尽兵败,你们可以改换门庭?”


    孙叔敖沉声道:“陛下!”


    “臣有一计,但其中风险很大,稍有不慎,楚国将有亡国之危。”


    楚语依淡淡道:“你说。”


    孙叔敖开口道:“秦国目前便是想用阳谋,拖垮楚国,为今之计,既然他们选择坚壁不出,那我们为何不能主动出战!”


    “如今我军余粮,尚能坚持三个月,既然如此不如举倾国之力,同样集结全国兵马,出动出击寻找破绽。”


    “只是......若是我军胜了还好说,可一旦我军兵败,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听完孙叔敖的讲述,


    楚语依神情凝重,心中陷入了纠结。


    毕竟这种事情,干系太大。


    一个不慎,


    楚国千年基业,就会灭亡在自己手上。


    .......


    与楚语依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天彻夜难眠,始终担忧着前线战事不同。


    相比之下,


    韩林的生活,那是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在金陵的这段时间里,


    韩林可谓是享尽了江南美女。


    中间,


    举办了一次浩大的选美。


    所有适龄未婚的漂亮女子,都被韩林带到了豪华楼船上,一起观赏秦淮河的风景。


    只不过,


    这种迷乱的生活,要暂时画一个逗号了。


    因为昨天,临淄传来消息。


    经过三年时间修建的金雀台,完工了!


    听到消息之后,


    韩林迫不及待的就要回临淄,去体验一下金雀台的快乐。


    但是,


    临走前,


    韩林又舍不得自己这艘豪华楼船。


    在纠结了半个时辰后,


    韩林在齐国的地图上,大手一挥。


    直接下令,


    召集民夫修建运河!


    北起蓟城,南达苏杭,中间还要经过临淄。


    其实说白了,就是隋炀帝要修建的运河。


    现在,


    韩林也要挖一条出来。


    好将自己的画舫,运回临淄。


    诏令一出,


    整个齐国哗然一片。


    毕竟如此浩大的工程,可谓是前所未见。


    从蓟城到苏杭,南北相距两三千里。


    中间虽然经过诸多河流,但若是想依靠人力去完成如此浩大的攻城,要动用多少人力,耗费多少钱粮?


    但是对于这些,


    韩林丝毫不在乎。


    我齐国别的不多,就是人多钱多。


    若是齐国本地人不够,那就从邻国招募。


    反正干活又不是不给钱。


    这种事,


    不知道多少人,抢着要干呢。


    ......


    (读者老爷们,求求赏个‘为爱发电’好不好,求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