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科举改制,百无一用是书生

作品:《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其实科举的举行,


    韩林原本压根没去理会。


    爱举行不举行,跟老子有什么关系。


    但是在正式举行的第二天,


    系统给出任务了。


    【叮!】


    【发现任务。】


    【齐国正在举行科举,考试内容为八股文,百无一用是书生,请宿主对科举进行改制!】


    【选择一:祖宗之法不可变,不改!无奖励。】


    【选择二:满口就会之乎者也,必须改!获得奖励:全套数理化基础教材,五十所小学及五百名教书先生。】


    韩林:“.......”


    面对系统给出的任务,


    韩林直接就想到朝堂之上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人。


    每天屁事不干,就会跟他唱反调。


    搓了搓下巴,


    韩林感觉这东西是得改改。


    考八股文啥的,有个屁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


    国家危难之际,那些书生是能上阵杀敌,还是能运筹帷幄?


    韩林甚至还想到,自己砍杀袁康等人之后,那些文人学子聚集在皇宫面前时的场景。


    想到这,韩林发现这次的系统任务,还挺合乎心意。


    要做的事情没那么离谱不说,


    这奖励也挺香的。


    于是乎,


    在考试的第二天。


    韩林身穿便服,依旧是拿着折扇,一副翩翩公子哥的模样。


    不得不说,


    韩林这颜值,满分十分起码十一分往上。


    就比读者老爷差一点。


    在身后,


    曹正淳伴随左右,保护韩林的安危。


    来到贡院。


    也就是考试场所。


    里面的考棚是一间一间隔开,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天。


    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


    在这期间,


    考生的吃喝拉撒,都要在考棚内。


    考棚十分狭窄,


    只有上下两块木板。


    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


    晚上睡觉的时候,将两块木板拼在一块,当作床板。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待就是三天。


    还要待三次。


    韩林进去逛了两圈,


    看着考棚内肮脏恶劣的环境,哪像是人呆的地方。


    而且这还是临淄城,


    齐国京城的贡院。


    可想而知,其他郡县的贡院得是什么环境。


    考试的内容毫无用处就算了。


    考试的规则,还特么的反人类。


    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期,


    如果每次考试,都在这样的地方考。


    韩林想想都觉得是噩梦。


    离开贡院之后,


    韩林没有直接回去,难得出来一趟,怎么也得转一转啊。


    现在的临淄城内,


    已经修建好的道路,平坦舒适。


    周围的环境也是整洁无比。


    再也没有刚开始那种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场面。


    集市中,也是人声鼎沸,看起来格外的繁华。


    一直逛到太阳落山,


    韩林才回到碧清泉。


    随后让曹正淳找来纸笔,开始在上面列出自己的计划。


    首先就是科举的内容。


    直接废除八股文!


    四书五经要考,但仅限最基础的院试。


    至于往上,


    韩林琢磨了一下,首先数理化必不可少。


    俗话说得好,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且系统给的就是数理化的教材,不考这些还考啥。


    其实原先,也有一些国家的科举,考过明算,也就是算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现在各国的科举,基本都是只设进士一科。


    除了数理化之外,韩林觉得工科也得加进去。


    也就是所谓的奇淫巧技!


    辛辛苦苦造出来把火枪,结果上面一句奇淫巧技,直接废掉。


    这种事情,韩林可不希望在齐国出现。


    最后就是政务的处理上。


    既然科举是要当官,


    那这么基本的东西,必须要会。


    总不能考完之后,就等着师爷去处理,自己瞪着眼睛干看着吧。


    最后就是武举。


    如今的将军,基本都是从世家弟子之中选拔。


    除了秦国以军功立国之外,


    其他国家的平民,一辈子也不可能爬上将军的位置。


    韩林倒没想着弄秦国那套。


    但是武举这方面,是得重视一下。


    除了个人勇武是一方面,还应该增加排兵布阵,临阵指挥等等科目。


    以后完全可以设立军校,然后派一些年事已高的将领,过去传授作战经验。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在参加武举。


    这样总的算下来,


    韩林将数理化定位理科。


    处理政务定位文科。


    然后再就是工科和武科。


    共四个科目。


    每个考生,可以选择主攻方向。


    工科考生,考中之后进入工部。


    文科考生,考中之后前往各地县城为官。


    武科考生,直接进入军队。


    理科考生......


    韩林想了想,决定在设立一个科研类的部门,由朝廷拨款。


    让理科考生过去。


    学成之后,继续进行科研事业。


    将改革的内容确定之后,韩林将礼部尚书叫了过来。


    等人来了之后,


    韩林就将改革的事情,讲述给了对方。


    听完之后,


    礼部尚书刘泗吓得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开什么玩笑。


    陛下竟然打算对科举动刀?


    这是能随便下刀子的吗?


    而且听陛下这意思,还不是简单的改一改内容,或者改规则之类的。


    彻底的将科举的内容,从里到外全部换了。


    从原本的四书五经,八股文,换成什么数理化?


    陛下,


    你知不知道,一旦这么做了。


    不光是改变祖宗之法,更是将天下的学子,书院全部得罪。


    别人从小寒窗苦读,背诵四书五经。


    一些年迈老人,更是穷尽一生,耗费无数光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


    那些书院,更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从几百年前就教授四书五经,更是教出无数的文人士子。


    结果你现在,


    一句话,就将他们的路全部堵死。


    陛下,你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吗?


    刘泗哭丧着脸,看向韩林。


    想劝又不敢劝。


    作为聪明人,他当然知道,韩林这不是在询问,而是命令。


    他应该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但是这么做的代价,太过惨痛了。


    刘泗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劝劝陛下。


    结果刚张嘴还没等出声,韩林就抬手打断了刘泗。


    “大齐是朕的大齐!”


    “一切自然也是朕说了算!”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科举该改改了。”


    说完之后,韩林头也不回的走上二楼,只留下刘泗一个人瘫坐在地上,欲哭无泪。


    (读者老爷们,九月的最后一天,厚着脸皮再求点礼物,明天就算烧到四十度,也给你们更万字出来,连续五天,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