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就他,千古明君?叶清秋绷不住了

作品:《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望着兑换率,


    叶清秋在心中算了一下。


    按这种兑换率来说,商品的价格就是简单的将原来的铜钱,换成现在的新币。


    一比一的兑换。


    如此看来,


    只要新币能够正常交易,短期内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但是叶清秋心里清楚。


    这所谓的新币,就是一张纸而已。


    朝廷想造多少就造多少。


    根本没有多少成本。


    相反,


    一旦这种新币造的太多,到时候物价必定贬值。


    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只是依照现在的情况,不兑换又不行。


    朝廷强制要求交易必须使用这种新币。


    拿出五张银票,叶清秋放到柜台上:“请给我兑换五百两银子的新币。”


    好歹也是曾经的丞相之女,而且叶家也算是豪门世家。


    这点钱对于叶清秋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然而对面,


    听到数字的女子直接愣在原地。


    待她脑子转过弯来之后,急忙道:“这位姑娘请稍等,我去叫我们管事。”


    齐国境内,


    一名普通农户一年的收成,大概在十两银子左右。


    若是在城内的酒肆做个小二,每月的工钱大概在一到一两五钱左右。


    所以来兑换的人中,


    基本都是用铜钱,哪怕是银子也是几两几两。


    像叶清秋这样,开口直接兑换五百两银子,自然是银行的大客户。


    很快,银行管事一脸谄媚的走出来。


    “这位客人,这是您兑换的新币,请收好。”


    整整五百张百元面额的新币,每一张都崭新无比。


    上面印着各种复杂的花纹,而在钱币的中央位置,则是一幅韩林的画像。


    除此之外,


    新币的上方,还印有大齐银行四个字。


    并且每一张钱币的右侧,都有一串编号。


    银票的使用时间已经非常久远,所以在纸币的制作上,自然也有一系列的防伪标志。


    以防市场出现假币。


    接过新币,叶清秋拿起一张,简单的看了几眼。


    当她看到上面韩林的画像后,心中有股作呕的感觉。


    简直从未见过这种厚颜无耻的人。


    竟然能将自己的画像,印在钱币上。


    若是有什么丰功伟绩便罢了,


    比如大齐开国皇帝,亦或者齐桓帝这样的明君雄主。可你一个就知道花天酒地的昏庸之主,有何面目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十分嫌弃的装进口袋。


    如果不是交易必须使用,叶清秋真的想直接烧了。


    “请问,这种新币的面额,都是多大的?”


    叶清秋突然开口问道。


    银行管事笑答:“最少面额为一元,一次往上为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


    “请问,能给我看一下都是什么样子么?”


    “当然可以。”


    如果是别人,兑换完之后还在这里废话。


    银行管事早就让锦衣卫进来,把人轰出去了。


    不过像叶清秋这样的贵客,管事自然是乐意效劳。


    没一会,


    一张张崭新的小额新币拿了出来。


    叶清秋依次看了看。


    这些新币上面,终于不是韩林的画像了。


    而是齐国的先贤。


    比如开国皇帝,还有二百年前齐国的冠军侯,还有一名宰相等等。


    总之,都是齐国的古之先贤。


    离开银行,叶清秋并没有去酒肆。


    而是打算去市场看看。


    就好像刚刚发工资的人,迫不及待的想去消费一般。


    刚兑换到新币,叶清秋自然也充满了新鲜感。


    兜里揣着钱,


    叶清秋一路来到了东市。


    临淄城内,一共有两个集市。


    位置分别在城东和城西,所以也叫东市和西市。


    来到东市,


    面馆、酒楼、当铺、裁缝铺、铁匠铺、银行.....


    市场两边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店铺。


    还有不少摊贩,将自己要卖的的物品,摆放在地上,不停的扯着嗓子叫卖。


    络绎不绝车马和商人,凸显着这里的繁华。


    尤其是韩林开办的产业,


    进进出出的客人络绎不绝。


    一路上,


    叶清秋发现,这里所交易的货币,已经全部改用了新币。


    除此之外,


    变化最多的还是周围的环境。


    地面上在没有堆积如山的垃圾,来来往往的身影,也比以前干净利索了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精神面貌好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一处摊位前,


    叶清秋拿起一件木雕仔细的端详。


    木雕小人雕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看着很是欣喜。


    “这个小人怎么卖?”


    挑选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物件,叶清秋询问道。


    摊位老板看了一眼,伸出手比划了一个数字道:“5块钱。”


    “倒也不贵。”


    这个手艺,绝对值这个钱了。


    叶清秋拿出一张百元新币,递了过去。


    趁着老板找零钱的功夫,叶清秋开口问道:“老板,我想问一下,使用新币之后,跟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变化?”


    摊位老板想了想,笑着道:“变化肯定有啊,以前铜币戴在身上叮了咣当的一直响不说,还死沉死沉的。”


    “一个口袋就能装几百文钱,你看现在,这么一把钱折一下就装口袋里了。”


    看到老板不但没有抱怨,反而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


    不甘心的叶清秋,又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结果得到的答案,跟想象中完全是南辕北辙。


    原本她以为,


    韩林推出各种各样的举措,一定会弄得民怨沸腾。


    结果可倒好,眼前这位摊位的老板,不但不抱怨,甚至还夸韩林是千古明君。


    “以前我还不知道呢,原来我们能得瘟疫,都是环境卫生没注意好,陛下说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现在我家对面,还开了一家澡堂,以前我一个月都舍不得洗一次,现在去洗一次澡只要5块钱,而且还是热水澡。”


    “而且听说陛下还要将临淄城的路面,包括整个京畿地区全部整修一遍,到时候出门再也不用那么颠簸了。”


    “你说管理严、罚款重?不严不行啊,不然的话垃圾什么的还不都随意乱扔,我隔壁家的老王头就是罚了一次款后就老实了。”


    “要我说,陛下就是千古明君,割让长林关一定是有陛下的考量。”


    “那时候不刚刚战败么,如果不同意议和,再继续打下去指不定还要死多少人,陛下肯定是不想看到生灵涂炭的样子,这才被迫议和。”


    “你说陛下沉迷女色?拜托,天下哪个男人不好色,如果让我坐在那个位置上,我巴不得一天换十个。”


    听着对方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


    终于,


    叶清秋绷不住了。


    尤其是他从对面的口中,听见千古明君这四个字。


    就他,千古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