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学【吕布】,杀【义父】

作品:《从搜山降魔开始

    见着这些贪财小吏张口讨钱,王百胜忍不住冷哼一声,讥讽道: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陈澈也素来不喜欢活着的老爷,凑近了些,轻声问道:


    “王师兄,你可还记得,巡山司,哨营,试小旗官-程狱?”


    “一刻也不敢忘”,王百胜眼中闪过一丝恨意:“若不是此贼,我本该在军中建功立业,荫庇家人!”


    陈澈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并不继续追问下去,点到为止。


    二人跟随着宋血风,拐过几处堂屋,来到了后衙户房。


    巧的是。


    陈澈竟撞上了一位熟人。


    曾在季家铺子,有过一面之缘的中年吏员-姜季读。


    一见面,他便目露惊奇,啧啧惊叹道:


    “我为吏二十年,还是头一回儿见,竟有人以家奴之身,跳过民籍,直升猎户籍贯。”


    虽说大景王朝素来有“上交精怪尸骸,升换猎籍”的规矩,柳阳镇每年都有十来个民户升成猎户。


    但以奴隶之身,一举跳过民籍,此等稀罕事,姜季读只在故事话本中见过,且都是大英雄、大豪杰们的话本。


    现实中,极为罕见。


    “连升二籍”听起来,似乎也有些传奇色彩。


    “乐山府、河间县、板桥乡,陈澈……”姜季读取出户册,翻到关于“赵氏”相关的书页后,问道:“你是茶马古市,赵老爷名下的义子?”


    “是。”


    陈澈点了点头。


    大景建国之初,太祖皇帝规定:


    “非功勋贵臣不得豢养奴仆,一品不得超过二十人,二品不得超过十二人,三品不得超过八人……违令者杖一百!”


    但旺盛的民间需求,导致义子制度,迅速蜕变成事实上的奴籍,买奴被称作“认义子”,男奴叫“义男”,女奴叫“义妇”。


    一念及此。


    陈澈不禁想起那所谓的“义父-赵冷松”。


    他很想有朝一日,如吕温侯般,握紧戟把,做一个父愁者。


    然后,对义父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吃了吗?没吃?”


    “吃我一戟!”


    想着。


    陈澈从篓中取出锦毛鼠尸骸,沉声道:


    “还请大人验明。”


    “嗯,这确实是精怪尸骸,且尸身大体保存完好”,身为官府中人,姜季读不愿意掺和赵樊两家的争斗,一切按规矩来,确认锦毛鼠尸骸后,公事公办道:“按照官府的统一价格,只需出二两银子,即可强制赎回身契,哪怕是赵府,也不得阻拦。”


    “这钱,宋公子已经帮你出过了。”


    陈澈闻听此言,心情顿时大好。


    哪怕以最初时候的“家丁”计算,他的赎身银,也高达九两。


    他省下了七两银子,也就意味着,赵冷松亏了七两。


    这好吗?这很好!


    姜季读从抽屉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猎户腰牌”,乃是香樟木制成,有淡淡余香。


    上面篆刻着陈澈的籍贯信息:“乐山府,河间县,板桥乡,陈澈,家中独子,猎户籍,高五尺四寸。”


    不仅仅是猎户,大景王朝对于地方控制力极强,哪怕是寻常百姓,也有对应木牌。


    若未曾携带木牌,便不得进入各大城镇,也不得住店,相当于现代社会的“身份证”。


    而若要出远门,离开本县地域,甚至需要出示“路引”或“僧道度牒”,方能放行。


    陈澈接过木牌,挂在腰间。


    这也标志着:


    他正式成为了大景王朝登记在册的一名猎户。


    从这一刻起,陈澈终于冲破赵府樊笼,复返自由身,再无枷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陈澈兄弟,从今日起,你便正式成为我镇猎户”,姜季读拱手恭喜道:“日后,你这一户,每年秋收之时,缴纳一两银子,你及你的妻子、七岁以下的男孩、十五岁以下未出嫁的女儿,均可免除诸多杂税,徭役。”


    仅限于部分群体的“一条鞭法”?


    陈澈心中思索,也不由暗暗庆幸。


    寻常百姓日夜忍受着苛捐杂税,徭役无休,而身为猎户的自己,却只需缴纳山赋,便可省却无数麻烦。


    最重要的是。


    获取猎户籍贯,也就意味着,自己免去了被官府强制拉壮丁的隐患。


    高进忠与程狱的小伎俩,不攻自破!


    一想到这。


    陈澈转过身,对宋血风说道:“今日脱奴,一切顺利,宋师兄上下打点之恩,陈澈一定谨记于心。”


    宋血风豪笑一声:


    “恭喜陈澈兄弟,摆脱奴身,升为猎户,今日双喜临门,宋某请客,待刀庄俗务处理完毕,夜里得了空,去季家铺子喝两盅,如何?”


    “合该庆贺。”


    陈澈微微一笑,抱拳回礼。


    “脱得奴身,并不意味着,赵府不敢对你怎么样?”,王百胜身为刀庄教头,更相信武力,而非官府的一个狗屁木牌子,身体凑近了些,冷声向陈澈告诫道:“还是得日夜勤练武艺,唯有自身强大,才能保全自己与家人的安全,明白吗?”


    “我省得。”


    陈澈点头称是,神色肃然,并无半点松懈之念。


    三人快步走出衙门。


    却见一名身材瘦长的皂袍小吏,早已等候在门前,语态恭敬:“请问,是哪位公子,狩得了白眼金蟾?”


    陈澈主动开口回应:


    “是我。”


    “今天早上,小人才受李大人的吩咐,张贴榜文”,皂袍小吏恭敬说着:“没想到这才一两个时辰,您就携精怪尸骸归来,真是令小人佩服。”


    皂袍小吏口中的“李大人”,乃是巡山司总旗官-李道崖,秩比正七品,也是柳阳镇上赫赫有名的高手,甚至能够凭着自身硬实力,在瘴气之中,生存将近三个时辰之久。


    “公子,请随我来。”


    “好。”


    陈澈与宋血风、王百胜三人,跟随皂袍小吏,一同来到衙门旁单独设立的巡山司。


    抬眼望去。


    巡山司的建筑风格,与破旧衙门形成了鲜明对比。


    内有奢华阁楼十数座,皆石板铺地,白墙黛瓦,古香古色,甚至在木窗户上雕刻了“飞虎”图案。


    巡山司的占地面积,也仅仅是略小于镇衙门。


    有许多山民认为,此司,才是柳阳镇权力中心。


    大门前。


    立着一个告示牌,榜文若干。


    其中,一张刚刚才贴上去的新制榜文,便是关于【白眼金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