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各自重新开始?

作品:《八零大院小甜妻

    宋玉暖投资的电影有两部已经开拍了。


    其中一部是农村题材的,现在摄制组就在二道河村呢。


    本来是想在村东头建几所泥房子的。


    因为这部电影说的是农村改革前后变化的。


    摄制组没有想到二道河村竟然是这样的二道河村。


    真的是一年四季这里都能成风景。


    这就证明人家基础打的好,并不是盲目建设。


    不像有的地方东一锤子西一棒子。


    比如……在这里建个广场,一年之后却觉得广场不合适,于是拆了重新盖个房子,又一年之后,又觉得这房子不好,于是继续拆……


    反正很多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这个二道河村打眼一看就是明显的有完整的规划。


    但最初肯定不是这样的干净美丽的村庄小镇。


    所以想在村东头建一处比较破败的泥房子加个篱笆院什么的。


    只不过后来在县里的申请之下,就去了现在还比较贫穷的一个村子。


    建什么破房子呀,有直接现成的,干嘛不用,还能将这个贫困的村子给带动一下。


    现在日子是好过了,但也不可能家家户户都像二道河村一样。


    资源有限,财力有限。


    总是要一点点来的。


    摄制组无所谓,投资人没有意见就好。


    宋玉暖能有什么意见,只要拍出来好看就行。


    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天地一片银白,就连空气似乎都清爽了许多。


    一大早晨顾淮安就来接小暖,今天宋玉暖没课,所以他要送小暖去厂子。


    如今厂子的订单暴增,而且没有赊欠,都是预付定金的那种。


    资金不是问题。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同时存在,那就是原材料,也就是各种布料甚至其他的必需品比如扣子和拉链。


    这样多的订单导致原材料及相关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扣子等还好,南城就有很多这样的厂子。


    只要一个电话,多少货都能发过来。


    但棉布和亚麻布的供应就有些紧张。


    宋玉暖投资纺织品开发。


    前段时间研发出了新型布料,宋玉暖又再次投资开始大批生产。


    于是,芝兰服装厂时隔一年之后又继续招工。


    如今招工比前些年可要好招多了。


    因为今年年初的时候,各大机构开始裁减。


    有的甚至整个科室或者部门都给砍掉。


    多出来的人员安排也各种各样。


    不得不说,普通的没有什么能力的,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下岗。


    现在也鼓励从事个体经营,搞活市场。


    所以你要是下岗了,政府部门也是给你支持的。


    可是搞个体不是每个人都合适干的。


    有的人就想安安生生的打份工,好好的挣一份稳稳当当的工资,不愿意东跑西颠去做买卖。


    所以芝兰服装厂招工,报名者比以前多了十倍不止。


    主要原因是芝兰的名声很响亮。


    年初的时候,还举办了服装发布会,还在电视台做了广告。


    不说家喻户晓也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工人基本都是本地的。


    芝兰服装厂待遇好工资高,这个几乎人人都知道,他们过年过节还会发东西。


    虽然现在有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哪怕是裁减了其实也都很清闲。


    不说晚来早走,就是在单位离其实也没什么事情,看报纸,打毛衣,端起茶缸子喝茶也能喝一上午。


    这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的。


    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日子可过。


    做买卖,你不起早贪黑吃苦耐劳能赚钱吗?


    在个人的厂子打工,你在那儿成天坐着喝茶水,可能吗?


    你比老板还悠闲自在?


    然后就是类似于芝兰服装厂这样的厂子。


    芝兰处于这两者之间。


    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但也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加班有加班费,厂子效益好有奖金,年底还有年终奖。


    可以这样说,进了这个厂子,只要好好工作,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据说这里还有新规定,等职工大楼盖好之后,只要你一直在这里工作符合条件,就给分房子,退休了不但有退休金,这房子也还是你的。


    很多住小胡同的不是羡慕大院里住着的人吗?


    将来这里也是芝兰服装厂大院。


    报名人多了,厂子的管理层个个都很忙。


    包括宋良和夏桂兰也是如此。


    顾淮安将宋玉暖送到大门口,给她整理了一下衣服,捏了捏宋玉暖的耳垂轻言细语的说了几句,这才开车离开了。


    而宋玉暖就去人事部,正好舒香的大嫂韩燕飞也在。


    这一忙就忙到了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韩燕飞想了想,还是和宋玉暖压低了声音说了一下小姑子的事儿。


    小姑子在西北一所干部学院进修。


    放假回家坐火车,遇到了小流氓,幸好旁边坐着的一个回家探亲的军人帮了她。


    然后那个军人左看右看就跟她说见过她的照片。


    这说起来就是舒香大伯给介绍的那个对象。


    然后这两个人就认识了。


    对方家庭情况和舒家差不多,一来二去的,这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


    说是准备元旦结婚的。


    韩燕飞叹了一口气,是这样和宋玉暖说的:“舒香说顾淮名是个好人,她希望他遇到个好姑娘……本来舒香以为时间长了心境开阔了之后,会不在意顾娇娇的,可是去了新的地方交了新的朋友,越发觉得顾娇娇是真的没将她当人看,包括王梦丹也同样如此。


    王梦丹和顾娇娇其实想的是一样的,这么一想,根本就没有和好的可能,因为心里的疙瘩解不开,也过不去这个坎,与其将来反目成仇,倒不如大家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宋玉暖能说什么呢?


    韩燕飞和宋玉暖说:“舒香给顾淮名写了一封信。应该是将这些都写在了信上,估计顾淮名已经收到信了,如果他们问你……大致也就是这个情况了。”


    宋玉暖点头,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芝兰服装厂招工的事情告一段落。


    这一次又进来五百名员工。


    说起来,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名员工了。


    远在南山县城的宋家人听到之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么多人呢?


    还都是北都人,能好管理吗?


    宋老头在那里撇了一眼二儿子和小儿子。


    就跟他们说:“有的厂子都几万人呢,这点人算个啥?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宋年和孙金荣干劲更足了。


    但宋老头却在犯愁,老家的厂子呢?


    他虽然是那样讲,可心里却也发虚,总觉得摊子铺的这么大,能顾得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