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古穿文(16)

作品:《主角光环?[快穿]

    系统忙道:“等我在数据库里检索一下……”


    贺明隽将目光从写着灯谜的红纸上收回,他没有理会系统,不假思索道:“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宫里的灯会只是娱乐而已,灯谜本就不会选一些又难又偏的,而这几个药材名,贺明隽是再熟悉不过了,他根本不需要系统帮忙作弊。


    内侍听到他的答案,看了眼谜底后,语气带着惊喜道:“殿下猜中了!”


    很快就有人把那盏花灯拿给贺明隽。


    或许是因为谜底中有“半夏”的缘故,这是一盏莲灯。


    贺明隽不想把灯再带回东宫,他连接都没接,随口道:“赠于二弟吧,你的生辰在五月。”


    三皇子:?


    合着就他多余是吧?


    二皇子也有些意外。


    他会将自己赢的那盏灯送于太子兄长,是因为他没有别人可以送。


    而且,这盏花灯上绘的是老虎雪景图,那是一只幼虎,丝毫不威猛,反而懒洋洋的,不知为何,就让他想到了兄长。


    这半年来,一直是他沾兄长的光,却没什么能回报的。


    这一盏灯好歹是他自己赢的。


    但他没想过太子兄长会送将这盏莲灯送给他。


    通常,每个人只能选一盏花灯的。


    兄长……不送给皇后娘娘吗?


    不管心里怎么想,贺峻还是接过那盏灯,冲着贺明隽道谢。


    贺明隽就没想那么多了。


    皇后的灯有嘉乐帝送,没看那盏最大最漂亮的琉璃花灯就没人选吗?


    贺明隽猜了道灯谜,这个上元节他就算参与过了。


    又略坐那儿应付了一会儿,他便提前告辞。


    对于这种节日,他的评价是——不如睡觉。


    这一阵子,贺明隽是身心俱疲,根本不必称体重,但他瘦了许多是肉眼可见的事。


    就连嘉乐帝都对贺明隽说等过完上元还是去庄子上养一养。


    但贺明隽没有同意。


    现在都立春了,该种萝卜、青菜了,等再过两个月,又该收麦子……


    虽然他不能亲自动手,但在旁边瞧着,好歹有点参与感。


    日子一天天过去,冰雪化了,地面的绿色渐渐多了起来,消寒图上的梅花一瓣瓣上色,宛如盛开一般。


    等人们将消寒图收起来的时候,就到了春耕的时节。


    贺明隽进入这个世界一年有余,也算是适应了。


    之后的日子,除了一些小差别,几乎可以是上一年的重复。


    贺明隽换掉了最后一颗乳牙,度过变声期,一张脸褪去了些许稚气,看着有几分男子气概,没那么雌雄莫辩……


    终于某一天清晨,他长大成男人。


    此时是嘉乐十年六月,贺明隽还差三个多月就十五周岁了。


    他如今身边有多少人伺候着,自然是什么隐


    私可言的。


    当天,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宫中。


    嘉乐帝暗暗送了一口气,万幸太子这方面没出什么问题。


    皇后则是开始给太子挑选教引宫女,还盘算起各家适龄的女孩儿,想着赏花宴该办起来了……


    贺明隽没直接说自己不需要那些,而是提前交代东宫的太医:“你知道该怎么回话。”


    “是……”郝太医不明白太子为什么要他撒这种慌,但他除了听命也别无选择。


    太子可不是什么好性儿能容下不听话之人的主子。


    再说,早早就行房-事确实有损身体。


    “哦?”皇后听了郝太医的禀告,只是略一扬眉,却没有表现出难以置信和紧张关怀。


    “那依太子的身体情况,还要几年呢?”


    郝太医头上忍不住冒出汗来,他总觉得皇后是知道了些什么。


    可怜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医啊。


    “这,这自然要视情况而定了,微臣也说不准。”


    皇后:“知道了。”


    既然太子不想要,她又何必做这种惹人嫌的事?


    *


    贺明隽知道这个借口只能拖一两年,身为太子,他可以拒绝教引宫女,但不能不要太子妃。


    哪怕是个摆设呢?


    然而,贺明隽却不想要一个人改变他已经习惯的生活。


    还是得再找个别的借口……


    这三年多,贺明隽的日子可以称得上平淡,但若细数一下,也算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皇后于嘉乐七年六月初三产下一位小公主,产后出血。


    贺明隽在系统那里换了后世的药,花了三百九十九个积分。


    在这之前,贺明隽某次宫宴中出去躲清闲,听到两个丫鬟小声议论说若是皇后再生下个麟儿,只怕太子的地位就不稳了……


    根据贺明隽在现代看书、偶尔看电视得来的经验,这必定是有人安排,故意说给他听的,想借刀杀人让他对皇后腹中的胎儿动手。


    他当即就让人把两个丫鬟抓起来,交给皇后。


    他是懒得操这个心的。


    结果没过多久,他就听说蒋贤妃成了蒋昭仪,三皇子被禁足一个月。


    小公主从小就是个健康的宝宝,一周岁时就得了封号——怀宁。


    贺明隽与怀宁虽是一母同胞,但并不算亲近。


    这有贺明隽不喜欢小孩的缘故,还因为怀宁也不怎么喜欢他,她喜欢那些能跑能跳、陪着她一起玩的哥哥姐姐。


    她极得嘉乐帝喜爱,被惯得有些骄纵。


    这就更让贺明隽对她敬而远之。


    于是两个人就越来越不亲。


    比起怀宁,二皇子就让贺明隽满意得多。


    那是个能抓住机会、天分不错、目前看起来还算听话的孩子。


    经过这四年的学习,贺峻的武艺已有了不小的长进。


    贺明隽曾问贺峻


    除了武艺还想学些什么。


    没有让他失望,贺峻的回答是想学点实用、能对他有帮助的。


    贺明隽就顺理成章地提出建议,要贺峻了解一些水利方面的知识。


    嘉乐十一年,渝阳、永定、曲舟几个郡发生水患,其中渝阳的堤坝偷工减料,受灾最为严重。


    原剧情中,嘉乐帝为了安抚民众,表达彻查此事的决心,就派了三皇子过去。


    而现在……


    贺明隽既要防患于未然,又要让二皇子出风头。


    嘉乐帝已经放话,等太子十五岁就要观政,这两年嘉乐帝已经不时分贺明隽点活干,有些政事还要考考他。


    这让贺明隽越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否则,越晚越难脱身。


    为了防止自己声望太高,编撰的农书贺明隽都没有署名,更是叮嘱那些参与的人都少夸他、别提他的功劳。


    众人只以为太子是藏锋敛锷、韬光养晦。


    毕竟嘉乐帝看着像是还能活个二三十年的,若是太子年纪轻轻就很得民心,反倒不妙。


    因此他们都很配合。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原因之一。


    贺明隽不愿署名,还是考虑到怕有些官员为了拍马屁就把那本书当成金科玉律,强制百姓们完全照搬,不知因地制宜,那样就容易生出事端。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这个太子当得过于安稳、变成无可替代的,到时被赶鸭子上架登上皇位。


    实务他做得还算不错,也有兴趣,可帝王的权衡之术,就算他能看得明白,也并不打算灵活运用。


    他喜欢律法大于人情。


    他喜欢按规则办事。


    然而,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他改变不了,也懒得改变,但至少他能做到不委屈自己。


    反正那个位子有的是人稀罕。


    如今,在众人包括嘉乐帝的眼中,二皇子已经是太子一派的了。


    二皇子又没有显赫的外族家做助力,只要他脑子清醒,又稍微知道点感恩的话,就不会皇后及她的母族下手,而是要拉拢他们。


    这几年,贺明隽并没有发现二皇子对皇后有多深的恨意。


    若他判断错误的话,那只能说二皇子太会装了,


    不过,即便如此,那也没什么要紧的。


    他能将二皇子推上去,就能把他扯下来。


    就是有些麻烦。


    希望不要走到这一步。


    目前来说,他最该做的还是找个机会把水患、他不娶妻这两个麻烦解决一下。


    他只待在东宫可不行……


    于是,贺明隽就对嘉乐帝提出自己也想参加今年的秋狩。


    嘉乐帝是能理解他有这样的想法,甚至还有点心疼他——这个年纪的男子有几个不想骑马射箭呢?


    可是太子的身体……不说狩猎场的危险容易被冲撞到,就是骑马他都不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皮肤会变糙,贺明隽又不时自己动手做一些事,他现在的皮肤已经没有四年前那么娇嫩,当然,还是和常人没法比。


    他也确实骑不了马。


    贺峻知道后,就建议道:“听说太仆寺有头大象很是温驯,可以当坐骑……”


    大象皮肉厚,腿粗脚掌宽,骑起来就不颠,也不会太磨腿根儿,还能让兄长感受一下过过瘾。


    贺明隽:“……??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倒也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