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作品:《我是马文才?!

    “这滋味不错,也让阿翁阿耶他们尝尝。”马朗尝过后,便想起跟长辈分享,“不过这粥,最好起个名字。”


    马小良见兄长在那嘀咕,便说道,“腊八粥。”


    “对,没错,就叫腊八粥,今天正好是腊八。”马朗一拍大腿说道。


    这热腾腾的腊八粥,分别被送去了不同的长辈那里,当然了,加里的两个小娘子那,也是没有错过的。


    马老太爷那边,一尝就喜欢上这粥,可比那白米粥好喝多了。


    各种的滋味混合到了一起,口感丰富不说,还营养好。


    这是来给老太爷和老夫人瞧身体的大夫说的,每个月,王氏都会为公婆叫来大夫把脉调理。


    对这粥是大为的赞赏,不过这粥的配方,就算给了对方,也没办法熬制出来。


    里面不少材料,都是比较稀少的。


    毕竟不是谁家都这么有钱,能准备这么多的食材。


    别说那些稀罕的食材,就是糯米,也不是一般人家吃的起的。


    所以想要传播出去,基本上那都是不可能的。


    外头的百姓吃不起,但他们太守府里却是能吃上的,马老太爷觉得这样丰盛的腊八粥。


    可以成为太守府里的传统,每年腊八的时候吃上一碗,整个人从头舒服到脚。


    老太爷提出来的,无论是马太守还是王氏,那都是不可能反对的。


    连口粥都不给老头老太吃,那是得多不孝啊。


    自古以孝道为尊,马太守只要还在这做一天的太守,那就绝对不可能做出不孝顺的事来。


    腊八的这一天,可把马小良累坏了,早上起来玩了堆雪人,好玩!然后被哥哥带去洗了香香,再喝了腊八粥。


    不错!


    是充实的一天没错了!


    晚上则是保留项目,继续白描!


    他的画技可以说是每天都在进步,至少马小良看来是这样没错的。


    翻找百科全书,就找到了胰子的做法。


    胰子的叫法是猪胰子,为啥叫这个名字呢。


    传说魏晋年间,有个年轻人,意外的发现,没人要的猪胰子,居然跟豆子混在一起后,居然能去污!


    没错,从那以后,这去污的玩意就有了一个名字,叫猪胰子。


    哪怕后来老外传进来的肥皂,还被不少人叫做洋胰子。


    所以,他必须先得到一个猪的胰子?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不满两岁的幼崽,要如何获得一个完整的,根本没有人食用的猪胰子?


    这简直太为难幼崽了……


    更可怕的是,他连画都画不出猪胰子来。


    火大的马小良直接画了两块肥皂,这香味,还是他喜欢的石榴味!


    唯一差点意思的,大概就是他画的不是太像,使用的质感可能要差那么一点。


    反正有用的知识还是增加了,等他有机会了,一定试试怎么做胰子来。


    很快这日子就到了腊月二十来号,这可是传统节日,祭灶神!


    府上大大小小,无论是老人孩子,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只有这一天,吃糖不需要节制。


    糖,对百姓可是十分珍贵的存在,也就是这边的百姓条件较好,才能买得起糖。


    换了贫穷的地方,吃上饱饭都困难,更别提尝尝糖的滋味了。


    最普遍的就是饴糖,城里人在祭灶神的这一天,多多少少会买上一些。


    对于马小良这样,尝过不知道多少糖果的人,倒是不怎么稀罕饴糖。


    不过扭头他就看到,他二姐眼睛都不眨一下,盯着饴糖吞口水。


    是的,她姨娘柳氏,可是不允许她吃糖的。


    馋也是正常现象,他要是个真小孩,怕也是要馋的。


    只是马小良是真没啥兴趣,要是做点别的变化,说不定他就馋了。


    说起来,他好像记得,厨房里还有些松子。


    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


    反正松子若是不吃掉的话,也是要潮掉变得难以下咽的。


    还不如现在吃了!


    他果然是个小机灵鬼!


    不得不说,这太守府对幼崽是真的好,几乎就是有求必应。


    这么下去迟早要被宠坏啦!


    当然了,幼崽的呐喊,他们是听不到哒。


    就算他们听到了,也会不以为意,崽崽这么乖,多宠宠没事的。


    等再大一点了,就要开蒙了,能宠坏到哪里去?


    更何况马家的家风就摆在那里,又有兄长这个榜样在。


    “你那儿子啊,又开始折腾吃食了。”马太守无奈的跟夫人抱怨。


    “什么叫你儿子?”王氏扫了马太守一眼,没有他,这个儿子她一个人能生的出来吗?


    “是是是,为夫说错话了。”马太守赶紧认错。


    “而且,哪一次良儿折腾的吃食你没吃?”王氏可不惯着他,直接开怼。


    都是老夫老妻了,马太守一点没有不高兴,反倒是摸摸胡须说道,“良儿折腾吃食,确实是有点天赋。”


    天赋归天赋,像他们家这样的人家,可不能出个厨子。


    好在马小良虽说对吃的有兴趣,但对于自己上手,却是兴趣缺缺的。


    难的大概只有府上的大厨了吧,不过也正因为小公子的挑嘴,大厨的手艺进步飞快。


    对火候的掌握,简直就是炉火纯青。


    明显做菜要好吃了不少,受益者可是他们全家。


    “阿母,阿母。”马小良拿着刚出锅的松子糖(其实凉了一点的),迈着小短腿,送到了王氏的跟前。


    “慢点慢点,小心摔着。”王氏瞧着小儿子一脸笑容的奔过来,赶紧嘱咐道。


    马小良果断的收拢了自己的步子,乖巧的以缓慢的速度来到王氏的面前。


    至于她身边的马太守,他直接无视了。


    别以为他耳背没听到,阿耶坏的很!


    果然还是他阿母最好了!


    其次就是阿兄阿姊,还有阿翁阿婆他们。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