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下苦盐久矣

作品:《周元赵蒹葭

    即使是离开了黑市,官采曦的心情都没有好起来,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拿着秤回来的庄玄素疑惑道“不买盐了?那现在做什么?”


    周元道“买不了盐就卖盐吧,你让本地的内廷司分部去找一百斤盐来,我们挑着去卖,上山下乡,去村里面卖。”


    这又是什么意思?


    庄玄素不知道周元想做什么,但还是没敢问。


    至少她看得出,周元的心情也不是很好罢了。


    随着庄玄素的再一次离开,周元来到了一个茶棚,叫了几碗茶,安心坐了下来。


    他低声道“去卖盐这种事,就不让鲍善汝知道了,圣母姐姐,你去清理一下后面的老鼠吧,一直跟着也挺烦人的。”


    李玉婠点了点头,轻声道“半刻钟搞定。”


    像她这样的高手,被跟踪了这么久,不至于还分辨不出来是哪些人在跟着。


    直到此时,周元才看向官采曦,笑道“怎么了这是?不想跟着我们去卖盐,就回鲍善汝的府邸嘛。”


    官采曦道“不要你管。”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反正心情就是不好,反正就是高兴不起来。


    难道真的是在为那些平民百姓感到悲伤?


    她不是没有这样想过,但很快又否定了。


    怀着矛盾的心情,她喝了一口茶,咽下去的时候才发现这茶难喝至极,就像是熬了半年的药水,实在让人作呕。


    她赌气似的把茶碗推开,低着头继续生闷气。


    周元也懒得理会她,只是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李玉婠很快回来,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才道“我在想一个问题。”


    周元道“什么问题?”


    李玉婠道“鲍善汝猜不出我们的来历,但山东巡抚和漕运总督可是堂堂正正的二品封疆大吏,他们应该知道朝廷的风声,随即猜出我们的行踪才对。”


    周元沉默了片刻,才道“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但我认为可能性并不大。”


    “他们或许知道我们微服私访了,也知道我是坐船沿着运河而下,但未必知道我在济宁下了船。”


    “这样的决定是我临时下的,我都没猜到,他们也应该猜不到。”


    李玉婠笑道“我的意思是,钦差南下查案巡盐,恰好就出现了沈家来贩盐,这种巧合会让对方警觉。”


    周元道“是,有这种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站得太高了,多年的顺利和钱财洗礼,已经让他们丧失了这方面的敏感度。”


    “要知道,他们绝不是第一次面对钦差了,从前那么多次都过关了,这一次他们的防备就未必那么高了。”


    李玉婠点了点头,道“所以现在我们其实也判断不出那两个大人物的想法,只是碰运气?”


    周元皱了皱眉,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不,不是运气,我们见到他们并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钱很重要。”


    “我们的敲门砖,可是足足二十万两银票啊,相当于他们十多年的薪俸啊!”


    李玉婠道“如果见不到呢?”


    周元想了想,才沉声道“如果见不到他们,,那就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大的危险。”


    “圣母姐姐,我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一次南下我们会遇到整个朝廷阴暗面的反扑。”


    “江上截杀,那些只是小场面罢了。”


    李玉婠则是眯眼道“小场面?说实话,正常的钦差就算没死在稀粥的毒里,也早已死在江上的截杀了。”


    “查案江南,的确太难了,你配备着整个内廷司,你还有属于自己的情报系统,还有一个天下第一武者保护你,才能走到这一步。”


    “不,这还不算,你还能动不动拿出几十万两银票来辅助查案,这哪里是其他钦差拥有的实力。”


    周元深以为然,如今自己的势力已经大到这种程度了,却连掀开黑幕的把握都没有,江南的确太艰难了。


    相比之下,其他钦差确实毫无办法。


    不得不说,内廷司的实力的确强大,说要一百斤盐,直接就挑过来了。


    两个挑夫气力很足,面色兴奋,显然是收到了更高的工钱。


    周元道“走吧,沿着地图找村子卖盐。”


    众人也不知道原因,而是跟随识路的挑夫一起,驾着马车出了城。


    他们先是来到了距离兖州城大约八里路的小村,下了马车步行进村,周元便吆喝了起来。


    “卖盐咯!十二文一斤!”


    “十二文一斤!都是好盐!”


    他扯着嗓子喊着,而这些破瓦房、烂茅屋之中,还真探出了一个个脑袋。


    只是没人回应。


    周元喊了几圈,才有个胆子大的壮年汉子走过来,大声道“你说十二文一斤?那是什么盐?”


    什么盐?肯定是海盐啊!


    不对,对方好像不是在问这个。


    周元眯眼道“你过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壮年汉子走过来,看了一眼箩筐里的盐,当即瞪大了眼,他喃喃道“可以尝一下吗?”


    周元道“可以!”


    他连忙拿起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盐,轻轻掐了一点,放进嘴里。


    他眼睛顿时发亮,连忙道“买买!我们买!真的是十二文吗?”


    周元笑道“不错,十二文一斤,绝不少秤。”


    “好好…你等等我啊老爷,我马上去喊人!”


    这人像是遇到大喜事一般,扯着嗓子就喊了起来“快出来买盐了!真的是十二文!是好盐!”


    他喊的同时,还朝村子里跑“三伯爷!快让乡亲们来买盐啊!”


    庄玄素道“或许你不知道吧,一般来说,只有官盐才会卖这么便宜,当然,这几年要贵一些,估计得二十文。”


    “而官盐之中,往往掺杂了泥沙,质量不好还押秤。”


    “我给你找的盐,是直接从当地一个财主家去拿的,都是没有掺杂任何东西的好盐。”


    “这种盐卖十二文,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菩萨下凡了。”


    周元并没有说话,因为他已经看到各家各户来人了。


    拄着拐杖的,佝偻着背的,面黄枯瘦的,形容枯槁的,一个个没比难民好到哪里去。


    有的甚至摔倒在地上,还要人扶起来,战战兢兢过来。


    官采曦眉头皱得很紧,忍不住道“他们…怎么都像是病了?没几个正常人。”


    周元淡淡道“为什么人一定要吃盐?是因为所谓的‘味道’吗?不单单如此。”


    “长期不吃盐,会使人四肢乏力、身体水肿,甚至是消化能力变差,胃口变差,人也自然枯瘦如柴。”


    “严重的情况下,会让人晕厥、视力模糊…”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才沉声道“这些村民,显然就是长期不吃盐的症状。”


    官采曦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庄玄素则是招呼道“诸位乡亲别挤,排着队一个一个来。”


    “我要半斤!半斤!”


    “我要一斤!”


    “我要两斤!”


    他们哪里会排队,他们像是发现了宝藏,发疯似的冲来。


    但他们掏钱很慢,都是裹了一层又一层,最终掏出一个个铜板,数了好几遍,才小心翼翼递过来。


    “那个…老爷…能不能用粮换盐啊?”


    一个老妪问了一句,一副害怕的样子。


    周元道“可以,接受以物易物,只要价值合适就行。”


    于是众人顿时疯狂了。


    “我有麦子,麦子。”


    “我有馒头,我有白面。”


    一个个全部都喊了起来,可以想象,他们大多数是拿不出足够的钱的。


    官采曦看不下去了,忍不住道“无论你们买多少,我们都卖,不限制份量。”


    她记得很清楚,黑市最多只让买两斤。


    “那我买一斤!”


    “我买一斤半!”


    有人顿时回应了起来。


    官采曦觉得不可理喻,正要继续强调,却被庄玄素拉了拉衣袖。


    “采曦…别说了…买一两斤,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他们买不起更多。”


    官采曦张了张嘴,只觉鼻头发酸,却又忍住了。


    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回到了马车。


    直到此时,他才听到外面周元的轻叹“天下苦盐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