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章 限价

作品:《苏一刀梅琳钰

    243限价


    李法要被气晕了。


    他回到自己房间,才想起来自己的下策还没有对忽蒙说。


    不重要了。


    看忽蒙的态度,不用说,肯定选择下策,与苏家军死磕,按照原来的思路,坚守窟城。


    苏家军的伤亡,肯定会更大。


    他的上策,本来是为了窟城百姓,少饿死冻死一些,也是为了逼窟城的世族豪门富商造反,让他们与忽蒙对立起来,制造内乱,为苏家军创造机会。


    当然,如果忽蒙有魄力,直接下狠手,以雷霆手段,把城内的粮食价格打下去,再把锅推给世族豪门,还有与他们勾结的粮商,没准还真的能够给苏家军造成大麻烦。


    可李法料定忽蒙不会。


    他不敢,也舍不得。


    窟城的粮商,哪个不给忽蒙上供。


    八大粮商,三个都是太子府的。


    忽蒙根本舍不得那么大的利益。


    再说,各大世族豪门的关系盘根错节,忽蒙不敢。


    一旦得罪这些人,他怕太子之位不稳。


    大丰国腐化堕落,北戎也好不到哪里去。


    堂堂的一国太子,竟然说出那样无知无耻的话,视百姓如草芥,不亡,真的没有天理。


    李法回去以后,忽蒙自己愣了半天。


    他知道李法是气的,却不明白自己哪句话让李法生气了。


    明明他说的也很有道理。


    “田先生,李先生这是怎么了?”


    后面问道。


    田奇笑道“李先生这是急于求成,替太子殿下担忧,想以猛药攻之。


    太子思虑周全,也不为错。


    只是粮食价格上涨太多,恐怕会引起不满,不如太子下一道令,对粮食进行限价,不许超过这个价格,百姓自然就没有意见了。


    如此这般,民心可得。”


    田奇说道。


    “限价?”


    忽蒙顿时有了兴趣。


    对啊,李先生不是担心粮食价格上涨的太高吗?


    那就限价。


    “可是,粮食价格限到多少是好?”


    忽蒙问道。


    “太子殿下,可以召集各大粮商,进行讨论,然后太子综合之后,再行确定一个价格。


    这样各方都会满意了。”


    “好,就怎么办!”


    忽蒙说道。


    田奇说道“太子,要不要找几个百姓问问?”


    忽蒙直接说道“不用,他们大字不识,懂得什么,本太子还能亏待他们不成。”


    田奇说道“太子说的是。”


    第二天,窟城八大粮商,齐聚太子府。


    田奇代表太子出席。


    不过太子就在后堂,听着前面的议论。


    “田先生,这好好的,怎么要限价了呢?”


    “是啊,现在冰天雪地的,大丰国还对窟城虎视眈眈,道路已经被阻断,想运点粮食进窟城,可是提着脑袋做的。”


    “田先生,替我等求求太子,如这人工,运费,价格都在一直上涨,这突然来个限价,生意就没都没法再做了。”


    “对啊,咱们的粮食,一直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绝无缺斤少两,怎么就想起来限价了呢?”


    “田先生,请给我等奉公守法之人一点活路吧!”


    “是,请田先生为我等求求情。”


    田奇一直默不作声,喝着香喷喷的茶。


    这些人会说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甚至是有些话,还是他亲自教的。


    田奇心里不急。


    “诸位,大家的辛苦,太子爷自然是清楚的。”


    田奇不轻不重的说道。


    下面立刻安静了。


    田奇在太子府,权力有多大,他们在座的谁没有打过交道?


    又有谁不清楚。


    鬼差来窟城办事,也要留下二两买路钱。


    “可是,你们也要体谅王爷的难出。”


    田奇说道。


    “是,田先生说的对,可是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还请田先生拿个主意。”


    一个粮商说道。


    “这不是还不定,就是让大家过来商议的吗?


    大家仔细算算,这粮食价格定多少,大家才不会亏本,如今战事紧张,赚钱的事情,就先等等。”


    田奇说道。


    于是,下面粮商,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北戎因为粮食产量低,大部分需要从外地购买粮食,所以粮价比大丰国要高。


    原来粮价为三文一斤,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十五文


    足足涨了十多倍。


    这个价格,也稳定一段时间了。因为百姓收入太低,不但没有上涨,反而又低了。


    许多人辛辛苦苦一个月,可能都买不了几斤粮食。


    这也是窟城中,大部分贫民,两天一顿,三天一顿饭的原因。


    如果再涨,百姓就更买不起了。


    所以,近一段时间,粮食价格基本维持在三十五文钱一斤的水平。


    经过一个时辰的计算,粮商们给出了一个数。


    粮价最低要一斤三十六文,他们才能保本。


    田奇差一点想吐到他们脸上。


    市场价三十五文一斤粮食,你们给我来个三十六文一斤保本,真是够无耻的。


    就没有见过如此无耻之徒。


    “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偏高?”


    田奇问道。


    一个粮商说道“田先生,您是不知道,这个价格,已经压了无数遍,如果以后运费,人力,进价涨了,我们肯定会赔的很惨。


    可是想到国难当前,我等虽是小民,也要为天下分忧解难不是。


    田先生,我等小民,也是知礼的,请转告太子,哪怕以后赔的倾家荡产,也要支持太子,不拖太子的后退,从今以后,绝不再涨价!”


    田奇说道,既然你们如此知礼,为太子分忧,我一定会向太子禀告,对你们进行嘉奖。


    众粮商一起说道“谢太子,谢田先生。”


    “好!”


    忽蒙拍着手,从后堂走了出来。


    粮商如此为他考虑,让忽蒙心情大好。


    “参见太子!”


    众人一起跪拜忽蒙。


    忽蒙说道“本太子有你们为百姓考虑,替国担当,实在是本太子之福。


    你们能为国分忧,本太子也不能亏了你们,这样吧,最高限价四十文,不让你们白白辛苦。”


    真是意外之喜。


    众人谢恩谢的头都磕红了。


    太子府召开的粮食限价大会,在太子,田先生,各位粮商的一致努力下,最终达成重要成果,粮食价格每斤最高不能超过四十文钱!


    消息传出,各大官员,粮商,纷纷祝贺,赞扬太子为国为民,不辞辛苦,亲自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关心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