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章 变局

作品:《苏一刀梅琳钰

    97变局


    苏一刀注定与京城无缘。


    秦知县把苏大牛重病的消息报上去以后,太子十分不悦,正准备严词训斥,却忽然接到消息,西阳国正大举进犯边境,已经攻下了两座城池。


    皇上已经传旨,大小官员立刻进宫。


    苏家这点小事,别看动静挺大,真到了这个时候,连个屁都算不上。


    金銮殿上,静悄悄的。


    皇上已经发了一次火,看地上摔的满地奏折,就知道这火气有多大。


    “说话啊,怎么都变哑巴了?”


    “先前你们可是一天一道奏折,一天告一次状,我看不是挺有本事,挺有能耐,挺有脑子的吗?


    这怎么一打仗,一个个就只会闭嘴,不吵吵了?


    打仗朕有梅大将军,可这军需粮草呢?总不能也让梅大将军自己筹措吧?


    邱斌邱大人,你是户部尚书,你来说说,这粮草怎么办?总不能让军队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皇上都点名了,他又是户部尚书,邱斌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皇上,这两年大丰国天灾一直不断,南涝北旱,粮食大量减产,去年南高国又入侵我大丰,耗费钱粮无数,所以,所以臣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说着,邱斌跪了下去。


    “邱斌,你知道不知道,你很该死?”


    皇上阴森森的问道。


    “如今外敌大兵压境,战祸已起,你居然说无能为力,难道你要让我们大丰国投降,让朕做亡国之君吗?”


    邱斌哪敢说话,不停的磕头请罪。


    “邱斌,这快一个月,你几乎天天给朕上奏折,弹劾向大丰国交了五百万斤粮食的苏家父子,对国库空虚,粮草不济的大事置若罔闻,真是该死!


    来人,给我推出去砍了,没收全部家产,邱家人九岁以上男子,发配充军,其余人等,全部发卖。”


    谁也想不到,皇上会忽然发这么大的脾气。


    他们谁也不敢劝皇上,只好用可怜的眼光看向太子。


    太子没法,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父皇,邱大人玩忽职守,死有余辜,可是看在他一心为了朝廷,辛苦十几年的份上,能不能法外开恩,罢黜官职,饶他一死!”


    太子一开口,其他大臣也立刻说道“皇上息怒,请皇上开恩。”


    “你们还真是变的很快啊,苏家父子为大丰国交了五百万斤的粮食,你们一个个左一个奏折,右一个奏折,好像是什么罪大恶极之徒,非要朕褫夺苏家父子的爵位,甚至,还有人要朕杀死他们。


    那么,邱斌误国之罪,又该怎么治罪!”


    “皇上,那不一样。”


    礼部侍郎杨期出列说道。


    “哦,不一样,杨大人,那你说说看,怎么不一样了?”


    皇上寒着脸问道。


    “皇上,苏家父子,乃是崩坏礼仪之罪,而邱大人,却是疏漏职责,不一样,苏家父子之举,是毁我大丰国的根本之举,罪孽深重!”


    皇上差一点被杨起气死。


    “杨起,你的意思是,大丰国就是亡了,也不能让王,公,侯,官,士交粮,为国分忧,朕做了亡国之君,还要行感激之礼?


    是不是?”


    皇上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


    “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


    杨起这才醒悟过来,自己是惹了多大的祸。


    “哼,杨起,你是礼部侍郎,我来问你,当年先祖在赐封的时候,是怎么规定的?”


    皇上冷冷的问道。


    杨起急忙说道“当年太祖他老人家,在赐封的时候说,凡得封王,公,侯者,可以不必上交。。。”


    杨起说到这里,浑身一颤,不敢再说话了。


    他真是作死啊!


    太祖的话,清清楚楚的表示,是可以不交,而不是不能交。


    他们闹腾了一个月,如今看来,竟然是在胡搅蛮缠。


    “臣该死!”


    杨起战战兢兢的说道。


    “那就死去吧,以免误国!”


    皇上说完,把手一挥,厉声喝道“拉出去,砍了!”


    杨起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连喊救命都喊不出来了。


    这下子,谁还敢替邱斌求情。


    不一会,邱斌和杨起的脑袋,就被人用盘子端了上来。


    金銮殿上静的瘆人。


    “刘坡!”


    皇上喊道。


    刘坡是皇宫的大内总管,立刻跪了下来。


    “皇上,奴才在!”


    “刘坡,你去把这些天参奏苏家父子的奏折抬过来,凡是参奏过的,就按苏家父子的标准,家里的田地,一亩地交二十斤粮食。


    另外,这些奏折,五品官员以下的,没份五千两银子,五品以上,没份一万两银子,让他们赎回去吧。


    没钱赎回的,脑袋留下。”


    大臣们这下子惨了。


    看着堆的像小山一样的奏折,他们真是欲哭无泪。


    前几天还在吹嘘自己上了多少多少奏折的人,这会不仅脸疼,心更疼。


    他们本来想看看,别人是不是掏钱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御史,因为上了十份参苏家父子的奏折,被要求拿五万两银子。


    他脖子一硬,说道“臣没有钱,命倒是真有一条。”


    还是根本就没有与他废话,直接干脆利索的让人拉出去砍了脑袋。


    这下子,没有人再敢拖延时间了。


    到了中午,所有的奏折,除了那个御史上的,全部被赎了回去。


    一大车,一大车的粮食,源源不断的送进了官府的粮仓。


    这一次,参苏家父子的奏折,至少上千份,就凭这一项,就收了近千万两银子,让皇上兴奋的几天都没有睡好。


    兴奋之余,还皇上直接下令,封县侯苏一刀为府候,平侯苏大牛为县侯。


    苏大牛大病了一场,病好了的时候,已经成了县侯了,幸福的一下子又晕了过去。


    但是,远离京城的苏家父子,就此成了众大臣的眼中钉肉中刺。


    虽然不敢再参苏家父子,可是一个个恼恨在心,等着反扑的机会的。


    苏镇不知不觉又多了许多生面孔。


    楚方向苏一刀请示怎么办。


    苏一刀笑着说道“西阳国进犯我大丰国,苏镇许多百姓被贼兵所害,苏家热血男儿,岂能任由贼兵犯乱,擒获若干贼人,就地正法!”


    到了夜里,那些鬼鬼祟祟的生人,就此无了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