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挨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作品:《云逍

    洪承畴回去后,花了三天三夜,写了一份长达万字的奏疏。


    他在奏疏中,将云逍所讲的各种策略进行整理、细化,变成可以执行的计划。


    在获得云逍的首肯之后,奏疏被星夜送往京城。


    崇祯收到奏疏,仔细阅览了数遍,龙颜大悦。


    他当然清楚,洪承畴的这道奏疏,是叔父授意。


    洪承畴虽然有才干,却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


    消灭林丹汗,占据河套,得到传国玉玺,本就是叔父送给自己的大礼。


    万万没有想到啊!


    叔父竟然连如何平定蒙古的策略,都构思好了。


    按照叔父的计划,不出三年,漠南可定。


    十年之内解决漠北、回疆等地,也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想到太祖、成祖未尽大业,甚至汉、唐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即将在自己手中实现,崇祯不禁热血沸腾。


    男人一旦太过兴奋,通常会找渠道发泄出去,大明天子亦然。


    于是乎,后宫夜夜风雨。


    以至于有御史听闻后,打算劝谏皇帝节制。


    可想到皇帝无与伦比的威严,以及自己的乌纱帽,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


    崇祯对洪承畴上书的批复,以八百里加急送到归化。


    恰巧册封云逍及有功之臣的钦差队伍,也到了归化。


    云逍收到圣旨,只能无语苦笑。


    国师。


    负责教诲诸皇子。


    参赞国政,凡大政、军机,须问及意见。


    赐亲王仪仗,领双亲王俸禄。


    感觉这跟唱戏一样?


    咋就不直接封一个常务副皇帝呢?


    下来自己是不是该来一个‘怡亲王吞土’?


    (雍正极其宠信十三弟胤祥,对其委以重任,被后世戏称为‘常务副皇帝’。)


    (雍正甚至打算在自己的陵墓旁边,选一块地赐给胤祥,作为他以后的墓地,死后好陪伴他。胤祥惶恐,再三恳求,最后雍正才作罢。)


    (胤祥为自己选定新墓址后,让自己的侍卫去自己选定的墓地边拿了一些土回来,然后取了一小块放在口里吞了下去。)


    对于大侄子的封赏,云逍也只能接受了,皇帝的威严,总得要维护不是?


    其实这样的身份也不错。


    不用去管具体的事情,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把一下方向,挺好!


    洪承畴被任命为归化总督,领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少保,总理草原有关事宜。


    满桂被委任为归化总兵,加都督同知(从一品)。


    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又互相制衡。


    其他将官,也都各有封赏。


    云逍并未急着返回京城。


    河套初定,洪承畴和满桂镇不住场子。


    云逍打算制造一个机会,震慑漠南蒙古,并借此剪除建奴的羽翼。


    原定于今年秋季,崇祯御驾亲征辽东的事情,也只能推后了。


    刚刚在草原打了一次大仗,紧接着对辽东用兵,各方面都吃不消。


    不得不承认,皇太极的阴谋部分得逞了。


    成功将大明的精力转移到草原,至少为建奴赢得了半年时间。


    不过也就这样了。


    等漠南蒙古各部被收服,凭建奴那点人马,也不可能翻腾出几尺浪花来。


    经过一番精心筹备后,云逍派出信使,前往漠南蒙古各部。


    没别的什么事。


    也就是把各部召集过来,共襄大业……云真人要给蒙古送温暖。


    时间定在一个月后,地点就在归化城外。


    来与不来,全凭各部自愿,云真人是绝对不会强迫的。


    当然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云真人就不敢保证了。


    信使很快将消息送到蒙古各部。


    各部的反应不一。


    有的担心这是个陷阱。


    汉人太狡诈了,那个云逍子更是诡计多端。


    可不去能行吗?


    也有很多蒙古部落,欣然答应。


    漠南的蒙古部落自有生存之道。


    大明强的时候,臣服大明,建奴强的时候,就跟建奴结盟。


    如今大明日渐强盛,尤其是武力,更是强的不像话。


    独石城之战,归化之战,就是再好不过的例证。


    建奴却是如同日落西山,一天不如一天。


    这时候谁还会把整个部族,绑架在建奴这艘破船上?


    参加会盟,又不会少块肉,说不定还会分到肉吃。


    当然了,也有一些头铁的,杀了大明的信使,并将消息送往沈阳。


    ……


    沈阳郊外,有一座山谷。


    此时山谷外,驻扎着大批八旗兵。


    山谷中,不时传来‘轰隆’巨响。


    在西班牙人的协助下,建奴在这里建了一座铸炮厂。


    如今终于成功铸造出了火炮。


    今天正是试炮的日子,皇太极亲自到场观看。


    一共铸了十门火炮,全都是12磅的红夷大炮。


    皇太极围着火炮转了一圈,抚摸着冰冷的炮管,心情大好。


    这段时间,他的心情一直都不错。


    阿敏被成功诓骗到沈阳,兴冲冲地准备继位。


    然后不出意外地,成为了众多王公贵族的众矢之的。


    双方斗的不可开交,就险些把沈阳城当成是战场了。


    这时候皇太极忽然康复了。


    阿敏被圈禁,镶蓝旗以及汉军,全部被皇太极吞并。


    皇太极也趁机再次稳固了皇权。


    内乱解决了,来自大明的威胁,也暂时得到缓解。


    唯一遗憾的是,范文程、白养粹在明国京城失败了。


    一切往前看!


    如今大清国也有了火炮,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试炮开始了。


    十门火炮一起发射,场面蔚为壮观。


    西班牙人(其中有葡萄牙工匠)的铸炮技术,的确是高超。


    这次铸造的火炮,威力比明军的红夷大炮略胜一筹。


    目睹火炮的威力,又听了工匠的介绍,皇太极那张肥硕的脸,笑得如同绽放的菊花。


    “咱们也有火炮了!”


    “从今往后,挨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王公大臣中有一人因为过于兴奋,大声叫嚷起来。


    正是三贝勒莽古尔泰。


    众人无不侧目。


    瞎说什么大实话?


    努尔哈赤挨炮,皇太极也挨过炮。


    挨炮,算是建奴的老传统了。


    可也不能说的这么难听吧?


    曾饱受明军炮火洗礼的巴布泰更加兴奋,当场吟起诗来“大炮开轰他娘……”


    皇太极一声怒道“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