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她为一个道士紧张?

作品:《云逍

    接下来,云逍趁热打铁,开始传经布道……传科学之经,布科学之道。


    这次的听众,除了夏允彝、陈子龙等人,还有那些守在园林门口想要拜师的读书人。


    不论他们是真拜师,还是假拜师,云逍都是来者不拒。


    毕竟多忽悠……教育一个,也就多出一份力量。


    刚开始来的有百余人,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竟然来了七百多人。


    云逍正要大力推行科学,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只是周氏园林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只得将地点转移到虎丘塔前。


    这里经常举行文会,场面足够大,虎丘塔前的空旷场地,容纳千人都不成问题。


    云岩寺的和尚,显然是不大高兴。


    一个道士,跑到佛门的地盘来讲道,这样礼貌吗?


    可想到云逍的身份,云岩寺的和尚不满归不满,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反倒殷勤伺候。


    唯恐惹怒了那个煞星,直接封了云岩寺事小,引发朝廷对整个佛门的打压,那云岩寺可就成佛门的千古罪人了。


    云逍这次主要向众人灌输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的分类、科学研究的原则等宏观上的东西。


    要是详细讲,没有个三五年的工夫,都没办法讲清。


    况且饭要一口口吃,讲的太深了,没几个人能理解,反倒适得其反。


    短短数天的培训,取得的效果是杠杠的,为众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临终,云逍为每人发放了一本徐光启的《几何原本》。


    没错,《几何原本》的原作者是徐光启。


    所谓的欧几里得撰、利玛窦译、徐光启笔授……纯属扯淡。


    (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一搜,证据很多,这里就不水字数了)


    几何学是科学的基础。


    云逍之所以推荐《几何原本》,不只是为了推广几何学,而是要给众人灌输推演逻辑思维。


    儒家重归纳,却忽视推演。


    因此九州文明最缺乏的就是推演,而这又是近代科学必不可少的。


    最后,云逍在短期科学培训班闭幕会上,做了总结性发言。


    “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大明,还有广阔的天地,还有浩瀚的汪洋,等着我们去开拓。”


    “这个世界,还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研究。”


    “诸位,崭新的世界,大门已经打开。我大明男儿,与其坐在那里空谈,为何不去这新的世界中去闯一闯?”


    这一刻,云真人再次被元首附体。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第一期科学培训班落下帷幕。


    薛国观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写成奏章,王承恩、范景文、张国维等人联名附议,然后送往京城。


    ……


    皇宫,慈宁宫。


    今天是刘太妃的生辰。


    崇祯特意带着后妃前来为她祝寿,懿安皇后张嫣也来了。


    这位刘太妃,是万历皇帝的嫔妃刘氏。


    朱由校继位后,刘氏被尊为宣懿太妃,居住在慈宁宫,掌管皇太后印玺。


    刘太妃是个信道的人,性格宽厚,与世无争,清静无为,在朝廷和宫中素有威望。


    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在挑选王妃时,受到百般刁难。


    最后在刘太妃的坚持下,才选中了现在的周皇后。


    崇祯继兄位当皇帝,其中也有刘太妃的功劳。


    因此崇祯和周皇后十分敬重刘太妃,待其如祖母。


    以往哪怕是宫中用度再紧张,崇祯每年都会挤出银子,给刘太妃过寿。


    今年崇祯有了银子,腰杆也直了,因此特意为刘太妃好好地操办了一回。


    崇祯是个十分重亲情的人,这次又全都是一家人,因此宴会气氛十分融洽。


    刘太妃喝了一口五味子渴水(一种饮料),向崇祯叹道:“也是难为皇帝了,宫中用度那么紧张,竟然还为我这老婆子大操大办,可万万不要有下次了。”


    坐在刘太妃身边伺候的张嫣笑道:“太妃娘娘,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如今陛下可是有银子了,阔绰着呢!”


    众多后妃忍不住一阵笑。


    刘太妃诧异地问是怎么回事。


    “咱们大明,如今出了一位谪仙,不光是内帑、国库充裕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很快也会有好日子过了。”


    张嫣如数家珍,将种种云逍的事迹道来。


    “咱大明还有这样的神仙人物?”奇快妏敩


    刘太妃顿时来了精神,“哪天让云真人进宫一趟,讲一讲道经,让本宫也沾沾仙气。”


    提到入宫讲道经,张嫣不由得一阵紧张,俏脸开始发烫。


    上次的事情,给她留下的阴影太大了,一辈子都难以磨灭。


    崇祯满口答应:“云真人此人在江南操劳国事,等过一时回京后,再请他入宫为太妃讲经。”


    正说话时。


    贴身内侍匆匆前来,呈给崇祯一道奏疏。


    这种场合,寻常的奏章肯定是不会往这里送的,除非是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八百里加急。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来自江南的紧急奏疏。


    崇祯接过奏疏,当场仔细阅读起来。


    众人见他如此郑重,都不敢出声惊扰到他,宫殿内一片寂静。


    这份奏疏极长。


    崇祯看了几眼,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单是催缴历年来拖欠的钱粮这一项,就有千万石粮米,叔……云真人这次,又立下大功了啊!”


    后妃们听了,无不动容。


    大明的后妃都是自民间选秀入宫的,因此都是知道民间疾苦的。


    千万石粮米意味着什么,她们当然清楚。


    意味着不再为辽东的钱粮发愁。


    也意味着,北方遭灾的地方,有了粮食赈济灾民,西北的民乱也不会愈演愈烈。


    张嫣正拿着一个玉皇李准备剥皮,听到崇祯的话,眼眸中闪过一抹异彩。


    云逍子,真是大明的福星啊!


    谁知崇祯看着看着,脸色阴沉似水,最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江南士绅,着实该杀!”


    牵扯到政务,其他人都不敢多问。


    也只有张嫣无所顾忌,紧张地问道:“云逍子出事了?”


    一旁的刘太妃看了她一眼,眼眸中流露出一丝异色。


    她怎么会如此紧张一个道士?


    难道有什么隐情?